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地板企业迈进“中国质造” 还缺什么?

2021-04-07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猛,这给中国传统地板制造和零售带来的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在新的转型机会下,地板企业需要线上和线下的联动,来打造一个新的电子商务产业链的环境。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传统地板企业转型需要的四个能力。

经过12年的发展,在对淘宝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了消费者和品牌商都在发生变化。

第一,市场消费变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和渗透力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新的形势下,单纯靠价廉物美,已经难以满足对商品质量和品质的诉求。中国的消费者开始去海外购买商品,不仅如此,有越来越多的线下品牌进入线上渠道。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整体升级的驱动力其实是为了迎合整个消费者群体的变化。所以,产品品质的升级是消费者的选择,作为电商平台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变化。因此,电子商务不应该成为低价劣质的代名词,这是从消费者的角度。

第二,品牌商的变化

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更多海外品牌把生产基地迁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所以中国的消费额并没有下降,但它产生的价值慢慢会转移到别的国家,这是中国传统地板制造企业面临空心化的挑战。

制造商为了迎接转型的变化,正在进行三种方式的改变:第一种,是把工厂外迁,在广交会上,很多地板企业做代工,最大的宣传点是在东南亚有工厂,因为那边成本更低;第二种,是在浙江或者广东某些企业当中,开始投入到自动化,对机器人或者新的生产工艺做投资,这是通过新的技术投资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种,就是中国质造,铸造自有品牌,这是更加有持续性的转型道路,因为无论是外迁到国外还是技术升级,都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永远有更好的东西可以做替代。但如果选择做自有品牌,这是最长久和最核心的,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无法替代的。所以,中国质造的升级,无论对每个地方的产业带还是对中国的消费者,以及中国的零售市场,都有深远的影响。

如何做中国质造的转型?

这是一个机会,中国质造是中国创造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来看,很多地板企业都希望能够打造中国创造,但今天中国大量的产业带既往是从代工转向自有品牌,它需要一个过渡。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希望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都有一个必要的准备和必要的服务。而互联网+的机会,地板企业至少需要四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是设计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产品设计的相应能力,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以往,很多地板企业有ODM的能力,大部分是来料加工,按照别人生产。未来,如果转向网上销售,消费者诉求变化更快,对新款式要求更高。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很难满足线上消费人群对商品的需求。所以,设计能力是作为转型当中每个企业必须要考虑的,无论是通过外包还是通过自己组建团队,必须要有这样的能力。

第二是营销能力,电子商务或者互联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但其实它的玩法跟线下并不一样。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要做自有品牌,但按照线下渠道推进,面临很多障碍。如果要走向互联网,需要塑造的是另外一种互联网营销的能力。

第三是质量相关的加工制造能力。这是一个基础,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时候首先有一个及格线,而这条及格线的标准是产品质量好。产品质量好是来自于我们对生产标准的把控,来自于质监单位的监督,来自于企业的自我承诺,这是一个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设计和营销都是空谈。

第四是服务能力,服务能力需要很大的改变。原来做代工企业,强项是工艺、流程,但今天面对更加分散的互联网人群,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能力。

所以,设计、营销、制造再加服务,才有可能在中国质造转型上,让地板企业具有一定的战斗力,才能更好的捕捉到互联网+的机会。对中国质造转型中的地板企业所提出建议,在做转型的时候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必要的准备和投入。

延伸阅读

地板企业向“智造”迈进 需做好三大基本功课


智能化生产,需结合自身发展综合考虑

智能制造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实现闭环反馈,未来将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优化提升。智能制造不仅仅包括生产制造环节的智能化,而是包括制造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对于地板企业来说需要明确的是,部分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地板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生产模式和运营模式来综合考虑应用方式。

地板企业在建设智能工厂时,要整体考虑智能装备的应用、生产线和装配线的数据采集方式、设备布局和车间物流优化、在制品在工序之间的转运方式、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优化、材料的创新等,而不仅仅是某些工位的“机器换人”。智能化生产线能够实现柔性的自动化,快速切换生产多种产品,或者可以混线生产多种产品,能够实现生产数据、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并实现自动化系统与质量分析系统、MES系统的信息集成。

推进智能制造,企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地板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处理来源多样的异构数据,包括各种来自设备、产品、社交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海量数据,需要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这需要地板企业的各个部门,甚至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通力合作。因此,地板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进智能制造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做好相关技术的培训是前提,并选择有实战经验的智能制造咨询服务机构,共同规划推进智能制造的蓝图。

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选择对于地板企业最有可能迅速见效的突破口优先实施。比如,推进基于物联网的预测性维护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或者通过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提高设备的整体绩效和产品合格率等。

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瞄准长期合作伙伴

推进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而推进智能制造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工业软件的集成应用,涉及到智能装备应用、设备联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业务流程优化,并且需要与推进精益管理结合起来推进。因此,地板企业需要建立自身的专业队伍,融合信息化、自动化和管理人才,并选择若干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咨询服务机构、智能制造的整体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等。

在推进智能制造项目时,地板企业必须注意选择在企业所在行业具有实施和服务经验,产品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具有本地化服务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选择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丰富行业经验的项目经理。在推进智能工厂项目时,尤其需要考虑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否具备软件、硬件和自动化的综合实力。

智能制造势不可挡,但地板企业不能再盲目跟风,而是应当保持冷静与理智,明确推进智能制造的目标,积极探讨应用各种智能制造技术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并夯实基础,以免事与愿违。

中国地板企业亟待从“量销”转为“质销”


地板行业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市场发展已经趋近成熟,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地板企业仍旧难以与国际上的其它品牌所抗衡,中国地板企业要想在国际上亦有一个立足之地,地板企业还需加强品牌建设。

中国地板立足国际亟待从“量销”转变为“质销”

由于之前的地板企业只注重出口“量销”,在营销上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地板只是单次消费,是长期使用的产品,所以短期内“回头客”很少,很难谈及品牌忠诚度。因此,出口的地板一般都是以定牌加工中低端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地板以价格优势获得消费者,很少去建设品牌的内涵,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的地板就一直保存着低端廉价的印象。

但是国内的地板企业却还没有掉转“船头”,始终没有将“量销”转变为“质销”,品牌难以走向国际化,品牌的附加值低。长期以来,国际市场对于国内地板的这种低端廉价的思维定势对我国地板行业的长远出口发展很不利。

中国地板企业亟待加强品牌建设

而随着国际进口门槛的提高、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国内的地板企业越来越感到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显得步履维艰,不注重品牌建设的弊端开始露出端倪。我国地板行业在经历了多轮消费政策的刺激之后达到了发展的镀金时代,在触及天花板后又开始下滑。

国际市场上,在剥去营销的外衣,实打实的靠品牌角逐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地板企业明显败下阵来。同质化现象严重、产能过剩、成本压力等,在这些发展中遗留下来的诟病面前,地板企业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品牌为王的时代,消费者有了新的需求、市场有了新的格局,地板企业不能再闭关守旧,需要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将品牌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从以前的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创新研发新产品作为终端销售的新增长点。价格已经不再是决定市场风向的最关键因素,品牌和服务这两只手一起发力才能够真正抓住市场。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地板企业践行“工匠精神”


地板“工匠精神”表现不突出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执着专一,精益求精,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企业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才能专注产品、专注事业,打造令人骄傲的品牌,永远闪耀着璀璨的辉煌。

目前,地板行业的“工匠精神”表现还不太突出。近几年,中小企业异军突起,追求快速发展,导致行业抄袭风气严重,有些企业更是追求价格至上,将质量、工艺抛至脑后,这些低端产品从设计、原材料、工艺、生产等环节都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与不严谨,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浪费国家资源,更扰乱了整个行业秩序。

将“工匠精神”贯穿发展始终

地板企业落实“工匠精神”应当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源头开始重视,在产品的设计结构、用料方面下足功夫。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消费主流是“低价”,而低价必然带来“低质”,“工匠精神”难以在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效益。随着消费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品质消费。

而要让“工匠精神”实现厂商共赢,首先还是要在企业层面着手改变:首先,要不断为社会提供精湛质优的产品,逐步打消国货“低质”的惯性思维,让更多人认可“中国造”;其次,在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等环节要加大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那些投机者无所循形。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板企业加入“工匠精神”的行列,世界才会真正爱上“中国造”。

在信息经济时代,要想将企业做强做大,只有秉承“工匠精神”稳扎稳打,不断提升自身产品质量,精益求精,打造卓越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在长期的行业竞争中获得长久的成功。

地板精致化时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中国地板行业在经历宛若蜕变发展之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满足发展的需求,渠道下沉是必然趋势。同时,多层次市场体系的端倪初显,市场构成多样性不断提高,地板行业迫切需要在市场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产业升级中有所作为。这就要求中国地板产品也必须绽放更多智慧,面临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成就大市场。

地板精致化时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地板产品在智能方面一直是走在最后的,因为其产品简单的特性,无法玩出更多的花样。而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这条路似乎遥远而漫长。但转换一个思想,不能从产品上下功夫,从产业之上下手,地板企业或许能“智”行更远。

智造三步走:模式、产业、管理应步步到位

地板企业要想走出“智造”第一步,首先得回到事业的基石、企业的基石,重新塑造与时代进步匹配的价值观,成为企业公民,告别所谓低成本、低价值的传统经营模式,历练成为繁荣商业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中坚力量。

其二,地板企业应该提升“中国制造”在价值链的地位,从初级的产品模式进化、转型为服务模式,结合全球方兴未艾的信息化科技革命,走出一条通向差异化和持续发展的新路。

其三,地板企业要实现管理组织、人才和文化的传统变迁,最终奠定“中国制造”在全球地板产业和价值链的杰出地位。

而要做到这三点,绝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地板企业做一个长期的部署,从内到外对企业做深层次的改革。

智造转个弯:从标准到交流,内外兼修是王道

除此之外,在准备上述三点的长期奋战的同时,地板行业也应该出一份力。行业可以组织各企业成立商会,用行业机构的权威来从上而下的进行“智能化”市场开展与管理。

地板商会可以推进全国工商联关于新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地板专业委员会的组织网络建设;加强行业致力和维权,建立行业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质量体系标准,衣柜销售专场标准等;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行业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开展有建设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从其他衣柜生产大国和进口大国的交易沟通。

只要做到这些,地板的“智造”将迈上高速发展之路,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地板精致化时代。

地板企业需逃脱价格“漩涡” 以质竞争


近年来,地板行业的利润已经不像往年那样来得那么猛烈了,地板行业已经逐步处于微利时代,就已经过去的“金九银十”和“双十一”来说,诸多地板企业都开始以价格谋竞争的趋势。

内外部困境使行业陷入价格战

地板销售遭遇瓶颈,除却客观的外部环境影响,内部行业竞争机制、产品研发理念也是重要原因。地板行业建立初期,由于信息不够透明一时间成为暴利行业,吸引了不少投资人的目光。伴随着行业的壮大,各品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地板企业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更甚者不少企业高层还停留在盈利至上的思想观念上,从而忽视了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

内外部的共同作用,使得地板行业陷入价格战的怪圈中,不少企业表示,地板销售成难题,企业也是不得已而做各类促销。在消费者看来,地板促销活动品类丰富、四季不断,对地板购买欲望不再急切,出现观望状态;也对地板产品本身的价值、质量出现质疑。总体来说,促销战只能拉动一时的销量增长,却是长久地影响到品牌建设乃至行业发展。

地板企业需以质取胜 增加产品价值

众多知名地板品牌拉开了优惠战,一来是怕被其他企业抢了先机,分割掉品牌原有的市场份额,二来是怕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促销战中,不搞活动很难打响知名度。企业轮番上演价格战确实被逼无奈,但是这样的处境应该如何规避呢?

笔者认为,首要,要端正品牌理念,适当减少促销场次。促销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品牌影响力,地板企业可以通过将企业文化、品牌理念融入为数不多的促销活动中,刺激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深刻记忆。促销活动泛滥,反而会降低品牌格调,不如精心策划一两次大型促销活动,充分赚取消费者的眼球。

其次,地板企业可以借助公益事业来扩大市场影响力,一家有责任感的企业才能为人所信任。立企与做人一样,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只有对消费者高度负责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支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遥遥领先。地板企业应当多关注公益事业,当然公益不只是捐钱、捐楼,更重要的是传递爱心,传递企业关爱社会的信念。

地板企业:转型“型不型”着重在“质”


现阶段,地板行业的发展逐渐步入成熟的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诸多地板企业也开始进行转型升级以求更加长远的发展。每一个企业都不一样,地板市场中以中小企业居多,综合地来看这些地板企业都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企业转型需重“质”

灶具是居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地板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开发更多的更具创新、符合时代需求的地板产品,且这些地板产品能够代表企业的形象,有利于后期的宣传推广,打响知名度,培养忠实客户,积攒更多的人气。

地板企业转型升级需先衡量自身规模实力,尤其是对中小型地板企业来说,应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格局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再进行产业格局的改变,避免盲从带来的得不偿失。

大型地板企业横向发展

地板产品不像快消品,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都是日后长期使用的,所以在质量的要求上就比其他产品要来得高。地板企业在转型发展期间,必须以产品质量为依托,进行生产工艺与技术上的革新。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拥有好的质量才能占据市场份额,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一些大型的地板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会选择横向发展的模式,不仅仅涉足地板领域,还会拓展其他家居建材产品的发展渠道,例如橱柜、水槽、家电等等,多元化的结构发展能丰富企业的产业链,形成强而有力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为企业的发展开拓打通各种渠道,得到更多的利益。

中小型企业纵向发展

中小型地板企业一般选择纵向发展,因为自身实力与规模的关系,并没有足够的雄厚实力去发展更多元化的产业,而是需要更进一步钻研地板产品,更深层次地发展地板市场,越做越精,越做越强,专注这个领域,才能为日后的发展谋得契机,奠定成功的基石。

传统门店模式受阻 是什么阻碍了地板企业的前行?


单向经营思路只注重自身利益

只想推自己最想卖的商品。大部分零售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管是谁进店,都只想推自己最想卖的商品。这也是地板门店目前最严重的误区和症结!特别是今年以来,零售店面临的经营成本压力比较大,这种只想卖自己最想推的商品的现象有变本加厉之势。只考虑自己,不考虑顾客的感受,更忽略和不尊重顾客的真实需求,这种单向式的经营思想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盲目效仿无法找到自身市场定位

自身定位找不准,迷失自我。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即喜欢看别人怎么在做。近几年地板行业门店的装修和布局高度“神似”,就是这个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每个门店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店的顾客是谁?他们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偏好怎样?顾客每次客单的结构和返店周期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都需要了解,而不是老是去看别人的店怎么做。

目光短浅只看中眼前利益

过度追求客单价,忽略提篮数。什么叫客单价和提篮数?如果你的平均客单价是50元,那这个客单里面是一两个商品,还是三个以上的商品,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客单价越高,提篮数越低,意味着有利润、有客单的产品销售占比过高,能培养人气的商品和基础品类占比过低,也说明店员都在主推她们想卖的商品。客单价越低,提篮数越高,则表示人气商品和热卖品类占比更高。当然,目前大部分零售店存在的问题都是前者。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找到了问题所在就必须要合理地解决,这就要求地板企业必须要善于发挥实体店“体验”和“服务”的优势。对实体店的重新定位,在“卖好的”的商品基础上,地板企业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