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转向购物中心,是新的营销模式还是对传统卖场的逃离?

2020-12-17

家居品牌进驻购物中心成趋势

走进广州白云万达广场,在众多百货品牌中,尚品宅配的店面特别引人注目。你会发现这里并非一个直接销售家具的地方,顾客随意进出,看一看,问一问,顺便还可以吃点心、喝咖啡,与其说是在购物,不如说是在休闲。而事实上,尚品宅配的万达店远不止这一家,早在成立初期,尚品宅配就确立了在购物中心开店的模式。目前,其在全国拥有800多家的门店,开进万达广场就已达60多家。据了解,尚品宅配在购物中心的家居定制体验馆,不同于传统定义的家居馆,而是以家居延伸性消费,“家居定制+免费设计+一站式体验”的互动经营模式,增添一站式的3C家居定制互动体验。

在万达开店,尚品宅配并非是个案。譬如不进家居卖场,只开设独立店的家具电商品牌林氏木业,今年也将其O2O线下体验馆开进了南宁安吉万达广场。还有索菲亚、曲美等都已纷纷进驻全国各地万达广场。显然,新概念家居生活馆已经成为很多顶级购物中心在规划业态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家居品牌扎堆进驻万达等大型购物中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传统家居卖场局限性太大

买家居建材产品到家居卖场,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到百货商场买家居建材要追溯到20年前,那时家居卖场寥寥无几,相当不成熟。后来,由于商场运营成本太高,家居品牌“被迫”从中剥离出来,进入家居卖场。如今家居卖场林立,大多可以实现一站购齐,为何家居品牌又要回归商场?林氏木业副总经理马灿兴直言不讳的表示:“我们看中的是万达广场的客流。包括家具在内的家居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逛商城的人要比逛家居卖场的人多得多,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有家居需求。”

另外,传统家居卖场局限性太大,下午五点半就开始打烊,有效营业时间太短,很多有消费能力的白领都是下班后才有时间逛街。而购物中心往往营业到晚上9-10点,这给消费者提供了足够的家居体验时间。马灿兴介绍,林氏木业目前已经进驻南宁安吉的万达广场,营业时间会到晚上10点,这样会更方便我们做互动营销活动,增强与顾客接触的机会。

卖场与购物中心品牌店将并存

其实仅渠道而言,家居卖场本身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正在探索升级转型之路。但由于受住宅市场直接影响比较大,家居卖场的经营状况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显示,今年6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107.15,环比下降3.58点,同比上升7.83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6月销售额为1067.8亿元,环比下降3.85%,同比上升16.34%。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分析指出,受全国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上半年全国建材家居市场也有所回暖,但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尚未到盲目乐观的地步,加快转型升级才是企业生存之关键。

通过进驻购物中心表明家具市场开始向中高端转型,在购物中心并不一定是都是需要购买的消费者,但是在购物中心,限制较少,人群集中,商圈成熟,客流量稳定,对于家居品牌来说,是一个打响品牌的好机会,进驻并不代表放弃,卖场终究还是根据地,以根据地为基准点,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传统与现代将并存。

小编推荐

盘点|行业趋势下 传统地板企业“触电”的三种模式


双品牌运作

顾名思义,双品牌运作就是采用两个品牌来运作,即线上与线下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品牌。它的优势是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地板企业原有线下代理商价格与线上冲突的问题,劣势是对线上运作团队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线上品牌是新品牌,没有任何市场基础和知名度,相当于重新运作一个品牌,这就要求线上运作团队具有非常强的品牌推广和运作能力,资金的投入也相对要大很多,否则很难在激烈的线上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品差异化运作

即线上与线下实行产品差异化运作,比如分别进行不同款式、不同系列或不同品类运作。线上有的产品,线下没有,线下销售的产品,线上找不到。这样可以有效区分线上与线下产品,解决产品价格冲突问题。但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有足够支撑线上与线下两条路的产品。这种模式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式。

统一零售价运作

这种模式是将线上与线下的零售价格全部统一标注。它更倾向于将电商或者将线上销售作为一种补充和工具,不注重线上实际成交和销售。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方便代理商将消费者引流到线下实体店内,促进线下销售;它的弊端在于线上价格没有优势,线上成交量极低。

互联网时代,地板行业必将迎来全新的竞争格局,向电商渠道靠拢,已经成为了地板企业变革的必经之路。当前,地板电商发展仍处探索阶段,以上三种模式或能对没有思路的地板企业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地板行业需以质量为基础 迈向大家居营销模式


随着消费者对于家居水平要求的提高,中国的家居行业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居发展需走向个性、多样化的时代,而地板行业也不例外。

大家居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所谓“大家居”,简单地说,就是为大众提供全套家居生活消费方案。在打造“大家居”服务的过程中,众多企业更加注重整体效益,并演变出业内渐成共识的“跨界、联盟、产品链延伸”以及“一站式采购、服务”的营销理念。

从2013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地板等家居供应商正在将“大家居”的特点融合,通过各自的产品定位、发展方向以及市场走势,向上下游整合资源,选择和牵手“情投意合”的商业合作者或本业的延伸产品。如只做成品家具的引入定制家具,卖木地板的往门业拓展等等,以形成广泛的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的“一站式服务”。

以质量为基础进行大家居营销

在最近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有近30个批次的地板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国家或地方质监部门列入“黑名单”,其中包括一些知名的地板品牌。业内资深专家指出,在国内建材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或改变工艺流程,是地板产品出现大范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一现象,生活家集团CEO刘硕真建议地板企业算大账。

质量不单纯是一个生产的概念,而是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从原材料采购到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只要是最终能够影响到消费者体验的因素,都被涵盖在其质量控制体系之中。

地板卖场快速扩张,企业可走特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地板卖场过剩的说法一直在业内流传,然而另一方面却是地板卖场的快速扩张,地板卖场真的过剩了吗?其实地板刚需市场仍是一块很大的蛋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打开这些市场。随着卖场新军的出现,给中小型地板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走特色经营的差异化路线,一定程度上也带活了地板市场。

据统计,今年北京家居卖场增加近十个,品牌家居卖场连锁店占大部分。除了在店面面积上下功夫,店面的设计、产品陈列也高端了不少。与品牌大旗舰店对应的是,随着品牌旗舰店的诞生,家居卖场也在改变原有的封闭形象,变得更加开放和时尚。

一边是卖场过剩说,一边是持续增长的卖场数量,这该怎么看?业内人士表示,所谓的卖场过剩只是相对性过剩。“就整体而言,地板市场仍需一些有品牌的大卖场。”卖场过剩只是表象的说法,“只是从业人员觉得卖场多了,分羹了而已,远没有到顶一说。”业内人士认为,总的消费需求其实每年整体是上升的,总量是扩大的,既然有增量必然就有卖场的新扩和新增。

随着消费者对卖场的硬件、软件以及产品的档次知名度上的更高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卖场的入市。尤其在如今大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有地板品牌收缩,地板卖场也会进行调整,刚好就给了这些有意扩张的企业机会。

企业走特色经营路

作为卖场新军,与大品牌相比,小卖场们也根据各自的消费群,走出了特色经营之路。郊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更高。针对这个特点,地板卖场新军们定位中端,瞄准这部分客群,做一些更实际的营销策略。

相对大品牌连锁卖场,小卖场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业内人士表示,大品牌卖场的产品局限性较大,各个店的品牌相差不大,地板行业有很多品牌,小卖场则能给新品牌提供一个更好的进驻地板市场的平台。就郊区消费者而言,大的连锁卖场相对高端,小卖场则满足了中低端消费群体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能够生存较久的小卖场一般具有区域性的优势,大多在“品牌卖场没有进驻的地方”。除此之外,小卖场除了涵盖零售消费者外,还拓展经营品类,包括五金机件等产品,辐射工程商户。这样既能给工程商户一个展示平台,满足家装公司的采购,还能带动一些小的消费群体。

“特色化”一直是地板企业发展道路上常提及的问题,前几年,地板行业发展好,“特色化”也就不被人提及,但随着近几年地板行业销量的不理想,企业经营走“特色化”道路就成为了各大卖场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在市场同质化的今天,地板企业才能走的更好更远。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