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消费成主流,地板企业应转型

2020-12-24

感性消费,即消费者开始注重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是否能够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在当今社会,生产者的地位可以说是江河日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消费者却变得越来越挑剔。作为传统企业的地板企业不仅要生产具有竞争力即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要认清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市场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抢占先机。由此可见,消费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正所谓,需求导致生产、生产促进需求。感性消费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地板企业的也要进行企业转型,摒弃旧时“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模式,转为“以需求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模式。把消费者作为整个市场的起点和中心,一切从消费者出发,一切为了消费者,产品和服务都是为了消费者满意而生产和改进,就能让地板企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小编认为,地板企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跟随感性消费成为主流这一发展趋势转变营销模式,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发展,就一定可以在地板消费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精选阅读

“鲶鱼效应”凸显 地板产业转型环保成必然


“鲶鱼效应”凸显

所谓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也就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而地地板市场正在面临着这样一场巨大的变革,绿色的活力正在搅动着原有的市场格局。相关人士指出,随着建筑业变革风暴愈演愈烈,市场“鲶鱼效应”已经逐步凸显。

环保转型成必然

数据显示,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地板生产和消费大国,却并非强国。近几年来,各种地板发展失衡,低端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等制造成本上升,科研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都影响着我国地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困境之下,走高附加值的路子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而“绿色”正是赋予地板行业高附加值和新生命力的一抹亮色。如今,地板行业已开始步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地板企业要发展,环保转型是必然。

企业加快环保升级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将以最严格的环保措施对人造板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将推动人造板相关企业按照有关环保要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强化生态环境责任,加快装备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升级,部分高污染、高能耗、高环境风险的企业或产品将被淘汰出局。特别是进入2017年,随着史上最严的环保整治已经开始席卷家居建材行业,板材制造行业成为重点监督和整治行业之一,地板企业亦将受到波及。

在环保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整个建材工业都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工业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地板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环保技术,进行环保升级,才能在新一轮的绿色转型中葆有更强的生命力。毋庸置疑,真正的绿色地板,应该是全产业链的“绿色”,包括地板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终端产品的设计、材料、性能等,全部达到“绿色”的要求,才能最终实现地板行业的绿色发展。

地板经销商陷两难困惑 应转变思维求突围


一二线城市地板市场趋渐饱和两极分化严重

一个城市内的地板商户越多其竞争就越大,客观上提升和优化地板行业稳健良性发展,同时也强化了行业规则和服务意识,引导和引领本土地板消费群体的品牌消费理念;但其档次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气势越来越牛、商圈投资成本越来越高,必然增加了地板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和压力,同时也增加了购买成本和负担。

经销商们迫于厂家的压力、迫于同质化产品的扼杀、无休止的重复开店、所谓的扩张旗舰店的要求、高场租的叫板,其品牌的无效维护、价格体系紊乱应对、及专店的整合调整,到最后有可能也最多是在帮物业“打工”而已。

而两级分化严重就造就了也只有地板大户们能“左右逢源”“拆东补西”而独占鳌头;而开个小店投入不大赚的不大,但运气好也兢兢业业也就能一直维系生计及正常发展。面对以上状况那些“不大不小”夹在中间的经营户就最难受了,其抗风险能力不大经不起大佬物业们的折腾,想要争当大户也确非易事。

三四线城市地板市场模糊销售效果受影响

多数的地板经销商都认为与一、二级城市相比,一、二级城市的消费群体更容易划分。其实不然,在三、四级城市普遍存在着“城乡”这两类人群,其中城镇居民,他们的消费理念更注重性价比;而农村居民,他们更注重的价格,而且相对敏感。不过,县级城市却又模糊了这两类消费群体的分化,从而使得三四线市场显得有些混沌。

在这个模糊局面之下,大致方向包括:一方面,一批刚需人群开始注重地板与房型搭配的功能性、舒适性与个性化、美观化;一方面,有一类人已经消费得起大品牌、名品牌,甚至也可以表现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倾向。但是,相对消费者群体的分化,和部分个体意识的先锋前卫,部分地板经销商就相对落后了——这主要表现在老一批经销商与时俱进的困难上,也表现在团队管理的混乱上,最终体现在企业销售的效果上。

以创新突围让“中间成为中坚”

由于一二类城市里的家具大户不多,其“中间”份额怎样让“中间成为中坚”是摆在面前的直面现实问题。行业内的品牌厂家及物业等的抵制仍无法阻挡其“略夺扩张”的铁蹄。但部分地板经销商们还照样忐忑不安、诚惶诚恐、跃跃欲试的进入了“进与不进”的两难困惑之中,他只会让有实力有关系有拼命精神的大户及或中或小的拜他的“敢死队”们捷足先登,其盈亏结果只能从理论上去拭目以待。

那么,真正的中间类地板经销商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答案是以下20字方针:留守原阵地,静观其时变,调整机动战,突围设后防。既然一二类城市是如此的竞争激烈和难熬,为何还要硬挤这个“独木桥”呢,地板企业不如换个思维,突围至三四类城市做“老大”吧!

城市的发展、企业的前进、产品的推广等都离不开“创新”作为灵魂和命脉,笔者认为,在地板产品同质化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状态下,地板经销商要想做好品牌只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点方能有赢得市场的机会。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