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自己的“菜” 地板企业需沉着应对市场

2021-03-25

随着“大家居”、“泛家居”、“互联网+”等一系列的新概念出现,各行各业开始纷纷往这块大蛋糕涌进,想要分一杯羹。首先这些概念的出现必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走这条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才知道”,这条路适不适合地板企业的发展,只有从企业自身出发,才能找出应对之策。

发展大家居还需量力而行

当下中国地板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它们在技术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尚不成熟,所以,地板企业的大家居战略需量力而行。中国的整体地板行业已经有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地板企业,更不乏实力超群的大品牌。但遗憾的是,更多的地板企业依然停留在品牌建设阶段,人才储备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研发技术还有待改进,挑战大家居的实力还较弱。一方面支撑不起产品跨界,另一方面提供不了全套的一站式服务人才和技术。

所以,对于大部分地板企业来说,大家居虽然是块好肉,但到底是不是它们的“菜”,谁也说不准。

企业还需从哪些方面着手?

首先,产品质量是根本,创新是关键。不管什么时候,地板企业都必须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要位,除了要保证地板的质量,更要顺应趋势,打造绿色健康地板、智能地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这白热化的竞争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其次,打造品牌。纵观所有行业,到了一定的阶段,企业的竞争都会变成品牌的竞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也好,加多宝和王老吉也罢,它们的竞争都不是简单的两瓶饮料之间的比拼,更多的,是背后两大品牌的竞技。地板企业只有打造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才能让未来实现跨界经营来得更容易。

小编推荐

市场趋向多元化,地板企业如何应对?


市场趋向多元化

纵观目前国内的地板行业,多元化发展已然成为行业发展得一种趋势。近年来,在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日趋强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板品牌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可以说,如果说过去板行业是一个专业化发展企业占多数的话,那么现在,多元化发展之势已经压倒专业化发展。

面向逐渐趋向多元化的市场市场,地板企业应该顺势而为,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那么点企业到底应该如何顺势,做到多元化的发展呢?

营销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地板企业的传统渠道已经逐渐发生变革,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必然成为发展方向。因此,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地板企业只有紧跟时势发展,打造个性化品牌,建设多元化销售渠道,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者突出重围,有一片立足之地。

市场细分化

在如今的地板市场上,多渠道的经营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从发展之初就会拥有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对于地板企业的发展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渠道。但无论何时,市场都是企业运营的主体,因此,地板企业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将市场细化并且明确市场行情,从而才能更好的抢占市场先机。

小编认为,在多元化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的市场环境中,地板企业一定要抓住营销和市场两个方面,从多角度发展多元化,唯有如此,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地板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国外品牌强势“瓜分”国内市场 本土地板企业需积极应对


国外地板品牌不断进驻国内市场

地板行业发展至今,逐步趋于平稳。但是在家居行业动荡的如今,地板行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因此,地板企业想要在行业中“稳打稳扎”谋发展,就必须清楚地板行业的整体格局,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从而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模式。

地板行业的发展格局逐渐清晰,在我国墙纸市场中,以欧美的产品居多,其市场占领率(销售额)高达70%以上。依据考察发明,国外地板品牌价钱较高,重要占领了中高端市场。尽管国内也有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地板产品,但是进口的墙纸产品牢牢占据了中高端消费市场。

国内地板企业需要根据消费需求制定对策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要求日臻完美。这就促使了地板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对地板企业有所警示。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凸显地板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才能更好的普及地板产品。尤其是个性化和定制化风向的转变,地板企业要以人为本,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因为地板市场的竞争强烈,各个商家也逐步意识到要维持竞争力须从品牌与效劳两方面增强。消费者在选购墙纸历程中关注的效劳重要有地板的配送、退换、施工、活期检讨、保护颐养效劳,以及商家依据客户的反应看法的改良等方面,这些方面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因而要通过完美的效劳建立较好的品牌形象。

因此,在竞争尤为激烈的地板市场上,企业的发展也必须要根据市场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尽管国外品牌的入驻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压力,但同时也这是激烈地板企业获得更好发展的机遇,所以,地板企业唯有找准方向,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应对信任危机 地板企业需亮剑“绝招”


缓解信任危机地板企业需有良好信誉和口碑

消费者和地板企业之间的信任危机是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高大上、有名气的传统地板企业,还是新兴崛起的互联网地板企业,概莫如是。

近年来,“互联网+”红遍各行各业,地板行业也不例外。众多互联网地板企业选择以超低的价格,在市场上激烈拼杀以求站稳脚跟。专业人士表示“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地板企业和只关注自身利益经销商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地板企业失去了信任。”

对于纵横地板市场多年、规模较大的老牌地板企业来说,口碑是博取消费者信任的一大法宝;但对于规模较小或是初入地板市场的小企业来说,如何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则成了能否立足的一大关键。这就要求地板企业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线,不欺骗消费者,慢慢的开始建立信任之墙。

创新营销模式地板企业需以改革面世

现在很多地板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地板领域,开始向整木方向发展,通过自己旗下木地板、木门、楼梯、木饰面等一系列家居木制产品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一整套家装实木制品的整体风格解决方案。

精装定制已成家装行业新趋势,很多地板企业期望通过与家装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的合作得到更大的收获。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地板企业电商化,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都成了不可忽略的趋势。

地板企业通过对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地板产品,营销渠道,在这一系列活动之后,能够获得有益效果。创新能使地板企业区别于其他同质化的企业,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避免风险。

在成为行业标杆的路上,信任危机就像一枚临时炸弹,随时会引爆企业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信誉。对目标成为行业标杆的地板企业来说,坚守底线是根本,保持良好口碑是准则,在创新改革的道路上,亮出企业“绝招”已成必然趋势。

应对涨价潮 地板企业需以质取胜


行业趋于成熟涨价已成必然

如今,地板行业已经日渐走向成熟,市场竞争也已经由最初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规模与技术的较量。市场增速的放缓也将加速行业的洗牌。去年以来,地板行业两极分化趋势已经愈加明显。一边是市场集中化向大企业靠拢,中小型企业的数量日趋减少;另一边是为了跟大企业差异化竞争,开始抢占高毛利市场的中小型企业越来越多。

面对来势汹涌的“涨价潮”,也有地板企业认为,地板行业正在逐步回归理性,价格战已经无法继续维系。“或许涨价会失去一部分市场,但是任何行业中,最成功的企业,产品价格都不是最低的。”

质量提升或为地板企业溢价关键

由于这次涨价大潮源于原材料上涨,地板的整体涨价也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利润。在行业发展逐步成熟的当下,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传统营销策略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但行业要发展,仍然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争取在原材料涨价的当口做出高附加值、高溢价率的产品。

许多地板企业开始意识到产品的“价值”的重要性,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并希望通过“差异化战略”在市场上找到自身的定位。因此,不少地板企业越来愈重视中高端产品的开发,以质量升级、技术升级、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为战略核心。

涨价潮加剧行业洗牌,促使地板企业不得不认真探索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地板行业越来越成熟,价格战早已不是企业竞争的最佳之选,注重产品质量,生产具备高附加值、高溢价率的地板产品,才是地板企业在这轮涨价潮中能够取得决胜的关键。

环保这场攻坚战 地板企业需辩证思考并理性应对


环保风潮席卷家居建材行业

随着消费理念升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深入人心,环保性能成了家居建材消费者首要关注事项。环保理念已在家居建材行业盛行多年,并在近期愈演愈烈。就在11月份,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正式启动,一场环境整治风吹遍岭南打的,大批违法违规操作并造成环境污染的家居建材企业面临成片关停的命运。节能减排、环保生产,已成为地板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地板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是关键

环保攻坚战是非打不可,环保利国利民,地板企业要正确认清当下形势,不要拒绝环保大势,而是应该顺应时势;地板企业可先从自身入手,转变发展模式,实行环保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体的排放,同时研发应用环保生产技术,力争符合环保政策要求,安稳渡过环保风暴;另外,地板企业要整合好上下游产业链,不仅督促上下游企业环保发展,在环保审查中过关,还要实时在产业链秩序被打乱时进行有效转变与整合,确保经营秩序重回正轨。现在环保风潮不见停息迹象,现已导致大量家居建材企业停产、整改,打乱了产业链的经营秩序,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地板企业必须及时作出理性应对。

在国家对房地产持续打压之下,地板企业疲软的阴霾始终无法散去,在国家大力倡导环保和消费者一致追求环保的形势下,再次给地板企业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环保风暴席卷地板行业,是危机也是契机,地板企业应勇敢迎接挑战,确保产品质量的优越性,使环保理念得到深入贯彻,力争符合环保政策同时在环保风暴中脱颖而出,赢得企业的长足发展。

盘点:地板企业自己挖的那些坑


隐患一:沉迷低端促销

这两年,地板市场,从一年搞两三次大型促销活动,到每月每星期都搞活动,从以前只会打折、降价促销,到现在工厂直销、联盟爆破、买卡夜宴、微信直销等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四处开花,谁从中获利了?谁又从中破局而出了?没有!反而是低端促销玩得最多的,价格战打得猛的,死得最快!继续玩这种低端模式,同样是死亡模式。未来的路一定是“先道后术”之路,光讲术,不讲道,一定是死路!

隐患二:只重眼前利益

在地板行业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在观望与等待。他们观望市场的形势,等待一个可以回到以往美好时光的机会。另一方面,市场不断在演变,走出去的机会窗口越来越小,租金、人工等各种经营成本却不断攀升。这就像两条背道而驰的轨道,越走越远。现实中有很多经销商,就是这样,宁可承受不断升高的租金,自己看着自己慢慢走近坟墓,却不愿去创造一条自己的船,这也是一种慢性死亡模式。成功的人,是在投资5-10年的事,只看眼前利益者,一般都会忙碌一生,无功而寂。无论经销商,还是工厂,都应该看得更加长远,规划未来,从现在做起。

隐患三:无风势可借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上天。假如地板业真的有这么一个风口,这个风口应该是在地板市场供不应求、野蛮增长的时候,在当时,不管你懂不懂得管理与经营,也不管你是工人还是文化人,基本上只要是你能开厂、开店就一定能赚钱。然而,家居业的台风期已经到衰竭期,以前因台风吹上天的猪,将要掉下来,我们会看到一地死猪。现在台风期的衰竭期已经到来,曾经飞上天,但却一直没有落地去打造核心竞争力,只懂得借助风势而行的企业,未来将不再有风势可借,注定会从天上掉下来摔死。

隐患四:浮躁不接地气

当下,地板行业中不少企业在经营、经销商管理上不接地气。正如该董事长所说,“浮得越高,将会摔得越惨”。他认为,即将摔死的程序有三个:1、个体户式经营,没有真正的团队,用的都是低工资的破财员工,这是必死程序。2、依然处于经销水平,还在找产品,换产品,穷折腾,而不是经营人才和文化。只有不断学习、培训及培养人才,才能基业长青,否则是任由环境摆布,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起起落落总是落。3、不注重店面管理,抠门式经营,三年不重装的店,进入必死模式。

当下,地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板企业唯有坚持变革,警惕发展过程中的发展隐患,才是避免送命的最佳途径。

地板企业逆势突围需注重市场细分


地板市场压力倍增导致企业发展陷入尴尬

近年来,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发展整体下滑,某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淘汰落后产能导致公司无法运营尚可接受,倘若是因为产能过剩而活不下去,哪个公司都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不撑到最后一刻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对此,有专家表示,地板行业发展目前遭受到环保和市场压缩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动力和压力并存。

除此以外,自去年开始修订《环保法》以来,到今年元旦正式颁布实施,目前我国的城市上空蓝天重现,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也增加了国家的信心,而根据计划这部新修订的《环保法》两年后还要重新修订,现在的版本只是初步的,不仅如此,根据发改委要求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以及能耗标准按照各生产工序来计算等等要求,这些要求无形中增加了地板行业发展的压力,如何做到真正的生产无污染和绿色环保,这需要行业内各链条企业共同努力。

地板企业逆势突围需注重市场细分

在现阶段,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地板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各大企业抱团,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打造中国品牌建设,有更多的创新成果,这样才能够迎来更长久的发展。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递增和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升,舒适、美观、自然、环保等也日益成为他们选择地板产品的方向。

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以至于现阶段不少的地板品牌开启了“下乡”模式,然则这并不仅仅只是中小品牌为了开拓发展空间应该积极奋斗的,对于高端品牌地板来说,更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机会,不要过度的迷信一线市场魅力,当一线市场趋向饱和,守住原先占有的市场终端可能会屹立不倒但是绝对把握不了未来的市场机遇。

对于地板企业来说,尽管当下整个市场环境不景气,但市场上的挑战和机遇是共存的。想要在逆局之下谋得发展,企业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才能在新一轮的市场争夺战中占领商机。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