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家居行业频曝收购事件 孰优孰劣?

2021-04-30

地板企业收购一方面为资源整合,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联合提高生产技术,继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但事实上,无论是强强联手还是强者收购弱者,其间的隐患企业也同样不可小觑,毕竟联手后经营模式的融合也是一大难题。

其实,收购存在的风险每个企业都心知肚明,但为何还是有地板企业愿意为之冒险?事实上,地板企业收购,一方面是在地板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地板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另一方面也是借着地板市场持续低迷的时候先声夺人,储存有利资源。

据了解,某地板品牌在收购其他企业后,原有的团队保留,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扬长避短,无疑为自身赢得了更多竞争的有利条件。

地板企业被收购后,一开始可能如虎添翼,但两个企业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也很有可能在经营模式、管理体系等方面出现冲突,这些不协调的因素在短时间内对于企业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忽视的阻碍作用。因此,在众多收购案中,被购地板企业的命运也不尽相同。

不论是地板行业业内收购还是跨行收购,在整合资源的目标下,还有拓宽销路谋发展的趋势。但不可否认,收购与被收购的企业在经营模式等方面的不同势必会影响彼此的融合,处理得好当然是如虎添翼,若处理不好陷入发展瓶颈甚至以失败告终都有可能。

因此,收购的孰优孰劣难以一概而论,是企业借此一飞冲天,还是沉疴难返,最终还是得靠地板企业自身。收购和被收购都需谨慎。不仅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更要有助力发展的潜质。只有两者达到最佳的融合,才能真正达到整合的目的。

精选阅读

低价格与高性价 地板企业发展孰轻孰重


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虽然同质化的产品布满市场,但是地板的高性价比在消费市场中更受喜爱。未来随着行业的成熟,地板产品在技术上会不断的推陈出新,而在生产效率上也会逐步提高,价格则会普遍下降,而不是出于促销而无奈降价,一个新的市场局面亟待打开。

产品质量是地板企业的生命,保证品质才是地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之道,也关乎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板属于耐用消费品,可能很长时间才会更换一次。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地板产品时质量成为决定他们购买的首要条件,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是地板企业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

企业发展需多角度提升性价比

在市场竞争中,地板企业拼命降价,这不是说地板企业就喜欢价格战,而是面对消费者的选择,它们不得不为之。消费者都有一个一致的行为:在给定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之下,哪个企业出价越低,绝大多数消费者就越买谁的账。

在这种购物思想观念下,消费者总是倾向于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东西,或者以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无论地板企业进行何种竞争:品牌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生产线术竞争等,最终都要落在价格竞争之上。所以,在消费者财力有限的约束之下,想要让他们掏腰包买东西,地板企业必须在“性价比”的换算上取悦于消费者。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地板市场上,企业只有坚守品质、价格与创新,是其必须有的操守。只有从产品上取胜,地板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走越远。

地板行业:“侵权”事件频现


目前,在地板行业内,抄袭是一个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人笑称“国内抄国外,小牌抄大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长期困扰行业的问题,抄袭外观设计的现象在行业内常有发生。为何地板行业屡屡呈现出这种山寨现象问题,其中还是有因可究的。

地板行业侵权事件频现

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地板企业越来越重视原创设计,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原创设计地板企业,但他们也迅速遭到了国内企业的模仿。地板很少有技术专利,大多是外观专利,而且外观模仿起来不难,所以设计得好的样子,经常被抄袭。而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当厂家设计出好的款式产品时,往往需求很大而产量不足,其他的厂家就会模仿推出同样的产品来。

随着近些年电商的迅猛发展,地板行业的侵权也出现了很多的新形式。某地板业内人士表示,在网络销售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小作坊形式,“不知道他们的工厂在哪儿,只在销售平台上销售,公布我们的信息,如果起诉的话,我们连相应的被告都找不到。”

知识产权认识仍待提高创新成本与收益不匹配

不单是地板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高,从大的政治经济环境来讲,我国整体的知识产权认识处于一个渐进的阶段。有人士表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倡导的是“一家引进,百家享用”,知识产权概念与之是相互矛盾的。直到发展中期,随着认识的提高,才慢慢有了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意识。

虽然目前国内已经认识到对地板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仍很多。为什么抄袭日益严重?他认为,这是在市场中,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的不匹配,抄袭成本与抄袭收益的强烈对比导致的。

专利维权程序尚未完善还存在问题

具体到地板行业本身,发生知识产权纠纷之时,企业在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之中,往往会遭遇各种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维权的积极性,也降低了抄袭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在这些难题之中,常见的就是取证难。

在地板知识产权侵权案中,包括外观专利侵权、商标侵权,在赔偿数额方面,往往依照权利人损失、侵权所得利益以及权利人的许可使用费的顺序赔偿,但在取证时往往较难,最终大多数采用法定赔偿,而专利法规定的法定赔偿数额最高是100万,包含律师费以及调查取证的合理开支。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的维权积极性。

地板行业频吹“打假风”


在当今的整个地板行业一直盛行着一股“打假”风,早前,圣象与“圣象维纳斯”之间的官司就可以窥见一斑,地板行业的“傍名牌”现象已经是层出不穷,一些熟悉的品牌名字,其实与知名地板品牌没有任何关系。

地板行业频吹“打假风” 勿入陷阱

这就是家居建材行业的“傍名牌”现象,不仅让被傍的企业有苦难言,也让消费者掉进了一个个选购陷阱。“傍名牌”现象在南京主城区的家居卖场并不多见,但南京周边的一些装饰城却是重灾区。

这种“傍名牌”现象让消费者掉进了一个个选购陷阱。“有的品牌拼写和大牌类似,其实根本不是大牌;有的店面打出的品牌挺有名,但是产品不搭边,也不知是真是假。”家住河西的市民李女士说。

“傍名牌”现象泛滥地板品牌难辨真假

据了解,目前地板等家居建材行业“傍名牌”非常泛滥,手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打擦边球,即模仿著名商标,使消费者误认为是著名商标而购买,比如对于文字商标,将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缀或者后缀;另一种则是将知名商标变商号,也就是将知名商标注册成为自己的公司商号,混淆公司名称与品牌名称,使消费者误以为知名品牌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商标故意做得与知名地板品牌类似,而产品价格则定得略低,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同时利用部分消费者喜欢低价的心理,进而销售‘傍名牌’产品。”某地板业内人士说,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看商标的文字、字体、颜色、英文拼写,通过这些应该可以分辨出谁真谁假。如果走入某名牌店内,产品价格特别低,就要注意看是否认错了牌子,以免被忽悠。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