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贴“进口”标签制造营销噱头

2021-05-02

现在的消费者都热衷于新奇环保安全的地板产品,基于对地板产品的这些要求,进口地板愈发受到消费者青睐。在地板行业的发展道路上饱受着行业多方面的发展挑战,在众多的压力下,难免会出现一些投机取巧的地板企业,贴着“进口品牌”的标签来吸引消费者。

在地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一味地使用价格拉锯战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驻足,许多消费者由于进口地板的高品质开始选择进口地板,一些企业就打起了“进口牌”。这些企业的地板产品并不是真的进口地板,它们是中国建设的厂房,就地取材生产产品,不仅产品的质量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售后服务也没有那么完善。

有一些经销商家明确表示,现在的消费者喜欢“进口品牌”,那他们就说自己的产品是“进口品牌”。在价格战已经不奏效的境况下,地板商家把自己的地板贴上进口标签增添自己的市场竞争砝码,“进口地板”声势不断壮大,许多消费者都被商家的这招给蒙蔽了。

在商家营销手段不断、贴牌地板泛滥的今天,消费者要炼就“火眼”,谨防被欺骗。在购买进口地板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有一些经销商打着原厂进口的标志却无法提供原厂产品的相关资料。消费者可以上网查找产品,如果是真的进口地板,打开产品的分页,会发现每个品牌都有国外原厂的网址,随便进到其中一个国外网址,看产品包装和产品花色是否和国内主页,特别是和店里销售的产品一样,再看国外原厂的经销商,看其在国内总代理是哪个公司的。

消费者在购买辨别进口品牌时,有三个方面要着重留意。一,产品是否也是进口,产品的品质是否达到国际标准。二,搜索品牌的历史,真正的进口品牌背后都有品牌故事。三,看企业的售后服务是否完善,消费者是否拥有正规的维权渠道。

进口地板以其过硬的优势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国内的一些经销商就借助“进口地板”的噱头大行其道,消费者要谨防商家的营销陷阱,利用网络或电话核实进口地板的真实性,保障自身权益。

精选阅读

地板行业:被贴“文艺范”高端标签


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之后,往往就会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地板同样如此,现在对于地板消费者来说,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功能性的产品,同时也是需要从地板的品牌文化中得到共鸣。

地板企业不能因为文化建设忽略产品质量

给产品贴上“文化”的标签,只是营销的一种方式,但是其永恒不变的核心是优质的产品,文化建设固然有其特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因为文化建设而忽略产品质量。当一个地板企业没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时,文化营销所发挥的作用实则是没有的,当品牌还没有沉淀的时候就讲文化,实际上是过早了。当一个地板产品不是所谓的物超所值,那一切的文化都是虚的;而当你的品牌物超所值的时候,文化自然就产生了。

地板企业用文化包装品牌需要有深厚底蕴

用文化包装地板企业的品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能将文化绑架,使之成为一种廉价的标签,文化的存在是很玄妙的,可深沉、可通俗,但是要将一个人工打造的产品与文化让人们所接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地板做文化营销,就需要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品质、品位、品牌都是必须的。

很多时候,地板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而文化就代表品位。

被贴标签,地板企业要有“三品观”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之后,往往就会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而现在,对于地板消费者来说,现在他们不仅需要功能性的产品,也需要从地板品牌文化中得到共鸣感与满足感。文化营销就是一个品牌传播的包装模式,也是地板企业在常规营销活动中突围的一大利器。

地板文化营销要有品位、品质、品牌

有时候,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而文化则代表品味。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地板企业开始卖文化,卖品味。但是品牌的文化底蕴并不是贴个标签,喊几个口号,弄几场文化活动就能建设出来的。地板企业做文化营销要有“三品观”,一品为品位,二品为品质,三品为品牌。他说,“三品观”哲学是企业文化最高的写照,如果没有这“三品观”,就不要讲文化。

企业不能因为文化建设忽视产品质量

不过,给产品注入文化,只是营销的一种方式,其永恒不变的核心是优质的产品。“当企业没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的时候,文化营销所发挥的作用实在是不大的。”一位地板企业负责人表示,文化建设有其作用,但是不能因为文化建设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当品牌还未有所沉淀就讲文化,实际上是为时过早了。如果你的产品不是物超所值的,一切的文化都是比较虚的。当你有物超所值的产品、完善的现场体验和销售渠道的时候,我觉得文化自然而言就会产生了。”

地板企业用文化包装品牌要有深厚底蕴

地板企业可以用文化来包装企业品牌,但不能将文化绑架,使之成为一种廉价的标签。文化是很玄妙的存在,它可深沉,也可通俗,但是要将一个人工打造的产品与文化融为一体并为人们所接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地板企业做文化营销,就需要有物超所值的产品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品质、品味、品牌,一个都不能少。

“噱头”营销失新意 地板产品难获“芳心”


现阶段,地板行业似乎进入了一个“无促不销”的阶段,各大地板企业都紧紧抓住每一个节假日促销,并用各种活动或者“噱头”来营造一种疯狂购买的氛围,事实上,这种“把戏”不仅消费者玩腻了,地板企业也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无果而倍感压力。

假日促销、“噱头”营销难斩获消费者芳心

在销售的黄金节日,地板企业都会纷纷出谋划策,各种折扣促销、大赠送的字眼占领市场。务求以新奇、意想不到的奇招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消费者一方面面对高涨的物价,另一方面对市场不停的降价潮见怪不怪。因此在一些建材市场上举办的促销活动依然是无人问津,以往依靠黄金节日来赚钱的企业已经少之又少了。

在困难到来时,企业遇到淡季停产、停工也无可避免。笔者认为,企业们要静待销售旺季,相信做好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等,最终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

地板企业唯有以品质寻求更远出路

我们可以在如今的市场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概念,什么抗菌的、净醛等地板可谓是琳琅满目,但是真正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占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实际上超过了八成以上的消费者购买的都是非概念产品,对于概念产品消费者认为不熟悉、不放心、不便宜,所以说他们根本不愿意在这些产品上掏钱,在发展企业的时候一定要将产品的品质作为核心,而不是去玩什么概念,概念再好听又有什么用?

其实概念起到的就是一时性的炒作作用,使得一些有钱没地方花的消费者急于追逐这类产品,所以说当这类消费者买了这类产品之后。那么后面就没有什么消费者再去购买这类地板产品,因为大众消费者是不愿意购买这种产品的也不会去购买。

脚踏实地是做人的基本标准更是做企业的准则,想要靠一个概念一步登天?可以说一个企业出现某个概念在短期时间之内能够获得市场的注目,但是能够在长时间都获得市场消费者的认同吗?只有你的企业品质不错那么消费者才会一直记住你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一直以来都能够坚持品质才是最重要的,地板企业问问自己有几个能够一直保持好品质的?如果说真的有这样的企业那么在市场上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地板企业还需要多少时间?只要企业对消费者用心、有责任心那么消费者也会愿意购买你的产品,什么东西不是相对的?你对别人好那么别人才会对你好,否则是不可能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地板企业掀起营销大战 话题“噱头”需找准时机


互联网时代本就属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地板企业也开始逐渐利用微博、微信这一工具进行大范围的营销,在愈发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从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中攫取有利因素,也成为企业缓解竞争压力,不断进步的有效方式。

微博营销以吵架作为“噱头”

微博营销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而发展起来的新时代营销模式,而微博上吵架进行营销也是互联网上最吸引眼球、最能带来关注的营销方式。无论是锤子和小米的吵架、魅族和小米的吵架还是电商之间当当李国庆和刘强东之间、阿里与京东之间之间微博上的吵架等等,这些地板企业都没有花1分钱的推广费用,而赚足了人们的关注,而且带来的效果也相当的好。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地板市场环境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各种炒作、噱头等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而从周围动态事件中发展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也极为重要。微博吵架,在很多企业看来,不过是地板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利润空间而采取的一种情感激化的矛盾演化,其实不然。在微博中,将吵架发挥出精彩成分,也是值得学习的。这里讲的学习,当然并不是吵架的形式,而是学习其借助微博吵架发挥推广效果的手段。

微博吵架,在每日的微博更新中就如同家常便饭,然而却很少有企业将微博吵架的推广效果发挥到极致。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如若将微博吵架看做一种营销方式,那其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为企业进行推广的目的,想达到这一效果,微博吵架就需要企业把握好时机,这种时机是由吵架为噱头而制造的一种推广时机。借助吵架节点,而触发广大参与话题的人关注企业本身,这种推广手段在节省资本上尤为特别。以电商大战为例,每次大促来临之际,边有电商开始煽风点火,以借此先发制人,引起用户关注。

地板企业掀营销“噱头”要注重时机

地板企业从这些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一方面,时机的重要性。一味地制造噱头,或只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将有利因素结合起来,再制造相关导火线,才能充分发挥噱头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注重最终目的。

制造爆炸新闻得到人们关注,在各行各业的营销过程中都不罕见,但是部分地板企业在进行这一手段时,偏离了本身的目的,而将爆炸事件放大,这样就不能达到为企业带来效益的目的。因此,从部分成功的“微博吵架”中,地板企业在看热闹的同时,还需看出其中门道,以助力其长久发展。

严峻的竞争形势无可避免,在为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争得头破血流的市场上,地板企业想要走在行业前列也非难如登天。从成功的周围事件中发现有利价值,加以思考和利用,才是地板企业抢占先机的好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看本质,地板企业才能在白热化的竞争市场上赢得长久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