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稳中向好 地板企业抓住发展机遇

2020-12-03

中国制造业稳中向好

近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2月份宏观经济指标,其中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五个月保持在51.0%以上,说明中国制造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这一宏观数据背后彰示着以下四个要点:第一、中国制造业市场需求回升;第二、国内外需求有所改善;第三、新动能持续发力,其中装备制造业PMI达到近三年的高点;第四、制造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持续增强,处于高位景气区间。

经济转型成绩被看涨

近日,国际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我们为什么看涨中国》,报告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经济转型成果:其一、消费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主力,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其二、服务业将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其三、中国正向高附加值制造强国迈进;其四、企业继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五、过剩产能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地板行业发展有前途

综上所述,作为制造业的一员,地板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是广大且乐观的:首先、国内外以及制造业需求的改善和制造业的持续发力,让地板行业对未来发展信心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充沛;其次、中国经济转型成绩被看涨,对于正在谋求转型升级的地板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不仅给地板企业转型升级指引了方向,还增强了地板企业转型的信心。

因此,地板行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抓紧当下利好形势,积极谋求并深化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高服务比重与质量、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等等,让发展利好的形势真正落地,成为自身发展的动力。

延伸阅读

地板等制造业走低价路线? 低价也有弊端


日前,首届泛珠建材家居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其主题内容是“建材家居制作业的前景与变革”。其中,郎咸平在发表演说中表示,“制造业要走物美价廉的路线,低价是发展方向”,但是这对于地板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吗?

制造业要走物美价廉的路线低价是发展方向

郎咸平保持了一贯的犀利作风,在论坛上分析了国内当前的经济形势。郎咸平直言,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形态处于滞胀阶段,中国制造业面临几大危机。在危机下,企业家们考虑的不是产业升级、加大投资,而是大量资金抽到房产、股市甚至奢侈品市场。这些行为都产生市场恶性发展的问题。而陷入产能过剩黑洞,在叠加效应下积重难返。

“制造业要走物美价廉的路线,低价是发展方向。”郎咸平认为,制造业才是实体经济的根本。“未来低迷环境之下,家具产品仍然是二三线城市的刚性需求,但消费者会更理性,更需要物美价廉的好产品。”房子太贵了,买完房,消费者的钱包就掏空了,因此,业主在购买家具时,总希望找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而整个家具业又面临原料上涨、人力成本上涨、卖场租金上涨等一系列直接问题和房产调控的间接影响。“对家具厂商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减少成本,保证产品正常投入市场运营的前提下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是目前最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对于目前制造业企业的困境,郎咸平主张推行3+1模式,捆绑订单处理、批发、零售,并建议坚持走品牌化发展路线,以此规避市场经营风险。论坛演讲中,郎咸平的观点一针见血,犀利幽默,直言不讳地抨击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造成的恶劣影响。让人在大笑的同时,不禁反思现有的经济制度政策以及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和突围。

低价策略有利有弊地板企业需适当而行

近年来,电商大战被热炒,各种造节大战已令公众感到麻木。电商大战,最早是号召网民在电脑上购物。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发展到移动客户端。近年来随着微信的崛起,不少地板商家们又瞄准微信的客户群,打起了“主意”。此次,电商“大佬”们另辟蹊径,与微信深度合作,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展开营销。这无疑给地板企业在营销中如何用好微信和电商平台带来了新的思路。

而事实上,与微信的“互动”并非苏宁一家。京东商城、天猫、一号店等多家电商均表示,在8.18电商大战期间,他们的官网会与官方微信互动,及时向客户传递打折信息。将微信融入电商生成“红利”过去,电商大战“形式重于内容”。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低价策略固然吸引人,但有利有弊。“一些产品的抢拍价格非常吸引人,但多数人是抢不到的。”他认为,“地板电商想要用“人气”烘托出气氛,利的是这些人除了抢拍外,可能还去购买其他商品;弊的是抢不到的网民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下一次的电商大战参与度可能不会那么高了。”地板企业对于电商的运用大多还停留在打折的层面,但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能够让电商利用微信平台释放“红利”,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板企业如何在改革洪流中抓住机遇


今年听见很多关于市场化改革的字眼,“能源市场化改革”、“产险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铁路运价改革方向是市场化”等等,不一而足,这种趋势可以看出高度市场化的大规模改革正在到来。这样的市场化对某些行业的某些企业来说或许产生了伤害,比如近期报道的过度依赖公款消费的部分义乌台挂历企业由于中央禁令引发台挂历退单潮从而损失惨重,这就使企业认识到应该转变生产服务对象,走向家庭、普通老百姓等大众消费,真正地转向公众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在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

在高度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地板企业反而机遇多多。这是因为,在地板这个家装行业领域中,以往受政策特别是房地产政策影响大,很多品牌企业依靠大的工程订单获得了发展,同时这种不透明的机制一方面有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提高。高度市场化直接导致市场竞争的公平化,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同时消费者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行政干预降低可涉足领域更多

自今年3月中国铁路完成“政企分开”后,铁路改革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铁路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这让笔者联想到地板企业同样可以借助机会进入市场化的铁路商业领域,比如,打造不同风格的车厢,将家居风格带入火车里,既能对产品进行推广同时又能满足铁路运价市场化的要求。当然,这里笔者只是举个小小的例子。类似的情况都能给地板行业启发,市场也将更广阔,除了传统的竞争方式,也将营造出行业的创造力和活力。

市场化的最大好处就是竞争机制较公平,那些产品和服务过硬的企业将占有市场,这样将促使大部分企业更加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质量保证以及服务的系统性升级,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