家装行业屡现低开高走现象

2021-04-17

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市商联会、市食安联联合召开的“诚信兴商”会议上,市家装协会承诺推进“住宅装修质量保证金”制度,对家装投诉先行赔付。这对于地板企业来说亦是一大新的挑战,地板等家装企业亦需减少消费者投诉事件,争取获得更高的市场口碑。

家装行业屡现低开高走情况

业内人士透露,地板等家装装修行业低开高走的情况源于大部分装潢公司收入分配方式的特殊性。业务员签到一份合同直接提成,因此业务员会满口承诺乱开口头支票,不管实际能否做得到。装修公司会从合同总价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后发包给施工队完成工程。

施工队长再提成,随后交给工人施工。层层盘剥后,实际投到施工中的资金已所剩无几,加上原本就克扣预算,要想让工程正常竣工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不断加价、窝工逾期的现象就不奇怪了。

虽然消保委对私人交易不作为受理范围,但家装办在日常接待咨询中还是遇到不少消费者是通过熟人介绍找到非企业进行居室装潢。在这些案例中,消费者提供的所谓装潢合同大多为自制的简单协议条款。有些根本没有预算、图纸,只有简单的地板、木门等材料费、人工费的报价。在发生纠纷后,双方一旦无法协商一致,难以通过其他简便途径解决。

家装企业纷纷交纳质保金加强行业规范

从昨天开始,上海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将在家装行业推行住宅装修质量保证金制度。质保金制度,就是对装修施工中质量存在问题又拒不整改的家装企业,将由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先行理赔。

目前,聚通、百姓、统帅等40家装饰装修企业已成为首批缴纳质量保证金的自律企业,每家先期交给行业协会20万元质保金。

如果市民对装修质量不满意,可以向行业协会提出,协会将组织3名专家到现场勘察,如确认是装修质量问题,会立即要求装修企业解决。如果协会发出通知后企业还无行动,协会将动用企业质保金赔付给消费者。即使家装企业卷款逃跑,也可用该企业的保证金进行赔偿。

小编推荐

地板企业普遍存在“低”现象


内部低成本运作

地板生产方式,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这样一种模式属19世纪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生产力的低下,生产者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要改变生产关系的现有模式,加大对现代生产线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投入。

可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往往是一个生产企业花大量资金投入的生产线和研发的新产品,不到数月就被“市场偷猎者”加以模仿,并以过低的售价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流。在这里我们不排除与他们有相同背景的地板企业通过模仿来达到同质化,这样就大大地加重了原投资企业的成本负担。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下,地板市场还有人愿意扩大再投入吗?答案肯定的,没有。

低技术运作

业内人士认为,低技术带来的缺点之一,就是产品同质化,由于技术含量过低,新产品入市后很容易被人模仿,甚至有些生产者在模仿的过程中加以改进,推出比原有的新产品更具吸引力的“翻新产品”。

“地板”低成本生产现象由来已久,从“地板”开始进入市场时就已决定。原因有二,第一点,随着装饰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地板生产作为一个专业化行业应运而生。但是因其本身所固有的技术含量低的缺点,造成了大量的小企业萌芽,这有点象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现象,它们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运作”。第二点,由于国家加大了地板生产的监管力度,出台了诸多管理制度与约束措施,造成地板产品产品盈利水平下降,进而致使许多原防盗门生产者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转行,进入门槛要求更低的地板行业。

地板企业:“跟风竞价”现象频现


目前,地板行业饱受到其它市场的入侵,比如说外来的产品设计风格,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板市场之间呈现出一种跟风模仿的风气,多数地板企业亦不顾企业未来的发展,只看重眼前的昙花一现。

企业跟风模仿严重企业难以长远立足

纵观整个中国,跟风之事数见不鲜。选秀节目跟风、炒股跟风、买房跟风等等。而就地板行业形成如今这样的规模,也就是一个跟风的过程。

初始,头脑灵活的企业家见地板行业利润丰厚,便纷纷参与进来。发展至今,跟风的风气更是越演越烈。相互之间,从风格到材料、到工艺、无不充斥着模仿的痕迹。山寨品牌横行也是跟风表现之一。别人投石问路,我趁机牵线过河。别人种树植草,我顺便乘荫纳凉。

不过,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简单的以对错来论之,地板行业的跟风现象,也是利弊并存的。有利方面在于,模仿别的地板企业产品风格,可以节约自己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由于看到了这种风格的市场影响力,所以相对可以减小风险,更能借助别人的宣传势头减少自己的广告成本。不利的方面在于,跟风是缺乏原创力的表现,长久的跟风思维容易培养地板企业惰性,像温水里的青蛙,渐渐失去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跟风生产的产品没法形成品牌影响力,不能在业内长久立足。

价格战成为市场常见促销方式跟风竞价强烈

就目前地板市场来看,价格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促销方式,地板行业经常打着降价的旗来争夺消费者。你敢卖九折,我就敢卖八折,转而发现居然有人在打七折。而打九折的品牌一气之下举起了六折的牌子,笑道“兄弟,你还敢比吗?”,于是又出现了五折,四折,甚至更低的折扣。各地板品牌竞相“降价攀比”,只有一个人得利,那就是消费者。

但是,这种降价抢客户的方式无疑是饮鸩止渴。各地板企业心知肚明,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砍伤别人的同时,必然会伤了自己,却无法摆脱这种窘境。

显而易见,这种打价格战的竞争方式是弊大于利的。改变这种恶性竞争机制人人有责。对于地板企业来说,应提升企业自身实力,细分目标市场,实施差异经营,建立战略联盟,提升服务品质,不盲目跟风降价,只有这样,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王道。

为了行业的口碑,对于跟风这种现象,一定要明令禁止,严惩不贷。所有地板品牌企业及消费者都有义务协助行业协会组织杜绝此事,肃清这种行业蛀虫。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