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行业“傍名牌”现象泛滥 品牌真假难辨

2021-04-26

在当今的整个地板行业一直盛行着一股“打假”风,早前,圣象与“圣象维纳斯”之间的官司就可以窥见一斑,地板行业的“傍名牌”现象已经是层出不穷,一些熟悉的品牌名字,其实与知名地板品牌没有任何关系。

地板行业频吹“打假风”勿入陷阱

这就是家居建材行业的“傍名牌”现象,不仅让被傍的企业有苦难言,也让消费者掉进了一个个选购陷阱。“傍名牌”现象在南京主城区的家居卖场并不多见,但南京周边的一些装饰城却是重灾区。

这种“傍名牌”现象让消费者掉进了一个个选购陷阱。“有的品牌拼写和大牌类似,其实根本不是大牌;有的店面打出的品牌挺有名,但是产品不搭边,也不知是真是假。”家住河西的市民李女士说。

“傍名牌”现象泛滥地板品牌难辨真假

据了解,目前地板等家居建材行业“傍名牌”非常泛滥,手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打擦边球,即模仿著名商标,使消费者误认为是著名商标而购买,比如对于文字商标,将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缀或者后缀;另一种则是将知名商标变商号,也就是将知名商标注册成为自己的公司商号,混淆公司名称与品牌名称,使消费者误以为知名品牌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商标故意做得与知名地板品牌类似,而产品价格则定得略低,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同时利用部分消费者喜欢低价的心理,进而销售‘傍名牌’产品。”某地板业内人士说,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看商标的文字、字体、颜色、英文拼写,通过这些应该可以分辨出谁真谁假。如果走入某名牌店内,产品价格特别低,就要注意看是否认错了牌子,以免被忽悠。

编辑推荐

“绿色认证”暗藏猫腻 环保地板真假难辨


“绿色环保“成噱头

“‘绿色环保’不要只卖概念,也要物实。”市民李先生说。几天前,刚开始装修的李先生准备购买地板,由于孩子小又和老人同住,所以李先生决定选择性价比高且有绿色安全环保认证的木地板。李先生走了市内多家经营地板的门店,“这些都是一些知名品牌店,可是发现有的商品并不像广告和宣传单中描述的那么好”。李先生说,在青云街一家经营地板的店里选购时,由于样板间的气味特别地呛人,他便不停地打喷嚏,李先生想样板间都这么呛人,更何况是新铺装的地板!“但营业员说他家商品是纯‘绿色’,无毒无害的,并拿出印有‘十环认证’的海报展示。”李先生认为,既然是“环保”地板就不该有这么刺鼻的味道,这“绿色环保”的标识真是让人不大放心!

“绿色认证”真假难辨

在建材家居卖场里,发现几乎所有的商家都打出绿色环保标识,地板商家也不例外。但是这些地板真的是环保产品吗?走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地板商家能拿出来的只是印有“十环认证”标识的海报或宣传册,而真正能提供具体商品环保证明的商家却寥寥无几。

在一家地板专卖店里,销售人员承诺商品的材质采用的都是绿色环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当记者想要看看相关的环保检验报告或证明时,销售人员却只拿出几张复印的证书和报告单对记者说,他家的商品都是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网上可查到。“看商家提供的证明,不如自己亲身感受,现在很多商户的‘环保’证明不靠谱!”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环保标识的认证机构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组织。甚至有些小企业的认证标识压根就是自制或者花钱买的,这些证书不仅不靠谱而且制作的以假乱真,很难辨真伪!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在选购装修材料时,看标志、证书是参考,最重要的是在选产品时提前检测。由于生产时间或批次都略有区别,不能每一批商品上市都使用一个环保证明,个别商家拿出的绿色证书或检测报告很可能不是当年认定的,甚至是多年以前的。所以消费者选择商品时应该与商家签定书面合同,在合同中应该体现出要进行提前检测这一项。商家如果同意,找具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果消费者想辨别环保证书的真伪,可以按照证书上的编号向发证机构进行咨询。

乳胶漆真假难辨 专业人为你指点一二


乳胶漆是我们家庭装修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材料,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乳胶漆的使用上也开始谨慎起来。现在市面上的乳胶漆品牌是非常多的,其中不乏一些不合格的乳胶漆品牌,劣质的乳胶漆有着刺鼻的气味,会给人体健康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因此,在选择乳胶漆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乳胶漆真假难辨,专业师傅为你指点一二,下面,一起来看下文的介绍吧。

乳胶漆是家装时比较常用的一种材料,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多,市场上的假冒乳胶漆也就逐渐增多,大家在选购时一定要多加谨慎。其实,但看乳胶漆外表的话,是很难分辨出乳胶漆真假的,想要辨别乳胶漆,就要从多个多方面出发。下面,一起来看下文对辨别乳胶漆真假方法的介绍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看包装上面是否有厂名、厂址、注册商标,是否有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查看印刷品、包装的图案是否清晰精致。还有就是成分,合格涂料的成分应是共聚树脂或者纯丙烯酸树脂。

二、看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摇晃漆筒是否有大的响声,响声大就说明数量不够。您可以抽查一筒漆的重量与产品包装说明相对照。

三、打开盖后,查看表面是否有杂质,整体是否清澈,有无变色发黄等现象。还有就是合格的乳胶漆应该是水性无毒无味的,所以用户在闻味时如果有刺激性气味或工业香精味,说明不太理想。合格的乳胶漆没是有刺激性气味的,而假冒乳胶漆的低档水溶性涂料可能会含有甲醛,因此有很强的刺激性味道。

四、用木棍将乳胶漆拌匀,搅动的时候看看是否有块状物(质量好的没有),再用木棍挑起来,合格质乳胶往下流时会形成扇面形。越像水的越差,好的乳胶漆下流慢并且不会断流。

五、用手指摸,合格乳胶漆应该手感光滑、细腻。还可以用手指捻下,选择没有颗粒物的。

六、用纸条蘸一点,漆膜的厚薄没有关系,固化后看是否可以随意弯曲而不开裂。看看桶口的漆膜也可以,有弹性且可以稍做拉伸而不断裂的质量较好。

七、可将少许涂料刷到水泥墙上,涂层干后用湿抹布擦洗下,合格的乳胶漆有一定的耐擦洗能力,对涂层外观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不合格的水溶性涂料只擦几次即发生掉粉、露底的褪色现象。乳胶漆涂刷到墙面上,合格品的颜色光亮如新。

以上便是一些乳胶漆的辨别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大家在购买乳胶漆的时候,好认准品牌,品牌是质量的保障。但是不能只看品牌就买了,也要通过以上的方法看看真假。

伪环保证书占据地板市场 真假难辨!


现阶段,地板行业环保问题一直是整个市场争论的焦点话题,地板产品的质量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部分地板商家也为应景,各种环保证书漫天飞。但证书是否货真价实,恐怕还有待商榷。

环保证书层出不穷是真是假?

小编了解到,在大型综合家居卖场,发现各大地板销售专区都充斥着“绿色”、“环保”、“节能”的宣传字眼。各种认证证书、牌匾几乎已成地板店铺必备的“家当”。证书数量少则两三张,多则十几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而证书名目也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绿色环保推广产品”之类看上去很“环保”的名目。

地板市场这么多所谓的环保地板果真都是绿色环保的吗?某环境监测机构一位从事室内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说到,经过检测,这些“绿色”产品有一些是实实在在真环保,而有一些却是的的确确伪绿色。许多消费者在卖场购买了所谓的“绿色环保”产品,但在装修后检测结果令人惊心,非但产品不“绿色”,有的甚至甲醛、辐射等指标严重超标。

伪环保证书占据很大的市场

据一家地板品牌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一些企业成立时间不长,本土品牌又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因此就先找个“绿色”概念为自己贴上“卖点”。这是一个行业缺乏自信、自律的表现。此外,一些品牌企业也希望通过低碳、绿色、环保、节能等概念加强策划和宣传,占领新的市场份额,因此也推动了各种“绿色证书”的堆积。这样下来,“绿色奖证”自然鱼龙混杂,令消费者虚实难辨。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绿色标签以及不同的认证部门,小编认为,这些认证机构多来源于一些民间组织,有些证书甚至花钱就可以买到。国内有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环保认证机构,有的注册资本费用门槛很低,其中不排除有的认证证书是企业自制的,有的则是花钱买来的。

在地板环保认证方面,国家并没有强制性规定,而是采取企业自愿的原则,所以家居市场上的环保认证比较混乱,使得一些伪绿色产品能够浑水摸鱼。

绿色标识认证满天飞 “甲醛”家居产品真假难辨


“绿色环保”成商家促销噱头

“‘绿色环保’不要只卖概念,也要物实。”市民李先生说。几天前,刚刚搬新居的李先生准备购买家居产品,由于孩子小又和老人同住,所以李先生决定选择性价比高且有绿色安全环保认证的。李先生走了市内多家经营门店,发现自己选择的空间有,但很小。“这些都是一些知名品牌店,可是发现有的商品并不像广告和宣传单中描述的那么好”。李先生说,在一家经营橱柜的店里选购时,由于样板间的气味特别地呛人,他便不停地打喷嚏,李先生想样板间都这么呛人,更何况是新订做的橱柜!“但营业员说他家商品是纯‘绿色’,无毒无害的,安装后第二天就可以使用,并拿出印有‘十环认证’的海报展示。”李先生认为,既然是“环保”橱柜就不该有这么刺鼻的味道,这“绿色环保”的标识真是让人不大放心!

“绿色认证”真假难辨暗藏猫腻

笔者随即走访了家装市场和卖场,发现几乎所有的商家都打出绿色环保标识,但是这些家居产品真的是环保产品吗?走访中笔者发现多数商家能拿出来的只是印有“十环认证”标识的海报或宣传册,而真正能提供具体商品环保证明的商家却寥寥无几。

在一家橱柜专卖店里,销售人员承诺商品的材质采用的都是绿色环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当笔者想要看看相关的环保检验报告或证明时,销售人员却只拿出几张复印的证书和报告单对记者说,他家的商品都是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网上可查到。而在另一家打出“零甲醛”衣柜门店里记者一进屋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油漆味。“这么大的油漆味,怎么能够保证你们家的产品零甲醛排放?”面对笔者的质疑,营业员表示,店里的衣柜产品是“实木”的,所以有点油漆味儿也属“正常”现象,当笔者提出要看看环保检测证明时,营业员说:“手头没有,只有订做时,厂家才能给发来。”

“看商家提供的证明,不如自己亲身感受,现在很多商户的‘环保’证明不靠谱!”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环保标识的认证机构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组织。甚至有些小企业的认证标识压根就是自制或者花钱买的,这些证书不仅不靠谱而且制作的以假乱真,很难辨真伪!

看标识、证书只是参考购买之前可提前检测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在选购装修材料时,看标志、证书是参考,最重要的是在选产品时提前检测。

由于商品什么时间生产或批次不同都略有区别,不能每一批商品上市都使用一个环保证明,个别商家拿出的绿色证书或检测报告很可能不是当年认定的,甚至是多年以前的。所以消费者选择商品时应该与商家签定书面合同,在合同中应该体现出要进行提前检测这一项。商家如果同意,就可以找具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果消费者想辨别环保证书的真伪,可以按照证书上的编号向发证机构进行咨询。

山寨产品泛滥市场 地板行业真名牌在哪?


在中国,山寨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之前有很多关于产品山寨的段子,在地板等建材行业也不例外,如“香港箭牌卫浴ARRQVV”、“大自然盘古”地板等和知名度很高的建材品牌名称相似的品牌。

对于初入地板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名称相似的品牌很难辨认真假。地板行业品牌混杂的原因有多种,除了故意套牌外,生产商无品牌意识、对商标保护意识不够也是主要原因。消费者在选购时,除了认准品牌,还要对产品性能多加了解,避免买错“名牌”产品。

"傍名牌”、山寨在地板等建材行业并不鲜见,尤其在瓷砖、卫浴、橱柜、地板等产品领域。事实上,在建材行业,除了“傍名牌”,假冒品牌生产、销售产品的事情也不少。某地板品牌负责人称:“一些做过经销商或在品牌担任重要职位的人,从生产到销售都很了解,他们生产的产品多销售到工装领域,行业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大多稀里糊涂过去了,我们也没有办法。”

在某建材城的进门位置,记者看到了“香港箭牌卫浴”。仔细一看,“香港箭牌卫浴”的商标为“ARRQVV”,而非“箭牌ARROW”。名为“香港欧派卫浴”的商标为“OPAI”,而非欧派家居集团的商标“OPPEIN”。类似的例子还有“大自然盘古”地板、“东鹏1陶”瓷砖等。

消费者在购买时,仔细看看商标文字、字体、颜色、英文拼写,很容易分辨出谁真谁假。如果走入某名牌店内,产品价格特别低,要注意看是否认错牌子,以免被忽悠。

商标故意与其他品牌类似的做法,目的是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如果消费者知道“此物非彼物”还要购买,无可厚非;如果商家诱导消费者误以为是其他品牌,就涉嫌消费欺诈了。这种情况在每个行业都有,主要是利用消费者喜欢低价的心理。品牌之间的模仿、隐喻和有意混淆的情况,被侵权企业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使用。

“傍名牌”的事情在地板行业里太多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买了一个品牌名字与某大牌地板很像的产品,质量出问题反而找该品牌投诉,仔细问才知道事情由来。作为经销商,如何追究这些品牌责任?地板品牌更没精力一个个追究。还是希望消费者提升品牌消费的意识,看重产品性能,不良品牌也会退出市场。

“圣象维纳斯”地板傍名牌被判赔220万元


圣象地板是个知名品牌,可是您知道还有个叫圣象维纳斯的地板品牌吗?后者的商标、名称、标识都与圣象地板的极为相似,很容易引起混淆。昨天,记者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判决圣象维纳斯生产商、销售商赔偿圣象地板220万元。

去年8月1日,东西湖区舵落口大市场金穗地板城2区4栋,一名北京口音的顾客在两名武汉人的陪同下,买了7.6283平方米的圣象维纳斯地板,还特地要来宣传册和店老板陈某的名片。

其实,这三人是有备而来,北京人是圣象地板委托的律师,武汉人是公证员。半个月后,圣象集团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北京森泰木业有限公司、湖北道博木业有限公司、湖北艾文迪木业有限公司、武汉舵落口物流有限公司以及陈某,理由是侵害圣象集团的商标专用权,要求停止侵权并提出1000万元天价赔偿。

圣象商标十年前就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享受特别保护的待遇。经武汉中院查明,无证据证明森泰公司是生产商,也无证据证明道博公司有销售行为,舵落口物流公司仅提供经营场所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武汉中院知识产权庭最终将侵权主体锁定为艾文迪公司和陈某,并酌定艾文迪公司的损害赔偿数额为200万元,酌定陈某赔偿20万元。

目前该案尚在上诉期限内,案件各方均无明确表态。

进口与国产难辨真假 短板长板不能作为分辨依据


现阶段,实木地板虽然环保效果较好,但是对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在经济能力上还是有点难以承受,因此强化复合木地板被广泛应用于中国90%以上的家庭中,但是强化复合木地板的甲醛污染较为严重,因其装修污染所造成的投诉也是逐年递增。

进口与国产产品难辨真假

中国90%以上的强化复合木地板用于家庭,随着它的广泛使用,各城市装修污染的投诉逐年成倍上升。商家针对这两个缺点,演绎出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营销方法”。

很多牌子都打着100%进口或进口品牌等宣传口号,实际商家只是进口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采用国内材料及技术生产。

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包装一样、尺寸一样,甚至颜色都一样,商家以进口价销售,你能辨别真伪吗?为了证明其进口的“真实性”,商家还能出具进口报关单及产地证明书,并承诺假一赔十,不由得你不信。如果您买了此类假货,要想鉴别进口还是国产,讨回公道,你必须成为其公司员工,才能找到内幕,否则你胜诉的机率几乎为零。

以长板短板来区分进口板

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好坏,关键在原材料的选择及搭配上,以及产品的加工精度上,进口板与国产板在尺寸上本无分别,进口板与国产板如按上述同一技术要求生产也无区别,产品与每块板的长短、宽窄无关,有些厂商看到某个尺寸的地板,例:1290*195*8或1380*194*8等长尺寸的板,国内生产该尺寸的厂家少,就趁机散布谣言,“进口板是长规格的,国产板是短规格的”。

长板价格随之上涨,销量看好,各厂家也不去争辩板的长与短,而是减少生产短板,大批量生产长板,一时间“进口”板激增,消费者花低于进口板的价格就能买到进“进口板”也其乐融融,最大的得益者就是提出长板为进口板,搞乱市场、以乱取胜的强化木地板销售商。

贴牌产品泛滥市场 地板行业需扎实做品牌


现阶段,地板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但地板市场上仍旧不乏一些“贴牌”企业,“贴牌”生产的企业一般多为中小型地板企业,地板企业还需稳扎稳打做好自身的品牌,获取长久的发展。

地板“贴牌”扰乱市场

如今,贴牌、盗版、仿冒等字眼,均属于网络新闻的高频词,且直达我们的家居生活。从假烟假酒假钞,假货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假货有一个共同点:贴有同一商标的产品乃是赝品。在当下,木地板行业,地板贴牌,也盛行多年。

自2006年3月15日欧典地板因为贴牌被央视曝光后,国产地板贴牌的业内黑幕由此被揭开了冰山一角。国内有不少地板企业,以前集中在沿海,但近年来逐渐向内地设生产基地,原因无非就在于成本。地板生产基地的挪移也使得产品在迎合市场的需求下逐渐本土化。成都有部分地板加工企业是其他品牌授权做贴牌加工;还有一部分是伪贴牌,无厂家授权,纯属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

贴牌产品泛滥市场地板行业需扎实做品牌

贴牌作为厂家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这在地板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是经过正规途径进行贴牌生产的品牌,在质量上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但那些没有厂商授权贴牌的小作坊地板生产厂家就纯属盗版,在生产工艺、质量、规格等方面都是达不到正规品牌的标准。

小编了解到,很多业界人士面对贴牌就讳莫如深,不管正规或者违规都避而远之,谈到此类问题也是避重就轻,泛泛而谈。厂商的反应代表着什么呢?难道贴牌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不管什么形式的贴牌都上不了台面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多家地板商家。

贴牌背后隐藏暴利

“国内地板贴进口牌、本地产地板贴外省牌,这在地板行业内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一些地板界的业内人士如是这样告诉记者。

“正规贴牌是按标准来制造,知名品牌企业一般都愿意找其他厂商OEM。贴牌是合法的,是厂家授权来做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板商说,“某些知名品牌在四川进行贴牌生产,他们就降低了生产物流等成本,使其品牌占优势。而且部分贴牌地板的品质大都不达标,比不了原厂产品。”

地板市场“傍名牌”屡见不鲜 抵制伪劣产品需从源头着手


数据显示地板行业“傍名牌”存在一定的市场

据统计,33.3%的网友表示曾买过“傍名牌”产品;50.0%的网友认为“傍名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名牌”效应,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名牌的心理,33.3%的网友认为“傍名牌”的打折促销,商品价格便宜会吸引人们关注;对于同一种商品,83.3%的网友选择真名牌,16.7%的网友选择“傍名牌”;在购买过“傍名牌”产品的网友中,50.0%的理由是“商品设计仿冒名牌,质量还说得过去”,33.3%认为“花便宜的价格就可以拥有“名牌””。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傍名牌”市场需求存在,仍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选择“傍名牌”而舍弃真名牌。随着地板行业的发展,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品牌,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新兴品牌名称这些与知名品牌极为相似,乍看上去像知名品牌的商标在地板行业频频现身。近年来,“傍名牌”产品首先出现在城乡接合部,在农村市场堂而皇之地肆意蔓延。在利益的驱使下,近年又逐渐转向城市,大有“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让不少知名企业头痛不已。

打击伪劣产品需引导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

业内人士介绍,“傍名牌”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改变、捏造名称。当事人利用境外或香港地区注册便利的有利条件,在境外或香港地区注册与知名商品、知名字号相同或相似的公司名称,或者直接凭空编造一个公司名称,伪造厂名、厂址,然后在其产品包装、装潢上打上某某公司监制或者授权委托生产字样,误导消费者,牟取暴利;

二是仿冒包装。当事人通过仿冒知名商品的外观、商标图形、包装装潢等,在外观上给人造成错觉;

三是在商标注册申请上作假。如在著名商标上加上前缀或者后缀,或者在商标图案、字母上作细微变动,或者将知名度较高的商标标识、人名、地名等在跨类商品、服务上申请注册,达到“傍名牌”的目的。

以次充好,在仿冒中侵犯知名品牌和消费者权益,是“傍名牌”山寨货的共性,其实质就是窃取他人在品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不劳而获。只有在以更加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更有力的执行力打击“傍名牌”行为的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加辨识能力、自觉抵制山寨货,从而建立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才能让以“傍名牌”为生存之道的“寄生虫”无处寄生。

对于一个有着长远发展眼光的地板企业而言,投机取巧并非长远之计,唯有从自身着手,在产品质量和服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企业才能在一片白热化竞争下迎来更为长远的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