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扼杀创新动力 地板行业呼吁专利保护

2021-04-12

抄袭现象频发扼杀原创动力

地板行业的“抄袭”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终究还是因为设计的价值得不到广泛认可。有业内人士表示,地板业目前的“怪圈”是大家互相“借鉴”,真正花心思投入研发、设计和创新的企业比较有限。这位人士还表示,中国自古就有临摹一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案例不在少数,但大品牌往往会在借鉴之余加以创新,而小品牌则直接拷贝。

国内的很多地板企业并未意识到“抄袭”的恶果,他们习惯性地享受抄袭以及用最小的成本及代价换取最丰厚的商业利润,这一看似精明的商业智慧,却直接把创新的原动力扼杀在襁褓之中。

行业获得发展需要鼓励创新

有专家表示,地板行业需要设计创新,企业并不能因为创新成本比较高就放弃了。“抄袭”是地板行业的“原罪”。今天,抄袭已经成为了一个毒瘤,阻碍了行业的创新,阻碍地板设计的发展,如不能加以遏制,长此以往,地板行业只会陷入发展僵局。

地板行业尤其是实木地板的竞争日趋激烈,自主创新的设计已成为衡量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创新型地板企业对于外观专利侵权现象也不要手软,学会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地板行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就要形成专利保护意识和氛围,让身处其中的企业都致力于积极开发属于自己的专利成果。

延伸阅读

抄袭成地板行业毒瘤 企业注重创新才是长久之计


地板行业抄袭之风有存在基础

随着地板行业的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转变,地板企业也正在付出越来越多的努力撕下“抄袭”这一标签。在当下的市场上,地板行业的创新大都是外观的创新,而不是材料、技术上的创新,这也导致了地板行业内的抄袭成本非常低。但随着企业对抄袭风气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部分依靠抄袭生存下去的企业也渐渐没有了发展空间。

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地板行业的抄袭之风一直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初创企业没有积累和基础,更没有品牌概念;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三四线市场逐渐被开发出来,对于地板产品的市场刚需也逐渐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地板企业第一要务是尽可能多地生产产品,因此在设计上抄袭国内外同样成为一个选择。

地板企业需注重产品的原创设计

尽管抄袭有着存在的市场条件,但是地板企业抄袭却并非长久之计。赋有远见的地板企业往往在完成初期积累后就迅速转型,与抄袭模仿划清界限。事实上,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国内地板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地板产品同质化愈演愈烈的显示之下,创新已经不再是一个可选动作,而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须。

从长久的发展形势来看,依靠抄袭的地板企业无法保持新产品的水准,无法形成自己的调性,无法聚集人才和客户,这些都是不利于地板企业长久发展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这就需要地板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存在设计创新短板的地板企业很快便会抛在后面,在市场的洗牌中败下阵来。

因此,在产品设计创新加速发展的“井喷时代”,地板企业必须意识到原创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那些仍旧将抄袭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企业,必然会在行业的洗牌中遭致淘汰。

地板企业创新需要“保护伞”


地板出口自主创新优势荡然无存

“目前许多生产贴牌的出口企业已陷入恶性价格竞争,企业之间比的就是谁的产品价格更低。”对此,业内人士显得有些愤慨却又无奈。近几年,地板出口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这与订单转移至部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关,又与企业之间持续不断的价格竞争有关。随着产品价格的整体下降,地板产品出口额也随之下滑。为了降低产品价格,有些企业甚至不惜减少原材料使用量,降低产品质量。

而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便成为价格战的受害者。某出口企业表示,“我们拥有多项国家认证的产品专利,但未感受到自主创新给企业带来相应的利润。在外观上仿品与企业自主设计的产品大同小异,采购商更看中价格,自主创新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

地板企业创新需要“保护伞”

创新力是产品附加值的体现,也是企业利润的增长点,自主创新是企业迈向中高端市场的必经之路。某企业表示:“为了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可在创新道路上我们走得太累,根源在于侵权成本太低。”在拥有自主品牌的地板出口企业看来,侵权行为在地板行业并非个案,侵权正蚕食着企业的创新力。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拉低了行业的整体产值。

不少企业每年在维权方面投入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不少,但产品被侵权的现象并未得到改善。企业维权的进度赶不上产品被侵权的速度,对于部分产品被侵权的现象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业内人士呼吁,在知识产权方面,企业需要更多保护。不要让侵权行为蚕食了企业的创新力,成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绊脚石。

就目前地板行业的现状而言,以发展作为创新目标的地板企业,必须要有持久战的准备,不能对侵权行为姑息纵容。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出台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保护和培育地板企业的自主创新力,地板产业才有未来。

“钱”进动力不足 地板行业如何稳步向前


地板行业资金链断裂成为常态现象

目前,地板市场发展环境不给力,“薄利多销”的模式又后劲乏力,有的地板老板目光已经离开这一行业,坚守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在金融监管失控中,银行资金,民间借贷,一个又一个压力,使得老板们透不过气来,特别是决心走品牌之路的企业。很多老板都明白塑造品牌才是长远之计,但是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又通常会选择把钱赚到手再说,导致半途而废或者犹豫不决。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资金链是一个企业运行的命脉所在,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那么企业“缺钱”的现状就会越来越严重,当下地板企业更应注意,因为行业整体的到了转型的高潮之中,但这也是最容易出现纰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掉入资金链断裂的深渊,地板企业应该果断决策,做好各方面的风险预控。

地板企业需多角度化“危机”为“商机”

众多传统地板企业出现“资金紧缺”,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工程量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地板行业的整体产能过剩,导致行业整体微利,抗风险能力降低。前些年的行业迅猛发展及行业监管缺失,导致大量中小企业涌入,随着竞争的激烈及行业的发展,面对行业洗牌,一些中小型企业很容易出现 “钱紧”问题,如果这些企业无法革新发展最终倒闭在所难免。

这是行业竞争的优胜劣汰,是行业变革中的“大清洗”,督促企业不断创新变革,是行业革新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行业规范化及标准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钱紧”背后蕴含的是地板行业未来发展无限前景,地板企业在危机中要特别捂紧钱袋子,不仅是为了度过不知穷期的危机岁月,更是保证企业肌体存活的前提条件。这是保守之策,还有积极作法,就是借助危机,在危机中寻机,为打造明天的竞争优势做好前期投入和铺垫,如加速研发创新、完善服务、拓展渠道、推进转型,实现弯道超车或是逆势崛起。

因此,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地板企业想要调整好资金链问题,就需要时刻洞悉市场变化,在资金风险逐渐升高的地板市场上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重视对地板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地板行业的创新发展


 重庆市家居建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启动

据了解,本次座谈会上,嘉宾围绕家居行业遭遇的知识产权侵权现状及对策、政府部门对家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引领和指导、协会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家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角色定位等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重庆市家居建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也正式启动。此外,重庆市40余家家居建材企业,共同签订了《重庆市家居建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公约》,旨在加强联盟成员各会员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和培育行业品牌,提高重庆家居建材行业的原创设计水平及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市场良性竞争。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在座谈会上提出要求,要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协会以及企业各方协同,探索商贸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要学习“中国东莞(家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京津冀家居行业12330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做法,充分发挥“协会联盟”统筹协调监督的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做好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培训、指导、自律机制建设、监督等工作。他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应适时介入到家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中来,提供相应的知识产权运营、商业模式等工作的服务。”

行业做大做强保护知识产权是重中之重

地板行业经过多年的规模化快速发展,当前已步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也遭遇着许多知识产权问题。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不规范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制约着地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也制约着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对地板企业而言,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创造型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是重中之重。有专家表明,“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有必要成立知识产权维权中心,集中力量,在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创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创造者的知识成果,用严厉的司法机制打击抄袭者,维护地板行业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上找出路,各企业要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让抄袭者无法侵犯,无法复制。当然,中国木地板行业仍是百舸争流,谁主沉浮的局面,所以要打破面前的局面,把地板产品做更大更强,企业就不能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将目光放远,放精准,将目光放在产品的创新之上,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

产业布局专利先行 地板行业迎来新挑战


业布局,专利先行

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能通过专利转化为商业价值,成为开拓市场的利器,更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全球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2年,超过12年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0%。在这20%的企业之中,尤为关键的是他们都拥有某一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而这些知识产权正是他们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动力。特别是世界闻名的行业大佬,如手机、家电等企业,之所以能在行业长盛不衰,知识产权和创新是它们持续前进的砝码。产业布局,专利先行,理应成为地板企业的共识。

地板行业迎来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地板企业之间的相互模仿、无序竞争也愈演愈烈,而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前段时日,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网正式上线试运行,实现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在线申请、受理、处理和反馈等多项功能,这也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走上了互联网,而随着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效率与执法维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地板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就现阶段地板企业的发展来看,保护知识产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业内人士强调。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地板企业的立足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地板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维权,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事儿,更是整个市场、整个行业的事。

创新作驱动,发展才有无限动力


不创新的企业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对于中小地板企业来说,模仿似乎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但是,我们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中小地板企业,模仿不可能变成企业生存的主要空间,随着以污染换发展的红利以及劳动力红利的消失,依靠跟随和模仿获利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狭窄。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设计,不断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才是走向未来的通行证。

在互联网时代,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整个系统的竞争。创新也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也是整个系统的创新。因此,地板行业里也会出现很多新的思维、新的打法,跨界创新将成为行业的新常态。

一直以来,很多企业都只热衷于产品表面的变化,实际上,创新必须突破自己的边界,没有边界限制的企业,才会发展的更加强大。创新,不仅仅是一种对于艺术的追求,更是一个思维的解放,一种企业、设计、艺术三方面跨界联合。

因此,未来的地板企业,不妨以创新作驱动,发展才有无限动力。

定制家具年轻化 业内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这个听起来个性十足的词汇,也频繁出现在今年各地的家具展中,预示着今后市场的兴盛。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并且对于整个家具市场而言,定制家具又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分量?

在高房价下成品家具不太能满足户型要求

近年来,为了了解业主的收纳要求,万科集团开展了调研。根据调研显示,以鞋柜的收纳为例,一般而言,女性所需鞋量达到12-40双,男性所需鞋量达到10-15双,除此之外,老人的鞋子收纳量达到6-8双,而孩子则有8-12双。分开计算似乎并没有异常,但以此推断,一个五口之家就必须拥有多达60双鞋的收纳量。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居高不下,户型缩减。在收纳要求扩大和空间需求不足的双重夹击下,成品家具变得无法满足其要求。“这也是定制家具蓬勃发展的原因。”深圳家协住宅精装研发院院长关永康总结,定制家具市场呈现“爆炸”式的发展,亦是近2-3年的时间,定制家具企业以每年30%-60%的速度持续增加。

名启生态家居产业园总经理彭有良也承认,当前的定制家具市场确实呈现饱和状态,然而基于客户需求,仍然选择投资这块区域。“而且生产厂家观念陈旧,很难生产出既一体化又有设计感的家具。”他说。

彭有良还记得,几年前刚兴起时,定制家具市场还有许多问题,工艺、技术等都不太成熟。现在的状况则令他比较满意,整个行业需求量快速增长,并向好的趋势发展。这也是由于定制家具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空间合理利用和一体化的需求。

曾经参与过家具定制设计的设计师许达感触最深的是,现在的定制更多走的是产业链、流水线的形式。由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诉求进行设计,设计后交给专门做柜子,或专业做门的工厂,一来专业度比较高,二来成本和效果均能达到理想的程度。

若是预算充足的客户,便会要求全屋定制,并在木料、皮料与海绵等材料上精挑细选,亲自参与家具从设计到成型的过程。然而,作为室内设计师的许达初次接触家具设计时,并非很专业,于是与家具厂家沟通,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由设计师展示设计图效果后,厂家告知其内部结构与材料具体如何制作,包括家具的造型与使用的舒适度。如此反复协调,方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除了户型原因外,香江家居深圳区营销经理闫晋鸿认为,从几年前的局部家具定制,到如今的全屋定制,家具定制客户已经扩大到对家居品质、个性化及家具风格有一定追求的大众化群体,他们追求的是整个家居风格及家居产品的一体化。“这变成了家具消费新风尚。”

定制市场也有区域性

尽管在业内人士看来,定制家具市场正以无限的潜力向前迈进,对此了解并接触过的相关消费者并不多。在国内家具市场中,它仍像一个“年轻人”。

究其原因,许达认为,消费者心理占绝大部分因素。由于成品家具市场本身饱和度就已很高,消费者能够在此选择任何想要的款式,在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对定制的需求也就不高。其次,定制造价不低,消费者对此也不甚放心。“有的厂家根据效果图做家私,那么消费者觉得在制作的过程中,没办法知道材料的使用和完成效果,看不见摸不着,也就不愿意去做了。”他说。

针对定制家具市场是否还存在“年轻化”的判定,关永康认为,要按照区域划分。比如三四线城市的户型一般偏大,以河南为例,这地对定制家具的需求相对较小。“但是一线城市,比如成都、南京、杭州、武汉等地,房价都已过万,于是小户型催生了这个需求。”

不仅是行业地位的“年轻化”,在定制家具的特色中,也体现了整个行业风格的年轻化趋势。“一是要求个性化与一体化的完美结合;二是在空间利用上,要做到美观与功能的结合。特别是在收纳方面,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要美观。”彭有良解释。

出于定制家具的个性化设计,闫晋鸿发现,现在的市场消费人群已经慢慢转向“80后”、“90后”。他们在挑选的过程中,更加热衷于追求专属自己的配套家具,并对品质和服务有更高的要求。

在定制家具市场的消费人群上,关永康不主张按照年龄层划分,依照产品本身的特性,应当按照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划分。“定制家具本身就有两个极端,要么是奢华定制,例如酒柜、衣帽间等,要么就是收纳型的。”据此,所呈现的消费人群便是两极化趋势,一类是拥有小房的消费人群,另一类则是高端消费人群。

“量身定制”竟成为有些厂家“不退不换”的理由

在面对市场兴盛的同时,不少问题也露出苗头。据媒体报道称,前段时间,有网友面临“定制家具不退不换”的情况。由于定制家具是按照每个业主的房子规格制定的,因此“量身定制”竟成为厂家“不退不换”的理由。

不仅如此,当今以良好势头发展的定制家具市场,也陆续出现了偷工减料、尺寸不合理、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而这一切也源于市场缺乏制约性的法规。有人呼吁,厂家的这个做法,是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

“未必不合理。”关永康认为,考虑问题还需公正。这源于他了解在定制家具交易中,消费者有出于省钱而导致认识不准确的可能性,厂家也有品质生产不过关的可能性,双方须分清责任。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生产前需要不断沟通,厂家要彻底了解顾客的需求,消费者要明白品质与费用的对等性。

归根结底,定制家具市场作为年轻的行业,确实存在不成熟的问题。“首先是整个家具行业的通病,质量和污染问题。有的企业在选材上,导致家具的使用寿命非常短。”彭有良表示,其次是在定制家具方面,一是客户与厂家沟通不到位,经常出现尺寸不对等;二是工艺不到位,特别是在沿海城市缺乏相应的防潮等技术。

而导致如今定制家具市场比较混乱的直接原因,关永康解释,仍是缺乏行业上的标准。但正如他一直坚持的那样,定制家具市场始终属于产业链的下游,建筑尺寸规格的粗略化,也许才是导致定制家具市场无法真正统一的原因。

“作为一个协会,我们要公正。”关永康还提醒部分消费者,千万不要进入误区:定制家具就是价格已经压到了成本价的家具,服务和价格都很便宜。现在亦有不少商家利用低价如此欺骗消费者,消费者也从此对这行业产生了误解。

创新成为源动力 地板企业变革需结合自身优势


地板企业创新需要落到实处

作为一个永远处于竞争层面的企业来说,创新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在六月密集的展会结束之后,不少地板人都在网罗行业热点以及产品需求的主流方向,为了产品创新而进行市场调研。在当今社会,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

但是创新对于地板企业而言,也仅仅是一种趋势,而并非“仙丹神药”,想以随大流“创新”的态度发展企业,本身就极不理性,难以实现高盈利的预期。对于传统制造业,盈利和生存无疑是第一位的。尤其是经过了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暴利”时代,让许多企业在当下的困境中难以适应,想要再次回到轻松盈利的黄金时代。

地板企业的创新需结合自身优势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地板行业以粗放模式高速发展至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已步入改革期,为了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企业、产业都必须进行创新,包括理念、产品、服务、模式等。以发展作为创新目标的企业,就必须有持久战的准备,变革是痛苦而艰难的过程,前期的投入都只为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但结果将无比光明。

通过近年地板人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对国外地板产业经验的借鉴,行业对于地板创新基本形成了普遍共识——创新是持续的进化,而非彻底的颠覆。创新也是一样,目光不能总是看着新鲜,更多时候需要回望自身,也只有传承了自身优势的创新才是更具生命力的创新。同时,除了了解自己的优势,更需要了解消费者,了解市场潮流,市场的认可才是创新的标尺和终点。

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地板企业的发展亦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并非一个口号,唯有不断开拓创新,地板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