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频传利好政策 是否刺激地板行业市场回暖?

2021-04-06

一直以来,地板行业的发展都深受房地产业的影响。作为楼市的下游产业,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也直接导致了地板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程度的影响。对于房地产业的政策,不少家居建材行业的人士都颇为关注。然后这些楼市的利好政策,又该有多长时间映射到地板行业?

楼市利好政策是否刺激购房量提升?

近来,不仅全国主要城市住宅成交涨幅明显,新房、二手房价格喊“涨”现象也有所增多,不少买房人随即陷入“等政策”和“恐涨”的矛盾状态中。一大波宽松性政策袭来,楼市似乎又掀起了新一轮“涨”潮。然而,目前楼市是否已具备了涨价动力?业内人士分析,库存高压尚未解除,当下很多房企其实并不敢涨价,即便是供需矛盾较为缓和的四大一线城市,开发商喊涨多数只是在打“心理战”意在加速成交。业内预计,房地产市场“量增价稳”仍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

成交量提升引起楼盘涨价热潮

一个月来,多项房地产重磅政策可谓接踵而至。先是3·30新政下调二套房商贷、首套房公积金贷首付比例,后是央行大幅度降准1个百分点,而地方政策也在公积金贷款额度、首改房认定、税费补贴等方面力挺住房消费,楼市政策步入宽松期。受一系列政策红利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银四”行情,成交量普遍上涨,且涨幅不小。

成交刚有起色,楼盘价格“涨”声随即而来。在北京,亦庄项目合生悦上城成为“3·30”新政后的涨价“急先锋”,宣传称楼盘在4月中旬开盘后价格上调3%-5%。上海、深圳等地也有楼盘放风“涨价”,据上海项目美诗邸销售人员介绍,新政后加推的房源均价上调了约四千元,涨幅超14%。另有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部分项目也缩减优惠、价格温和上调。

地板企业不能过分以来楼市政策

外因从来就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内因,在于自己。面对房地产“泡沫”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这场战役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具有极强的市场洞悉能力。这里的实力并非仅指资金和设备等规模方面的储备,而是指应对市场的灵活程度和创新能力。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是指能不能及时改变观念,而不是固执己见、一成不变,更不是坐以待毙,等待政策救援。而需要地板企业能够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挖掘。如此,地板企业的发展才能不受制于楼市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延伸阅读

楼市利好,地板企业仍不可懈怠


楼市利好,促进地板行业发展开年以来,房贷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利率上调、房产交易契税和营业税减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一系列“政策红包”都逐步落地,这无疑给消费者买房打了一针强心剂,楼市利好,也带动着下游建材行业的发展。因为对于国内市场行业,楼市发生交易,一般都会伴随着家居装修,也就会刺激地板需求的增多,促进地板行业的发展。楼市利好,地板企业不可懈怠楼市利好政策的落实,并不意味着地板企业就可以稳赚不赔了,只有解读好政策并且顺应政策而行才能乘着这股东风创造辉煌。解读好政策,就要先找出楼市利好政策的出发点——“去库存”。一线城市楼房是供不应求,二三线城市楼房是需要去库存的。所以地板企业就可以找好发展点,在一线城市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在二三线城市增加发展力度,抢占这片面积广大的市场!小编认为楼市利好政策迭出,对于地板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地板企业也不能因此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为了长远发展,地板企业不可以懈怠,必须将自身实际和楼市利好政策相结合,才能轻松掌握好发展之舵

限购政策频繁出台 间接刺激地板消费


众所周知,家居建材产品的需求主要来自商品房交易、存量房换新、城镇化的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增长和商业装修等。限购政策的频出,对销售额预期高涨的家居建材企业来说无疑泼了一瓢凉水。不过,从限购城市分布可以发现,“限购”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并未被波及。

三月出台楼市限购政策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3月出台限购政策的部分城市:

成都:3月23日晚7点多,成都突然发布住房限购通知,新政规定购房者须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上海:3月25日,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

北京:3月26日晚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杭州:3月28日晚,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认房又认贷,杭州进一步升级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限制本市户籍成年单身(含离异)在限购区域内只能限购一套外,企业购买区域住房需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外地迁入四县(市)的居民家庭,自户籍迁入之日起满2年,方能在本市市区范围内购买住房。

购房刚需族将转移至三四线城市间接刺激地板消费

一二线城市楼市的限购,会诱发三四线城市恐慌性购买,同时限贷门槛的升级,也会将资金和需求挤向三四线城市。

不言而喻,刚性需求增大,家居建材等消费产品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加上三四线城市政府去库存政策的实行,预计今年的地产销售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家居企业将受益明显。以此类推,也会间接刺激地板建材消费。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新的变化会带来挑战,也会带来机遇,作为传统的地板企业,需要随时准备的就是在变化中不断调整战略格局,从而赢得市场。

楼市再现火爆场面 家居建材行业未现回暖迹象


楼市火爆,家居建材业并未回暖

楼市快速反弹以致火爆局面,已自不待言。根据郑州市房管局的数据,郑州楼市销量自3月份起明显放量,有些月份销量翻倍,比如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5.54%,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1.30%。但火热的楼市,似乎并没有给下游的家居建材市场带来更大的信心。

近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了7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105.20,环比下降1.95点,同比上升5.36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7月销售额环比下降3.37%,同比上升11.54%。也就是说,销售情况与去年相比整体是回暖的,但环比看却并不理想。7月的指数,已是连续第三个月走低。

楼市对下游产业影响,要滞后1~2年

品牌家居建材卖场河南欧凯龙家居集团副总经理朱明涛称,欧凯龙今年的表现明显好于去年,从近几个月来的整体数据看,今年较去年同期增长10%~15%。但他认为,由于欧凯龙东区旗舰店刚开业三年,处于一个新店的正常爬坡上升期,所以这种增长应该属于一个新店经营的正常增长,并非来自于楼市回暖带来的提升。

持类似看法的还有荥阳现代家居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邦机。这家企业今年以来的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八成以上。但黄邦机强调这种增长主要在于他们团队的服务和努力,而不在于楼市的火爆。朱明涛说,楼市对家居建材的影响,一般要滞后1~2年时间。

企业危机意识在增强,信心也在增强

在上述7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中,还有多项指数,其中同比降幅最大的指数为“经理人信心指数”。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与去年相比,建材家居企业危机意识在增强。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受当前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二是近年来,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之中,市场分化日益加剧,竞争愈演愈烈;三是建材家居卖场严重过剩状态未见减弱,还有一些卖场仍在逆市而上,使“商能”愈加过剩。

但家居建材企业却有着并不完全一样的感受。普遍的观点认为,大家的压力和危机意识确实在增大,但信心也在增强。黄邦机就说,目前市场确实面临一些不好的局面,现在的市场就是在“选人”,经营理念等各方面跟不上的,就要被淘汰掉。这就是市场带给企业的压力和危机意识。朱明涛也说:为什么商户乐意和我们一起开展营销?一是确实有效果,第二也反映了压力加大、竞争加剧。

与此同时,多数从业者的信心正在增强,受访的多数企业都提及,楼市目前的火爆仍然是健康的,竞争虽然加剧,但市场需求同样也在扩大。或许,这就是火爆的楼市带给当下家居建材企业最大的影响——对前景的信心,而非当下的业绩。

楼市行情回暖 家居家具行业持续走高


家居交易“回暖”

中原研究部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广州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新批预售供应面积48.23万㎡,环比增加52%,同比则大幅增加近1.3倍。网签面积98.71万㎡,成交量翻倍,并超越农历年前。在二手住宅方面,阳光家缘及搜房网广州二手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广州二手住宅网签共计10818宗,环比上涨311.02%,同比亦有288.86%的涨幅,是近5年来单月网签量最高。

事实上,广州楼市交投火热的形势还在持续。每次房产市场回暖,都给下游家居市场带来希望。值得一提的是,高端产品和定制家具近年逐渐走俏。业内认为,随着高端住宅数量的激增,高端家居需求将更旺盛。以生产高端床垫的穗宝为例,其相关工作人员此前在广州召开的“ALLtoALL”发布会期间就透露,近期销量明显上升。该公司还打算将互联网与传统床垫业进行深度融合,抢夺更多市场。

不排除只是季节性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楼市交投升温令家居市场回暖,但也有人认为上游房产市场的火热并不一定能利好家居市场,目前广州部分家居市场的好转只是季节性的回暖。持这种观点的业内人士就认为,房地产回暖能否利好家居市场,关键看回暖的楼市中投资客和刚需客的比重,若刚需旺盛,则会推动家居市场的向上。反之,则难以推动家居市场的销量。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也表示,如果买房是为了自住,必然要装修买建材,从这方面看,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更能反映出房地产刚性需求的强弱。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67,较去年12月仅提高0.33点。2月份BHI为82.70,比去年12月份下降8.2点。二者变动都不大。

楼市火爆,家居建材业并未回暖


楼市火爆,家居建材业并未回暖

楼市快速反弹以致火爆局面,已自不待言。根据郑州市房管局的数据,郑州楼市销量自3月份起明显放量,有些月份销量翻倍,比如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5.54%,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1.30%。但火热的楼市,似乎并没有给下游的家居建材市场带来更大的信心。

近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了7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105.20,环比下降1.95点,同比上升5.36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7月销售额环比下降3.37%,同比上升11.54%。也就是说,销售情况与去年相比整体是回暖的,但环比看却并不理想。7月的指数,已是连续第三个月走低。

楼市对下游产业影响,要滞后1~2年

品牌家居建材卖场河南欧凯龙家居集团副总经理朱明涛称,欧凯龙今年的表现明显好于去年,从近几个月来的整体数据看,今年较去年同期增长 10%~15%。但他认为,由于欧凯龙东区旗舰店刚开业三年,处于一个新店的正常爬坡上升期,所以这种增长应该属于一个新店经营的正常增长,并非来自于楼市回暖带来的提升。

持类似看法的还有荥阳现代家居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邦机。这家企业今年以来的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八成以上。但黄邦机强调这种增长主要在于他们团队的服务和努力,而不在于楼市的火爆。朱明涛说,楼市对家居建材的影响,一般要滞后1~2年时间。

企业危机意识在增强,信心也在增强

在上述7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中,还有多项指数,其中同比降幅最大的指数为“经理人信心指数”。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与去年相比,建材家居企业危机意识在增强。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受当前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二是近年来,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之中,市场分化日益加剧,竞争愈演愈烈;三是建材家居卖场严重过剩状态未见减弱,还有一些卖场仍在逆市而上,使“商能”愈加过剩。

但家居建材企业却有着并不完全一样的感受。普遍的观点认为,大家的压力和危机意识确实在增大,但信心也在增强。黄邦机就说,目前市场确实面临一些不好的局面,现在的市场就是在“选人”,经营理念等各方面跟不上的,就要被淘汰掉。这就是市场带给企业的压力和危机意识。朱明涛也说:为什么商户乐意和我们一起开展营销?一是确实有效果,第二也反映了压力加大、竞争加剧。

与此同时,多数从业者的信心正在增强,受访的多数企业都提及,楼市目前的火爆仍然是健康的,竞争虽然加剧,但市场需求同样也在扩大。或许,这就是火爆的楼市带给当下家居建材企业最大的影响——对前景的信心,而非当下的业绩。

楼市回暖并非“万能药” 地板企业缓解产能过剩还需自救


外部环境导致地板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今年上半年,一系列楼市新政的出台,引发了买房和装修热潮,带动了地板行业的发展。众多企业看到商机,纷纷加入地板行业,希望分得“一杯羹”。而已经存在的地板企业大多也调整发展策略,纷纷增加产量,以盼销售更多产品,提高销售额,并获取更多利益。

然而,据调查显示,虽然楼市新政引发了装修热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板产品的销量,消费者需求也在同步增长着,但也远远跟不上行业产量增长的速度。其中,部分企业生产规划不合理,没有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策略,而一味生产产品,导致产品产量过多。另外,一些地板企业只看到了短期利益,为了追求产品数量和生产速度,忽视产品质量。因而产品质量不佳和产品同质化,无法吸引消费者购买,导致产品严重积囤,近一步加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地板企业长远发展还需立足自身,打造优势

虽然地板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也有少数企业,通过合理、精细的战略规划,积极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在市场中站稳了脚步。地板行业要真正做到避免产能过剩的问题,还需更多企业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做到企业自身不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自然能有效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产能过剩,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基本都会出现的问题。而企业应对这个问题,应该从合理生产和产品差异化两方面做好规划。地板企业应该随时根据市场情况,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生产策略,做好生产规划,避免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企业需要打造专业的研发设计团队,致力于打在地板产品的差异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地板企业只有生产差异化产品,做到款式、功能优于其他企业,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自然会攀升。

对于地板企业来说,尽管楼市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销售额,但这却并非唯一影响企业销量的因素,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地板企业唯有从实际出发,将发展主力放在自身角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制胜的把握。

优胜劣汰加剧市场洗牌 两极分化或将刺激地板行业前行


地板市场上优胜劣汰形势尤为明显

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的法则便是优胜劣汰,在地板行业中,有的企业已经在市场中有所建树,有的企业还在持续发力中,而又的企业却已被淹没在淘汰的洪流中。如今的家居建材行情已经不如前些年那么火热,市场蛋糕吃起来并不容易,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要想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地板市场亟需进行洗牌升级。弱者出局,强者更强,这将会是未来行业的基本情况。

现如今,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显得有些低迷。市场的洗牌加剧了整个地板行业的优胜劣汰。如今的地板市场已经逐渐走向综合竞争,地板企业如果实力不强,在自身优势上又是处于单一化的境况,那么恐怕很难在市场上有再进一步的发展。但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是转型高端还是配套合作,都是地板行业面临的选项,而这些抉择将决定洗牌后的行业格局。

地板企业长远发展需从内因出发

大部分地板企业均表示,洗牌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地板行业的门槛也分高中低档次,说门槛低的是相对于低端企业,一些依靠小作坊生产的品牌,甚至不能称之为品牌。”小企业必然要以价格取胜,质量就先不说,但大企业一套产品几万块,销量依然很好,反而几千块的还卖不动。这就是品牌优势、产品优势。”

地板行业目前的行情仍比较单一,仅仅经营地板很难支撑企业在这场大浪淘沙的洗牌中实现突围,因此,产品线的丰富、跨界整合、多元化发展成为众多大型企业谋求出路的选项。有地板企业领导人自信的表示,“企业的产品线一定要够丰富才能应对这场激烈的洗牌,大家居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尽管行业的优胜劣汰正在不断促使地板市场上的洗牌,但是这种洗牌也将使得市场上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这对于地板行业的整体发展而言,其实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地板企业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不被市场的竞争洪流所埋没。

年底地板市场有望继续维持回暖态势


地板市场整体形势较好

此时正处于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就当下市场情况来看,地板市场整体形势表现良好。在购物中心内或靠近购物中心的门店,由于节假日客流量较大,买家更换地板的需求较为明显。有地板企业的销售数据显示,这可能与第四季度是各种节庆高峰,大家对打扮地板“门面”有更高需求有关。而另外一家一线企业的的数据则显示,实木类产品是黄金周的销售主力,这与大家对环保因素的关注增大有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年底地板市场会怎么?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国庆的销售未如理想,除了天气不好的原因外,也由于现在地板市场已经步入理性消费阶段,现在已经很难单靠活动与节日来刺激消费,但是,“广州楼市与去年同期相比,量价齐升,虽然未必给地板市场带来直接反应,但起码是一个市场稳定的信号,因此,年底的地板市场有望继续维持回暖态势。”

地板企业年底冲冠还需注重产品性价比

目前,时间已然快接近年底,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目前都在年底冲冠的紧张筹备工作之中。进入年底,各商家的态度都表现得更为积极,这也将进一步带旺市场的销售情况。年底促销力度会有多大?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至少不亚于国庆档期。“除了定制行业略好以外,不少地板企业上半年任务的缺口都比较大,因此下半年要加倍努力才能补回来。”业内人士表示,“年底一定会有不少大力度的促销措施推出”。

但也有专家提醒,如果是品牌企业,最好不要用“放血式”让利方式。在业内人士看来,利润是现在每家知名企业都会重点考核的指标,大家一定会尽量保证利润不下滑为前提条件,走量的企业现在已越来越少。坚持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是地板企业制胜市场的重要武器。

尽管在产品销量的提升上,地板企业正在不断寻求突围方向,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地板企业最需要注重的还是产品的性价比,唯有在产品源头上把控好,才能在后续的促销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发展效果。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