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劣汰加剧市场洗牌 两极分化或将刺激地板行业前行

2021-02-08

地板市场上优胜劣汰形势尤为明显

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的法则便是优胜劣汰,在地板行业中,有的企业已经在市场中有所建树,有的企业还在持续发力中,而又的企业却已被淹没在淘汰的洪流中。如今的家居建材行情已经不如前些年那么火热,市场蛋糕吃起来并不容易,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要想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地板市场亟需进行洗牌升级。弱者出局,强者更强,这将会是未来行业的基本情况。

现如今,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显得有些低迷。市场的洗牌加剧了整个地板行业的优胜劣汰。如今的地板市场已经逐渐走向综合竞争,地板企业如果实力不强,在自身优势上又是处于单一化的境况,那么恐怕很难在市场上有再进一步的发展。但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是转型高端还是配套合作,都是地板行业面临的选项,而这些抉择将决定洗牌后的行业格局。

地板企业长远发展需从内因出发

大部分地板企业均表示,洗牌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地板行业的门槛也分高中低档次,说门槛低的是相对于低端企业,一些依靠小作坊生产的品牌,甚至不能称之为品牌。”小企业必然要以价格取胜,质量就先不说,但大企业一套产品几万块,销量依然很好,反而几千块的还卖不动。这就是品牌优势、产品优势。”

地板行业目前的行情仍比较单一,仅仅经营地板很难支撑企业在这场大浪淘沙的洗牌中实现突围,因此,产品线的丰富、跨界整合、多元化发展成为众多大型企业谋求出路的选项。有地板企业领导人自信的表示,“企业的产品线一定要够丰富才能应对这场激烈的洗牌,大家居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尽管行业的优胜劣汰正在不断促使地板市场上的洗牌,但是这种洗牌也将使得市场上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这对于地板行业的整体发展而言,其实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板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不被市场的竞争洪流所埋没。

扩展阅读

地板市场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在中国的市场上,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强,品牌的发展决定了地板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市场上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格局,这场“愈演愈烈”的局面如何控制需要时间来考验。

多层实木地板行业发展的现阶段,地板市场已经渐趋完善,但是整体还是处于“百花齐放”的局面,尽管部分强势品牌发展后力十足但是难以入侵形成垄断之势,而不断入行的企业也蜂拥而上,但是难以形成竞争之势。 

新兴地板企业面临沉重挑战

对于地板行业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许多企业相继进入地板行业发展,这些企业,产品品质不弱于老牌企业,但渠道尚不成熟,市场口碑尚未成型。经过一次次的艰难地市场拓展,新生的渠道力量仍然薄弱。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只能坚难地维系着那纤细的血管不至崩裂,所以,更不用谈为企业披上足以远行的外衣了。

另外一些地板企业,则不管产品、产能或是渠道的不成熟,只是依靠着不成熟的产品以疯狂的低价策略冲击着市场。固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是低价也意味着低利润。在价格战的圈圈里坚难地前行着,随时面临退出的风险。

强势地板品牌迈向更远步伐

在中国地板行业发展的三十多年里,品牌的三大基础:品质、渠道、口碑似乎从来没有完美地落在一家地板企业上,同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似乎成为了所有单一地板品牌迈不过去的门槛,品质、渠道、口碑似乎从未形成合力。

在行业大变革的当下,中国地板行业的实木地板十大品牌发展却正在发生着变化,部分以进口产品为核心的地板企业正迈向品牌发展之路。同时,为推动市场品牌认知度和扩大口碑效应,纷纷加大大众媒体的广告投放,并且在整合专卖体系的基础上推进节假日促销宣传。而以大自然、圣象等企业也携品牌优势进驻地板业,并以品牌运作为起点,虽然起步坚难却也稳健。

行业发展缔造优秀品牌,品牌发展推动行业前进。如今,多层实木地板行业已经面临了全新的品牌发展阶段,而品质、渠道、口碑三合一的品牌效应也将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产生更为深远的作用。

企业若原地不动只能被侵蚀,变成“温水煮青蛙”。求发展,才能不落后,才能在岩石中坚韧成长。

洗牌加剧优胜劣汰 地板企业可挖掘房产商机


地板市场洗牌加剧行业优胜劣汰

近年来,地板行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而近两年的房屋成交量下降,又引发了市场需求减少。一松一紧的发展形势,导致地板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趋明显,卖场“饱和”。地板行业将会经历一场大的洗牌,在洗牌的过程中,经济实力较差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地板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商机。

伴随楼市的变化,一些大型卖场看到一线城市郊区及周边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商机,纷纷在这些地区建立了设施齐全的大型家居卖场,这就给在市区苦苦挣扎的一部分地板经营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使得一部分地板经营者离开原来的市区卖场,转战郊区及周边的一些二、三线城市卖场。

地板企业可从房地产业挖掘商机

经过几年的发展,一线城市的市区部分,已经基本开发完毕,新建楼盘越来越少,对地板的需求量就会相应减少。而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地板产品消费主要是房屋需要“二次翻新”的消费者,这一部分人对地板产品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其次,郊区以及周边二、三线城市新建楼盘增多。近几年,郊区以及城市周边的二、三线城市新建楼盘越来越多,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推行进一步增加了这些地区的新建楼盘。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地铁及公交新线路的开通,使得郊区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从郊区到市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相比较之下,房屋的价格却比市区低了很多,这就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到郊区及一线城市附近的二、三线城市买房,从而刺激了这些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

随着地板行业的不断发展,残酷的市场竞争使得部分实力薄弱的地板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在这个过程中,地板企业还需保持较为理性的发展态度,唯有根据形势作出调整,地板企业的发展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优胜劣汰市场下 地板行业加强转型升级


现阶段的地板等建材行业受灾明显,这也会逐渐加速行业的洗牌发展,这也预示着各大地板企业要想不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还需加强转型升级的发展。

传统地板企业需迈向改革的步伐

虽然已经有一些地板企业勇敢地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尝试着借助电商开拓新的渠道,然而,由互联网带来的真正的行业大发展、大变革,却并不仅仅是电商渠道的增加,而是把思维模式从传统切换到互联网频道。当然,地板等建材行业前进的方向是对的,当传统运营模式已经触及“天花板”,转向互联网寻求新生的力量无疑是明智之举。只是,对于地板等建材行业来说,真正的变革,在于借助互联网化进行行业创新,而不在于仅仅开辟一个电商销售渠道。

地板等建材行业遭遇互联网化学反应连连

在互联网思维下,硬件创新潮已经改变了电子、家电等新兴行业,在地板等建材这个更加广阔的领域,硬创将很快被引入建材产品创新。“我们希望,通过集散圈,为建材行业搭建一个跨界融合的平台,将硬件、软件、设计、互联网营销、新媒体、VC这些人聚到一起,共同探讨建材创新的未来,吸引创客来建材行业掘金。走出去、融合、跨界、碰撞这才是创新的土壤,这就是集散圈。”某行业专家表示。

此外,还可以思考的是,90后、00后很快将会是地板等建材消费的主力人群。这是一个处处彰显个性的群体,不仅要够“屌”的产品才能打动他们,他们所能接受的品牌信息传达语境与传统也是截然不同的。小米在互联网上风光无限,看似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事实上却是最接近消费群体的路。小米兜售的是用户的参与感,得“粉丝”进而得天下。传统的品牌推广方式将不再适合于新时代,锤子手机的横空出世,也正是一个典型案例。

当然,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改变了各行业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思维下,建材行业创新具有无限可能。

两极分化加剧 地板品牌勿将焦虑转给经销商


把品牌焦虑转给经销商企业转型或将失败

地板企业把品牌焦虑转给经销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盲目要求经销商跟随总部进行“品牌升级”。调整产品结构、重新装修展厅,这些本来都是常见的做法。可是,有多少企业认真征求过经销商的意见,了解一下当地消费者能否接受此类产品?有多少企业能够迅速满足经销商的补货需求?有多少企业会主动提出,在当地是否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需要总部加以政策倾斜?如果做不到这些,一味指责经销商不配合、渠道实力跟不上,或许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二是在开拓空白市场的时候,夸大品牌优势与扶持力度,“忽悠”经销商。很多人以为经销商是一群精明不过的商人,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大部分新经销商对厂家来说,可能是弱势群体。仔细分析会发现,如果该经销商已经成功经营某个品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他或许不会轻易更换厂家;如果是从批发转型,那也许对操作品牌并无经验,自然对厂家较多依赖。不管怎么说,一旦他们决定代理新品牌、装修店面、打款发货,他们就已经产生了实质的投入。除了打开销售渠道有风险以外,他们还要面临厂家毁约的风险。

除以上两点外,经销商还可能遭遇承诺不兑现、流程太复杂、内部管理官僚等等。然而,正是这些小事,让经销商成了夹心饼。他们一面要面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一面还要顾及厂家后方关系处理,谈何同心进退?如果多个终端渠道不畅通,必然会影响销售业绩大幅下滑,最终的表现就是企业“转型失败”。

品牌竞争时代,很多地板企业开始转型做品牌。但与制造商不同的是,品牌商与经销商有着更为紧密的利益共生体系。地板企业在谈战略转型、做品牌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经销商,能够带着经销商一起转型,做品牌才算有希望。如果只考虑自身,并将焦虑转给经销商,这种做法的失败率会很大。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