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地板电商不信任 如何消除困惑?

2021-04-25

现阶段,随着电商化的进程,消费者在享受电商购物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产生对在网络上购买地板的配套服务的担忧和不信任。如何增强消费者对地板电商的信心成了地板企业的首要问题。

缓解消费者的不信任

一种新型的电商概念OSO继O2O之后出现,它的出现就是为了缓解地板消费者对于地板电商的不信任感。

OSO(online+service+offline),线上商城+直接服务+线下体验。在线上,顾客可以享受网络客服的一对一咨询服务。而在线下,顾客可以去门店查看真实的产品,体验产品功能,完成付款并送货上门。线上线下保持价格统一,促销同步。

与O2O不同的时,OSO模式更侧重于服务,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地板消费者对于电商化最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售后服务问题,OSO模式无疑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一颗定心丸。

门店的一个新机遇

OSO的模式对于地板传统的销售门店不失为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地板电商化的过程中,地板企业更偏重于网络销售这一渠道,往往令门店的销售处于尴尬的处境。

消费者普遍认知上,认为网络价格一定低于门店的价格,地板企业为了加快电商进程,不得不优化地板产品在网络上的价格,这对于本身成本较大的销售门店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而OSO模式统一了线上线下的价格,并给予地板门店的“体验”功能。OSO在增加了地板门店的“存在感”同时,有效地将线上线下的优势进行互补。

归根到底还是服务

小编了解到,单一的线上或者线下是无法给予消费者最全面的服务的,而OSO模式通过网上的交流、沟通将消费者“诱惑”到传统门店,消费者再在门店实现家具设计,并实体店人员全程跟踪送货、安全、售后等问题。

从O2O到OSO的转变,其归根到底是地板企业积极完善服务的过程。可以说,真正赢得消费者心的不是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而是贴心完善的产品服务。

不管是O2O还是OSO都是地板企业在面对积极面对地板电商化的结果,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地板电商进程中给予消费者最完全的保障。

编辑推荐

深刻把握消费需求 地板企业如何锁定消费者?


地板企业需充分注重消费者需求方向

在消费为王的时代里,消费者的主体位置也决定了地板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消费需求方向。在消费者为主体的地板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战略方向。地板行业作为在国内发展多年的产业,伴随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层层升级,注重消费者需求也愈发受到企业的关注。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形势愈发严峻的当下,如何洞悉到消费者的需求也显得异常重要。

以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多来自广告而不是口碑,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但现在伴随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单向的通过广告灌输,已经失效。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品牌是消费者主动建构的,不是厂家传播的。消费者现在把握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他们靠互联网,靠手机,主动选择和过滤信息。

消费者需求影响企业战略方向

在当下这个时代里,每个消费者都成了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地板消费者也是一样,地板销售者只要打动了这个消费者,消费者就会在他的微博和微信等朋友圈中,为企业做免费传播。或者他参加了促销活动,或者他被品牌故事打动,或者他非常满意产品,或者他觉得产品很有趣,总之地板企业要给他一个分享的理由。

因此,地板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战略规划还是营销方式,都必须要紧随消费者需求,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发展,进而顺势取得成功。对于当下地板企业而言,当前地板行业已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整合期,很多地板企业都将面临生死抉择。困境之中,谁能赢得消费者的心,谁就能率先迎来转机。地板企业唯有将消费需求落实到位,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提高 地板企业需注重消费需求改变


 地板企业需注重消费者需求方向

在消费者为主体的地板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战略方向。地板行业作为在国内发展多年的产业,伴随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层层升级,注重消费者需求也愈发受到企业的关注。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形势愈发严峻的当下,如何洞悉到消费者的需求也显得异常重要。

以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多来自广告而不是口碑,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但现在伴随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单向的通过广告灌输,已经失效。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品牌是消费者主动建构的,不是厂家传播的。消费者现在把握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他们靠互联网,靠手机,主动选择和过滤信息。

消费者需求影响企业战略方向

市场不景气,竞争压力扑面而来,当前地板行业已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整合期,很多地板企业都将面临生死抉择。困境之中,谁能赢得消费者的心,谁就能率先迎来转机。对于这一点,地板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宣传渠道、品牌传播、产品销售等方方面面落实“以消费者为中心”。

目前,整个时代正处于信息时代,每个消费者都成了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每个消费者都有微博,每个消费者都有微信。这个消费者用了某个产品,会在他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就像你满意某餐馆的饭菜,你也会在饭前拍照,为饭菜消毒,然后发送微信朋友圈,消费者目前也是这样的行为。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地板消费者也是一样,地板销售者只要打动了这个消费者,消费者就会在他的微博和微信等朋友圈中,为企业做免费传播。或者他参加了促销活动,或者他被品牌故事打动,或者他非常满意产品,或者他觉得产品很有趣,总之地板企业要给他一个分享的理由。因此,地板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战略规划还是营销方式,都必须要紧随消费者需求,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发展,进而顺势取得成功。

消费者主导时代 信任成地板企业大竞争优势


拒绝“三不”生产破解淘汰局面

地板行业在不断发展中,必将会经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也是每个企业的必经之路,地板行业破冰发展时,那些注重创造品牌优势,不断优化工艺、提升服务的企业的发展前景自然会更加广阔,未来的市场份额也会相应增加。而那些“质量不稳定、服务不完善、成本控制不当”的三不生产企业或经营商,就不得不面临市场份额被逐渐挤压缩减的局面,甚至被迫退出地板舞台。

培养“金牌”导购细究客户心理

对于地板企业来说,在产品主推销的店面来说,一个“金牌”导购的培养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是至关重要的,以店面导购为例,在之前家居建材市场处于利润高、销量大的时期时,很少有地板商家为雇用导购而发愁。那时经销商对导购的要求十分简单―――只要形象尚可、口齿还算伶俐就行。但是,现在经销商对导购的要求显然比之前要严格了许多,不仅要求口齿伶俐、形象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能够掌握客户心理,融入企业文化等。业内商家纷纷感慨:“招聘导购倒是不难,但是要选一名好导购真是太难了。”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下的社会,什么最重要,答案无疑是人才,各行各业要发展,人才无疑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力”,能够带动企业发展,而人力资源作用更加凸显人才是企业所有决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人才是影响地板品牌效应与企业创收的重要因素。人才对企业的作用在整个行业处于“高毛利时代”顺境中并不明显,甚至经常被忽略,但是当行业发展呈现全新局面,品牌集中度日渐提升的形势下,人才对地板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就会被无限放大。

总的来说,在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地板企业想要在日益变化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需要注重品牌的建设,优化工艺、提升服务,培养好人才,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实木多有不“实”现象 消费者对材质需明辨是非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消费者也开始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家居生活,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青睐实木地板,但是实木地板在诸多方面仍旧存在市场消费陷阱,据了解,某买家花万元选购的实木地板并非全实木,存在用料缩水的问题,在工商局的调解下,最终获得万元赔偿。

调查:实木不“实” 市场需求所导致?

市场上的地板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整体来说,纯实木地板不会超过10%,而且这个数量是包含了基本上都是纯实木的松木类低档实木地板。纯实木地板的数量少得可怜,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市场上却出现了那么多的实木地板?答案是市场需求。

据了解,商家宣传的“100%实木”、“纯实木”之说都是忽悠人的。那实木地板为什么添加那么多密度板呢?

实木地板关键在于成本,更在于它的终端销售价格——普通中国人消费的起的价格。对于我们可怜的消费能力来说,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分辨实木地板真假的知识能力,这没有贬低国人的意思,这是大实话。但是一旦,消费者有足够的银子,势必就会抛弃那些价格低廉的密度板地板,用上价格不菲的实木地板。

专家发声:选择地板材质要注意看“报告”

某地板专业人士表示,对于木材的名称,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主要木材流通商品名称》及《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中查询。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为防止出现纠纷,地板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在标注木种名称时,应将中文学名放在最前,其后是拉丁文,不允许用所谓的华丽商用名来误导消费者。

部分木材的学名对消费者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在购买产品时除看标准名称外,还要现场询问了解木材的规范名称,最重要的是看产品的检验报告。报告上面应标明被检产品的类别、等级、检验依据的标准及检验类别等细节;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品名、树种、等级、产地及使用说明等内容,并核对与实际产品是否符合。每个商家都有告知义务,有义务标明地板的详细信息,告知消费者使用方法等。

木地板消费纠纷中,消费者如何巧妙维权?


一、售后“强制消费”严重

部分商家通过虚假宣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傍名牌等营销方式欺骗消费者,诱导消费者作出错误的选择。

商家通常十分熟悉木地板产品的情况,而消费者往往缺少购买经验或对产品不了解,如果商家恶意提供虚假信息使消费者作出错误选择的,可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赔偿三倍损失,即俗称的“退一赔三”。此外,有的商家忽视对消费者的售后保障,导致产品在安装、更换及维修过程中争议不断。还有的商家在提供售后服务时以各种方式要求消费者额外支付费用,“强制消费”现象较为严重。

二、网购木地板易惹纠纷

不少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家装建材,部分网络商家通过夸大宣传、美化图片、冲信誉等方式,误导消费者。此外,网购还会涉及物流运输环节,一些商品在物流环节出现丢失、损坏问题时也会引发消费纠纷。

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门新增了有利于消费者的规定,允许消费者在收货后7日内无理由退货,定作产品、鲜活易腐产品等除外,消费者在网购家装建材产品时可行使这一权利。

三、隐性消费项目问题

消费者在购买家装建材木地板产品时,应与商家提前确认好消费的具体项目、内容、金额,避免一些“隐性消费”或“强制消费”项目的存在。

购买时,认真阅读商家提供的合同并予以明确,防止在履约过程中出现材质不符、货不对样、以次充好等问题时“空口无凭”。对于不合理的条款应要求商家给出解释并予以修改。

注意保管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合同、报价清单、制作单、送货单等重要单据,在发现质量问题而商家不予认可解决的情形下,可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将证据予以固定,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申请证据保全或委托中介机构检测、鉴定的方式保存证据。如果在此过程中产生其他损失,还应注意保存相应的单据凭证。如果是网络购物,确认网络销售商的资质、公司注册地、详细通讯地址等,必要时可联系当地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查询。

避免掉入不良地板商家陷阱 消费者如何识破黑商惯用伎俩?


第一招:瞒天过海

很多牌子都打着100%进口或进口品牌等宣传口号,实际商家只是进口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采用国内材料及技术生产。

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包装一样、尺寸一样,甚至颜色都一样,商家以进口价销售,你能辨别真伪吗?为了证明其进口的“真实性”,商家还能出具进口报关单及产地证明书,并承诺假一赔十,不由得你不信。如果您买了此类假货,要想鉴别进口还是国产,讨回公道,你必须成为其公司员工,才能找到内幕,否则你胜诉的机率几乎为零。

第二招:树上开花

强化复合木地板的基材是采用原木进行粉碎,在高温蒸煮消除各种霉菌后,加入甲醛胶压制而成。标准的产品颜色是木质的本身颜色(白色、黄色、褐色),由于强化复合木地板会释放甲醛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危害,很多消费者都在寻找一种健康、绿色环保的产品,有些商家发觉,很多消费者在绿色环保与绿颜色之间的分别,不是很清楚。于是就在基材板中加入绿色颜料,把基材染成绿色,对外宣传,绿色基材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绿色环保因子或宣传绿色产品在防水、减少甲醛释放上超过本色基材等。实际上,绿色与非绿色在防水、甲醛释放、环保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一时间,家家户户搞绿色,好象强化复合木地板的环保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些专选绿色基材的消费者,不就成了100%的受害者。

第三招:混水摸鱼

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好坏,关键在原材料的选择及搭配上,以及产品的加工精度上,进口板与国产板在尺寸上本无分别,进口板与国产板如按上述同一技术要求生产也无区别,产品与每块板的长短、宽窄无关,有些厂商看到某个尺寸的地板,例:1290*195*8或1380*194*8等长尺寸的板,国内生产该尺寸的厂家少,就趁机散布谣言,“进口板是长规格的,国产板是短规格的”。长板价格随之上涨,销量看好,各厂家也不去争辩板的长与短,而是减少生产短板,大批量生产长板,一时间“进口”板激增,消费者花低于进口板的价格就能买到进“进口板”也其乐融融,最大的得益者就是提出长板为进口板,搞乱市场、以乱取胜的强化木地板销售商。

第四招:偷梁换柱

第一代强化复合木地板采用的榫槽承插结构,安装时,在榫槽中打满胶水,就能保证产品在使用中不会发生走缝、脱胶现象。实际使用中发觉,在中国地面高低差太大(高达10mm/m、标准要求小于2mm/m)以及工人安装不够认真,胶水打不均匀、打不满,有个别住户的部分地板就会出现走缝开裂的问题。商家随之推出加厚板及锁扣板来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商家为在宣传上增加其“锁扣”的功能,就生产出了所谓的“双锁扣”“三锁扣”“四锁扣”地板,给消费者造成锁扣级数越高,质量越好,实际上地板连接得是否牢固,不在锁扣级数多少,而在于锁扣板的倒角角度及倒角面积大小,锁扣级别太多,就好象用几把小锁防盗,比用一把大锁更安全吗?最早厂家生产锁扣板是为了增加地板的粘接力,而发展到最后变成了增加锁扣级数,为欺骗消费者而生产锁扣地板。

第五招:反客为主

注重质量与品牌的商家,总是以专卖店的形象或单一品牌来销售产品,从目前情况来看以单一品牌经营超过8年以上的老品牌,他们可称为品牌板,质量是有保证的,销量一直都不错,那些新加入者,可就不管那么多了,他们采取多做几个牌子的地板,在每个大大小小店面销售,一个单位(或企业)包装几个,几十个品牌在各种商店销售,产品分三五九等,质量好,偶尔也能通过国家标准,使用寿命可达5-6年,质量差的则是一项都不能通过国家标准,产品只能用三、五个月。

这些商家的每个牌子虽然卖得不是很好,知名度不高,但几十个牌子的销量加起来,其数量可就不少,甚至做到头把交椅,实现反客为主的战略,而购买这些牌子的客户,则是地地道道的受害者,更有甚者,此类销售商与装饰及工程公司联手,共同向消费者推销此类低质、低价强化复合木地板还美其名言“优惠”,实际上勿忧的是消费者,实惠的是这些非法商。

第六招:连环计

既然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好坏不能分,卖合格产品与非合格产品只能凭商家的职业道德,与良心来决定,而大量商家是不受此类约束的。为了把低质、低价或合格的强化复合木地板都变成合格、“名牌”、“进口”等形象的强化地板展示在消费者面前,商家就采用一系列手段,对劣质产品进行包装,形象整合。为了能让客户相信低质产品是好产品,采用大量旁证,例证书、检验报告等手段来宣传,于是强化复合木地板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证书满天飞,证书种类有:消费者信得过证、质量金奖证、进口报关证、林产协会、消费者协会,装饰协会推荐、木地板协会推荐、绿色建材认证、防水证、欧洲环保证、欧洲地板协会证、3.15质量证、十环证、产品质量免检证、康居示范工程证、质量万里行、国外环境体系认证、ISO1400环境管理认证、ISO9001质量技术认证、国家30家康居示范工程推荐证、省名优产品认证、保险公司承保证、重合同守信用证,国家权威检测达标证、无毒害认证等上百种证书,再加上精美的包装及充满“洋味”的宣传画,作为消费者你能不信吗?当然我也相信有一些证是“真”的,但你是不是购买时,要先考查谁的证书为正宗、谁的为假冒,然后再买板呢?中国人都有相信证书的习惯,在一系列证书的促进下,有谁不会上当呢?

第七招:李代桃僵

为了实现劣质板与合格板的“竞争”,劣质板放在商场的样板选用与合格板一样,甚至超过品牌板的质量,在产品规格、花色、价格、宣传资料上与合格板都保持一致。在宣传上,采用误导方式,说我的板是“XX甲板”、“全钻”系列,18000转超耐磨,36000转超耐磨、产品中甲醛含量是如何的低、基板是如何的硬,消费者哪知道基材的硬与软与甲醛胶多少有关系,消费者哪里能马上判断出强化地板耐磨为多少转,消费者哪里知道“XX甲板”“全钻”代表什么意思,达到什么标准,是不是行业等级,还是商家的误导,最终安装给你的照常是普通的强化木地板,或低质强化木地板,商家就达到目的了。

第八招:借尸还魂

为了进一步达到降低强化复合木地板成本的目的,采用降低基材密度,减少三氧化二铝耐磨层等手段已经过时了,如今有些生产企业已采用甲醛胶替代三聚晴铵胶,白糖胶替代甲醛胶,这些强化木地板不但不耐磨,而且层与层间都没有了粘结力,防水、抗变形能力变弱,还有用普通油墨印制地板花色,其结果地板几个月就变色,粘结用的胶水用白乳胶替代了D3胶,粘结度下降,地膜用单层的替代双层的,用沙子加入到基材中增加基材的“重量”、“强度”给人以高硬度的感觉。你要问强化木地板价格有多低,要看生产企业手法有多高,总之无论怎么低的价卖,商家也保持足够的利润,而且强化木地板售价越低,利润率越高。

第九招:美人计

三种检测方法,数值不同、质量相同,为了遮住甲醛释放量造成家庭污染的缺点,大多数商家出示给消费者的检测报告采用气候箱法及干燥器法检测的报告,这样做看起来数质就低,给客户一种几乎没有甲醛释放的假象。还有的商家为证明其甲醛释放小,采取以高额奖励的办法,承诺如谁发现其产品甲醛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给以重奖,给强化复合地板披上无害的外衣,让客户造成错觉。很多国家禁止强化复合木地板用在家庭中使用,只能用于公用场合使用,就是强化复合木地板危害大,并无法解决的原故。实际上,目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照常有害,就像达到国家标准的香烟对人一样有害一样,抽烟危害的是一人,而甲醛污染危害的是全家人。另外请一个名星做广告,把产品增加一些防伪功能,同样,能达到让消费者放心的目的。公司取个好名:“XX进出口服务公司”给人感觉是进口地板,而实际上呢?

第十招:走为上策

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凭肉眼无法分辩,但商家心知肚明,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强化木地板会出问题,在客户大量投诉之前,把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全部换掉,商场则另外换一个牌子的标签及门头广告、宣传资料,给人一个假象是已经转换了店主,转换了牌子,实际上,还是同一个老板,同一种劣质板在销售。这些老板掌握了客户是:“便宜产品,十人见了九人爱的心里”,不利用此种不理性消费的心里大赚一把,还做强化地板生意?在深圳有几个劣质板大王,就曾经换过几十个牌子,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低于¥75.00/m2(全包)强化复合木地板市场几乎都被这些大王垄断了。

面对诸多手段,地板消费者也必须要在选购之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唯有对市场大致情况做好了解,同时有针对性地购买产品,才能避免掉入不良商家的陷阱。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