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非一日之功 地板品牌还需革新除弊

2020-12-21

发挥自身优势

地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地板品牌比之外国品牌更加地“接地气”,也就是平民化,缩小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其次、中国的传统地板品牌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也跟消费者建立了一定的情感联系,消费者忠诚度较高;最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凡闻名世界的产品,都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我国地板品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地板品牌要发挥自身平民化和消费者忠诚度高的优势,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汲取、融合和创新,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文化力量。

改变品牌劣势

中国地板品牌的劣势最主要是创新性不足、品牌力量缺乏,想要改变其劣势,首先就要发挥创新精神,引进先进科技、创新生产工艺;维护知识产权、创新产品设计;尊重创新行为,鼓励员工创新。其次、地板品牌还需重视品牌的建设,确定清晰的品牌定位和有远见的发展理念、指导品牌长远发展;实施强有力的品牌战略、锻造出图腾性的品牌;在发展稳定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品牌扩张、真正引领地板品牌走向世界。

当前,建材企业“走出去战略”兴起,在国内市场低迷、利润下滑的当口,地板企业跟随行业大流,开拓国际市场很有必要。而懂得扬长避短、提升自身实力的地板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扩展阅读

地板行业寻求突破还需三步走


寻找全新生存空间。经营环境调整的全球性和深远性决定了企业转型视野、理念和策略。所有变化全部指向一个课题:“全球市场消费规模增长率缩小+企业资源要素成本全面上升”,这是最根本的不同,决定了地板企业此次转型需要在全球化视野下,整合内外资源,转换企业模式,构筑新的生存发展体系。地板企业群体须进入“全新生存发展轨道”,才能走出当前,驶向未来。地板企业可以通过寻求信息社会服务机会、挖掘新能源新材料、在传统行业塑造新业务转换价值、以服务代替产品等这些途径,寻找到全新的生存空间。

自我推动式转型。企业生存危机是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迁移的结果,这决定企业转型驱动力和转型空间。因此,地板企业应该从多元化求大转变为专业化求强,从成本领先到价值创新,从数量至上转变为效益至上,从制造为本发展到创造为本,从销售为上到品牌为上,从出口创汇到满足本土市场深层次需求,从销售额优先到企业可持续发展,从吸引资金为主到对外投资为主,从短跑制胜到赢得长跑”,实现企业系统转变。

战略价值转型。地板企业面对调整应该是一种“有伸有缩”的突破行为,需要立体思维而非单向思维。为了更好的实现战略转型,地板企业可以从决策层、业务层、组织层和人与资产价值层在内的四个层次开始发力。如决策层,从以个人英雄为中心的随即决策,转变为以集成各个责任利益权力主体而构建的战略为中心系统决策;组织层,集成结构、流程和人力资源确保组织有效运营;业务层,集成产品开发、客户关系营销和集成供应链体系,要么实现产品领先,要么实现客户亲密,要么实现卓越运营,取保业务竞争力。

在人们家居生活要求变高的当下,新要求带来新变革,地板行业也会有着新春天。所以,地板企业应多方面备战,主动出击,紧抓市场发展方向,多方考虑,探索出适合企业前景的道路,这样才能使地板行业的“春天”如期而至。

走差异化路线 地板企业还需做好市场细分


跳出竞争找市场创造自身的经营特色

都说“旁观者清”,在混战的战场,地板企业要做到保持清醒,“跳出竞争找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与市场上其他的地板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才不会被对手的战线牵制。这就要求地板企业在需求不同的市场中把需求相同的消费者聚合到一起,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寻找市场空白点,建立独属于自己的特色战线。融汇版图·地板打造的“BABY”系列就是关注到了孕妇、老人、婴幼儿对于健康环保的高需求,产品的6大性能都为了更好的打造出家人美好安全的未来。这款产品的面世,极大地吸引了客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企业经营者们善于发现,勇于创造,就一定能创造出自身的经营特色,以获取持久的经营利润。

转变“商品本位”观念了解消费者需求

相当多的地板企业在发展商品概念时,都认为顾客是需要商品本身,这种“商品本位”的思维缺陷就在于,忽略了所经营的地板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根本需求。任何商品概念都必须是“需求本位”,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再高科技的商品、多功能的商品,都会惨遭失败。那么,地板企业该怎么做呢?这就要求地板企业转变传统的“商品本位”观念,而将关注点放到消费者的根本性需要上,只有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生产出让消费者买账的地板产品。地板市场越来越多的环保产品的出现和热卖,足以证明了地板的环保性能已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焦点,产品能否在环保的大趋势下寻求突破,成了地板企业值得深思和考量的所在。除了环保,业界地热地板的盛行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日渐提升。

专注地板产品先进性成为品类产品开创者

根据消费者的根本需求细分市场成为地板企业获得成功的第一步,但要想使地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地板企业不仅要“打的下”,还要“守得住”,这时候地板企业就要开始关注自身地板产品的先进性了,只有成为一个品类产品的开创者,才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事实证明,每一个拥有品类代言人地位的商品,都拥有自己的阵地,可以良好的带动企业的发展,天格地热地板就是如此。

明确经营理念赢取长期优势

经营理念是在企业经营方面的体现,它涵盖了企业为什么和怎样生存的问题。企业经营理念整和了企业宗旨、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经营方针、企业精神等内容而形成一套有机的思想体系。一个没有经营理念的地板企业,是没法打赢规模战、持久战的,因为没有战线。当企业只是一个团、一个师时,靠阵地战、运动战、歼灭战等,就能拥有自己的攻防优势,当企业要上台阶,有很多部队的时候,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一把旗帜,能引领企业往正确的方向前行。地板企业有明确的经营理念,才可能确立战线,成功发展不同的商品,才可能获得消费者的拥护,赢得长期优势。

地板市场形势万变,地板企业需要以变应变,做好市场细分工作,努力自己的所有资源,加快和提高反应速度和质量,从而做到先发制人。

细分市场走差异化路线 地板企改革新思路


市场细分前途未卜

新市场是市场细分的结果,细分自然不会只诞生一个市场,分支会越来越多,新市场暗含的最大挑战就是来自于这些市场的分支。任何新生的市场由于没有成型的规则,在不知觉中增加了企业运营的压力,令企业辨不清方向。但是,很少有企业明白,新市场之所以在诞生之初有许多的不可控因素,是因为市场的大环境未稳。

在资源的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地板企业的发展时,市场的细分还会进一步加重资源的紧缺且企业间的竞争也会因各个不同市场间的竞争而更加激烈。此外,新市场发展的主流方向还没有确定,在新市场发展本身就含有极大的不可预知性。纵然是成熟的地板品牌也很难在新市场上保持以往的风范,而一直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型地板企业就更是前途未卜。

机遇与挑战并存

资源紧缺的加剧、市场方向不明、市场控制力减弱等等都成为地板企业进入细分市场的阻碍,地板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凡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地板市场的细分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给企业更多的挑战,甚至陷入发展的困局。新市场的出现对地板企业而言,也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多的资金去拓展新渠道,花更多的资源去发展代理商以及增加生产成本。

当前地板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远不是白热化可形容的了,为了融合更多的市场资金以及占领更多的市场空间,地板企业轮番上演大规模跨界。但因跨界风险过大致使地板企业又把目光转向行业内部,新的市场出现自然令地板企业欣喜若狂,在此情况下也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市场竞争。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市场进行细分,地板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优势集中到一处,但也会面临极大的挑战和风险。因此,如何在拓展新市场的同时,确保原有市场地位,也是地板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地板品牌“走出去”需改变品牌劣势


发挥自身优势

地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地板品牌比之外国品牌更加地“接地气”,也就是平民化,缩小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其次、中国的传统地板品牌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也跟消费者建立了一定的情感联系,消费者忠诚度较高;最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凡闻名世界的产品,都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我国地板品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地板品牌要发挥自身平民化和消费者忠诚度高的优势,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汲取、融合和创新,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文化力量。

改变品牌劣势

中国地板品牌的劣势最主要是创新性不足、品牌力量缺乏,想要改变其劣势,首先就要发挥创新精神,引进先进科技、创新生产工艺;维护知识产权、创新产品设计;尊重创新行为,鼓励员工创新。其次、地板品牌还需重视品牌的建设,确定清晰的品牌定位和有远见的发展理念、指导品牌长远发展;实施强有力的品牌战略、锻造出图腾性的品牌;在发展稳定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品牌扩张、真正引领地板品牌走向世界。

当前,建材企业“走出去战略”兴起,在国内市场低迷、利润下滑的当口,地板企业跟随行业大流,开拓国际市场很有必要。而懂得扬长避短、提升自身实力的地板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新三板”非万能药 地板企业还需理性看待


利弊并存,“新三板”非救命稻草

众所周知,内地的深交所与上交所其“高大上”门槛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而“新三板”则打破格局,弥补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缺憾和不足,使中小企业不再饱受资本市场的冷落。其进入门槛较低,企业只需满足“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合法合规经营”、“持续经营并跟股转公司解释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等三个基本条件,即可登陆平台挂牌,加上可享受政府补贴支持等诸多优惠扶植政策,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涌入。

融资成本低、方式灵活、政策支持、进入门槛较低等,使得挂牌“新三板”成为众多中小企业渡过当前困境的救命稻草。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新三板”也是如此。迫于生存和发展压力,一些地板企业纷纷“立志”挂牌“新三板”,然而当挂牌成功之后,企业反而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除了缴纳各种税费,财务透明接受公众监督,管理规范化下成本增加,上交200多万元手续费之外,能够从政府获得的政策性支持并不多。挂牌企业并没有很好利用资本杠杆来整合资源,如并购优质企业扩大规模,整合优质经销商,或收购一些出色的设计机构等。“新三板”这个资本工具,成了一块牌匾、一个口号,而被遗忘搁落在某一角落。

“新三板”并非万能,须理性看待

其实,“新三板”并非万能,企业还须理性看待。首先,企业考虑自身成长性是前提。当前LED趋于同质化,如果企业成长性不好,挂牌也没有用,挂了牌也基本上不会有交易,甚至劳民伤财,加重企业负担。其次,要善于利用资本工具整合资源。LED是一场技术与资本的游戏,企业要利用好资本杠杆来整合资源,如并购同类优质企业,整合下游经销商资源,收购出色设计机构等。

另外,要理性看待政府鼓励和支持。政府LED补贴“红利”渐少,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变小,鼓励支持更多是锦上添花,难有雪中送炭,企业应将重心放在自身经营上。

贪婪是资本的本质,而实业则需要扎实稳健的心态,非理性盲目挂牌“新三板”,最后伤害的是企业和行业,地板企业千万不要为挂牌而挂牌,而是在做好自身经营的同时,善用资本工具来整合运营。挂牌“新三板”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之后一步步的融资和资本运营才是其根本目标。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