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去库存”分城施策 地板企业好运来了?

2021-02-01

楼市“去库存”分城施策

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首先送出“信贷大礼”:不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最低两成,二套房首付最低三成。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住建部联合财政部发布通知: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住建部三部门发布通知:对个人购买前两套住房给予降低契税优惠;对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随着部委政策的密集出台,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楼市去库存新政。甘肃、江西、山西、山东、安徽等多地都已出台楼市政策,采用信贷杠杆、税费减免、优化落户、房价补贴、政府回购等多种形式加速去库存,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这波快速掀起的“去库存”浪潮,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火爆,出现了房价暴涨的现象;一方面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度没有明显提升。

对此,个别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也开始出台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3月25日,上海和深圳在同一天先后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其中上海严格执行限购政策,非上海籍家庭购房社保缴纳由之前的累计2年调整为连续5年,同时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比例提升至50%,二套房非普住宅首付比例则提升至70%。此外,政策将强化市场监管,严格监察购房者资金来源,重点查处首付贷、过桥贷。而深圳调控政策则与上海相似,将非深圳户籍家庭购房社保年限由1年提升至3年,同时实行“认贷又认房”政策,并将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至4成。

此次一线城市政策调控并不代表着改变总体政策宽松方向,而是“分类指导,因城施政”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对市场进行降温,将部分购房需求向周边城市挤出。所以在三四线城市库存依旧高企的背景下,仍将大力支持新政,加速去库存化。

影响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人们开始重视对家居地板的选择,并且更多地考虑地板的附加价值,趋向个性化与高品质的地板产品,中国居民对室内地板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越是高端的家居装饰就越需要设计唯美的地板加以映衬,可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影响地板市场的重要因素。

对地板行业而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否,关系到家居地板市场的需求量。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房地产市场环境低迷,地板企业的发展也呈现走低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板行业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去库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地出台楼市新政刺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的同时,必将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其中地板的需求也会有所增长,并且激活一部分潜在的增量市场,带来新的增长需求,进而有利于带动地板行业发展。

但是房地产“去库存”对于地板行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时间渐渐的反映出来。所以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应该借此机会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着力于地板领域的产品及渠道布局,迎合市场的发展变化,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小编推荐

面临重重挑战 解析地板企业的应对之策


地板企业面临重重挑战

第一,木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地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如果盲目的提高价格,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这就地板企业要另辟蹊径,提高企业产品的品牌价值,走特色化道路。

第二,市场上地板品牌众多,企业地板产品也趋于相似。地板企业创新能力欠缺,技术水平不足是地板产品趋于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在众多的企业中,企业地板产品不能够吸引消费者,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三,绿色环保观念的加强和政府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增大了地板企业的压力。近期,政府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企业也迎来了监管一轮一轮的检查。一些要求不达标的企业,受到惩罚。并且,消费者环保观念的加强,消费者更倾向于消费环保地板。这就要求,地板企业转型向环保企业发展。

地板企业的应对之策

首先,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地板企业应理性面对,不能盲目涨价,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求发展。不断提高技术的革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如此,产品的品牌价值要提高,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其次,对于产品同质化问题,企业要提高创新性。地板企业要保证产品的特色化。现在的消费者人群大多分布在80后90后。所以,地板企业要打破传统束缚,使地板设计更加“时尚”。例如,调整地板的色系,使地板设计更加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要求。其次,面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倡导环保力度的加大。地板企业要逐渐向环保方向发展,应用环保生产工艺,生产环保地板,促进企业的顺利转型。

尽管目前地板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企业还需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保持自身特色,弥补自身短板。同时还要顺应时代发展,通过互联网拓宽渠道,才能过的长期稳健的发展。

楼市利好政策迭出 地板企业掌好发展之舵


楼市利好政策迭出促进地板行业发展

今年楼市新政来得又快又多,不出三月,利好新政便陆续出台,目标直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库存”任务之余,大大增强了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信心。在楼市活跃升温时,上下游产业必然受到带动而得到发展;楼市若是萎靡不振,地方财政、相关产业同样低迷。而频繁的楼市利好政策,直接推动房地产交易之余,也将令地板等众多相关产业将迎来联动性的提升。对国内市场而言,楼市发生交易,通常就伴随着家居装修的行为,这无疑将刺激地板需求的增多。

解读政策地板企业掌好发展之舵

政策利好,并不意味着地板企业便能稳赚不赔,只有解读好政策,才能搭上这趟政策之风的便车。楼市连番新政,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去库存”重大任务,但这与一线城市没有多大关系。一线城市的楼房长久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大多数购房者会在买入一两年内进行装修,地板企业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可以较轻松地找到在一线城市的盈利点。

但新政最利好的是二三线城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库存主要集中于部分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由于前期过度开发透支需求,导致成交低迷。此番多项陆续出台的新政,将有利于二三线城市楼市去库存。对地板企业来说,更宽广的市场在哪里,由此便大约可辨。相关地板企业也应该能据此自行研判,什么样的产品接下来会有更大的需求,或者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更符合当前形势。

市场不完全由政策决定,政策只能对市场起到指导作用,地板企业更多的是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成为掌舵好能手。

库存诱发管理问题 如何实现地板零库存


“零”是将库存的周转率最大化

对于地板企业来说,过量的库存会诱发企业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而零库存更重要的是实现地板企业盈利的手段,只有当所有库存物尽其用的时候,利润才能最大化,同时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效率。“零”并不是真正要求没有库存,而是将库存的周转率最大化,因为一般库存的周转率与利润增值的速度是成正比的。

由于受到不确定供应、不确定需求和生产连续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地板企业的库存不可能为零。所以,众多地板厂家才确定了基于成本和效益最优化的安全库存作为企业库存的下限。但是,通过有效的运作和管理,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零库存。

解决库存难题三大方法

1、为避免供过于求的积压和供不应求的缺货损失,地板企业可以按照成熟的理论模型模拟和预测消费者的采购行为,再根据销售统计系统的信息做出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安排。由于需求容易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地板企业可按特定的时间范围来确定需求与生产计划,如按季、月或周来进行。

2、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成品,物流配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库存量。因此,地板企业可通过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实行合理的配送方式,推行共同配送、加工配送等方式来完善配送系统,使得库存周转率提高,降低总库存量。

3、要使企业生产能够达到零库存,地板企业除了按需生产,还必须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因此,建立供应商和企业长期互利的协作关系必不可少。

对于地板行业来说,完全意义的“零库存”是不存在的,一个好的库存策略是为了准时供货,建立一个准时制的库存,以维系企业完整运行所需的最小库存。而一个企业是否需要追求零库存,应该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存储成本的状况,如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远远大于存储成本,那么保有一定量的库存就是合理的。故而,地板企业在实行零库存管理时,盲目实践不可取,积极思考和改良是关键。

涨价与否是战略课题 浅析各类地板企业应对之策


定位低端型:跟随市场进行价格调整

原材料一直都在涨价。此次涨价,涨幅比较大,基本都在10%以上,有的高达15%-20%。迫于压力,很多运营平庸的地板厂家,已经无力再自行消化了,只能转嫁给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调整自身的价格体系以维持企业运营。

如果不涨价,又不能获得更好的规模采购原材料,没有议价能力;面对不断的涨工资的浪潮,人力成本也不能人为地降低;物流成本也在随行就市,不断上涨。再也无降低费用的举措,不调整出厂价与零售价格,就很有可能把企业唯一的净利润也给吞噬了。

不涨价,企业面临的各项加大的费用就会把企业压垮,进入恶性循环,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涨价,别无他法。跟随市场进行价格的调整,本身也无可厚非。哪一个企业都需要赚钱生存。这样的做法应该是能得到更多地板生产企业的共鸣和呼应的。

稳中求胜型:运用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这类企业市场定位中低端,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注重企业转型与管理创新,面对涨价与市场竞争能不断反思,不断精进运营管理。涨价让这类成长型企业在压力下鞭策前行,不断夯实基础,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面对地板行业涨价的现实时,做好相应的准备,运用技术创新与原材料多层运用的方式降低各项成本,比如引进机器人或者先进的机器设备取代人工,更好地降低人工成本;比如生产管理的制度创新,让能人更地的出成果,降低效率低下带来的成本;针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可以很好地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与精简,减少不畅销产品制作带来的时间成本,保证主力产品的销售与流通。

在一段时间涨价之后,地板企业可以通过的不断创新与调整,降低成本,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回馈和支持经销商与零售店面,在暂时的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之后,又重新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市场又重新回归到自己手上,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了。

有预见型:推陈出新过程中隐性涨价

这类企业对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与趋势有预见与计划。在市场平稳期,主动进行产品的提价与涨价。而这样的涨价与提价是做好充分准备和安排的,对于市场做详细的市场调研,根据产品的新材料的运用与新设计的运用进行涨价,同时做好市场的前期沟通与培训,让经销商与终端导购理解并且运用话术表现产品的文化与设计附加值,制定价格的同时充分考虑溢价因素,价格远远大于产品成本价值本身;同时产品的更新换代更为主动,频率更快,在推陈出新过程中完成了产品的隐性涨价,既能很好地推出新品,保持鲜活感,同时又能兼顾运营成本的不断上涨。

所以当市场因为各项成本不断上涨地板厂家产品普遍涨价时,这类企业反而不涨价,保持冷静与平衡,甚至进行有效的促销政策,获取较大的竞争优势与成果。

这类企业有预见性与全面竞争基因,运用闭环思维,注重品牌附加值的搭建与提升,通过设计创新与文化价值创新打造独特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行业涨价的背景对这类企业丝毫没有影响,涨价只能让他们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原材料与物流成本上涨已成定局,所谓大势不可违,地板企业需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思路,找到正确的应对措施,将涨价“魔咒”化为自身发展的“鞭策力”,方能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行。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