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质量检测投诉困难重重 维权成本相对过高

2021-01-05

而我国早在2004年就已强制性要求家具必须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并对说明书涉及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甲醛超标。该问题已经成为家具行业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为减少对自然原材料的过度利用,板木家具渐渐成为家具行业的主力军,由于板木家具材料使用的是人造板,所含甲醛要远远超过实木家具,超标严重的更是影响正常生活和危害身体健康。三是投诉处理难。目前对家具甲醛超标检测困难,本地具备相应资格的检测机构非常少,而且检测费用也不便宜,维权成本相对过高,即使投诉也很难得到满意结果。

建议: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家具行业的监管和查处,对于没有配备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产品,责令限期整改,不整改的坚决依法予以处罚。二是加强对市场销售家具的抽检,对于甲醛超标的产品要求商家召回,严禁在市场上销售。三是由政府引导,行业、市场牵头,建立和推广先行赔付制度,约束商家经营行为,解决消费者投诉难、理赔难、打赢“官司”执行难等问题。

专家点评1:家具市场确实乱象丛生,政府加大监督抽检力度,特别要清理整治无证照经营的家具小作坊,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消费维权网络,全面推进家具专业市场先行赔付工作。家具行业要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上市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诚信品牌建设

专家点评2:质量问题的解决途径有两个方面,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格规范产品生产的准入机制,另一方面,严格检查监督。

延伸阅读

地板出现问题投诉无人理?消费者维权看看这些


一、遇到地板投诉纠纷应该找谁

1.消费者协会

当消费者在装修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又与装饰公司沟通未果时,我们便可以向消协投诉,拨打消费者协会的12315热线寻求帮助。

2.行业协会

当消费者遇到装修纠纷的时候,投诉到装修行业协会也是一种解决问题比较有效的途径。大部分行业协会都设有咨询投诉部门,开辟专用投诉电话。(可根据自己所在的城市,查询投诉电话。)

3.媒体监督

媒体监督是消费者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手段。当多方调解无效时,也可以采取向媒体投诉爆料的形式。有些正规的商家担心不良行为被公布,愿意积极配合解决问题。但媒体监督同样不具备强制力,特别是一些不在乎品牌形象的小公司,也会无视业主的要求,最终导致维权困难。

4、法律途径

当采用各种方法无法维护自身权益时,消费者只能使出终极手段——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装修公司或商家对侵权行为予以赔偿。一旦认定为企业的过错,法院判决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企业也必须负起责任。

二、哪些投诉不予受理?

消费者在选择施工队伍、签订装修合同和装修过程中都可能因疏忽或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而导致自己将来无法顺利投诉,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现将具体介绍如下:

1、消费者与装修企业中的员工私下交易而引起装饰纠纷的;

2、提供不出被投诉方的名称、地址的;

3、提供不出家庭装修工程合同文本和施工企业开具的统一发票以及权益被侵害的证明证据的;

4、家庭装修工程的价格,当事人已在合同中约定,而又对合同价格提出异议进行投诉的;

5、超过家庭装修工程约定的保修期,被诉人不再承担违约责任的;

6、投诉人因自身不遵守适用规定导致家庭装修工程;

7、已达成协议,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

8、委托他人投诉,没有出具委托授权书的;

9、对存在的争议无法实施质量检验、鉴定的;

10、法院、仲裁机构、有关行政机关或消费者协会已受理或处理的;

11、不符合家庭装修工程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

三、往年投诉主要是哪几个方面?

根据往年的总结,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陷阱

装修过程中的合同陷阱主要表现在虚构主体资格、资质,在使用材料、工艺要求、施工期限、验收方法、质量保修、违约责任、争议的解决办法等方面做文章,装修合同不规范,很多承诺不写入合同,导致消费者吃哑巴亏。

2、随意增项

随意增项是众多装修“套路”中最让业主反感的一项。很多装修公司前期以“低价缺项”的手段诱导客户签约,在装修过程中再以各种借口让客户增加项目,再掏腰包,不懂装修的业主虽气愤但为了保障装修效果,只能按照设计师的要求增项加钱。

3、装修购材套路

装修时,需要使用的装修材料要么自己买,要么装修施工方自主提供,现在大多数人没有时间装房子,装修材料都是装修公司提供,这时候装修公司可能会在用料数量、用料、品牌上做文章,一些无良的装修公司会以次充好,赚取暴利。在家庭装修过程中,材料使用不环保、以次充好等问题引发索赔纠纷的不在少数。

4、质量问题

装修中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隐蔽工程、水电、门窗、吊顶等项目上,工人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常常导致刚刚装修好的房子就出现乳胶漆开裂、瓷砖脱落、吊顶脱落、漏水漏电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可以被解决,但来回折腾,很麻烦。

四、如何避免装修纠纷?

装修维权并不容易。虽然消费者有各种途径可以维权,但现实的情况却很“骨感”。诉诸法律途径耗时耗力,让许多业主望而却步。而一些小装修公司和游击队即使在法庭上败诉,也可以通过注销公司、卷土重来等方式,避免执行法律义务,导致消费者维权难。

为了避免麻烦,在装修之前必须明确以下6点,这样有助于消费者提前规避不必要的装修纠纷。

1、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开工,最好在家居装修前先学习一些装修的基本常识,了解家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掌握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家装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

2、在选择家装公司的时候,一定要对家装企业验明正身。尽量选择资质齐全的大型家装公司。家装企业不仅应当具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还应当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3、消费者要与家装公司签订完整的家装合同。消费者最好与家装企业签订由各个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制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正规家装企业在与消费者签订家装合同时,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这个版本的合同。

4、合同中,不仅明确了工程概况、付款方式、工程验收、违约以及保修条款等大的条款,更将工程报价单细化,包括了工程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等详细条目。签订详实的合同,施工便有了执行的依据,即便在家装过程中产生了纠纷,也可以有理可循,更方便取证。

5、最好在家居卖场签订家装合同或者第三方装修平台,这样就像是给家装上了“双保险”。如果出现纠纷,若家装公司对于问题一再推诿,消费者也可以要求签订家装合同的家居卖场或者第三方装修平台出面进行调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除了要求家装公司加盖合同章外,也要到卖场或者第三方装修平台加盖合同章。

6、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家装过程中的每一个凭证。尤其是装修中间环节产生的收费,一定要注意保留收据,哪怕是字据,这都可以作为日后纠纷调解过程中的凭证。

地板企业应对“涨价潮” 优化自身成本是首选策略


原材料涨价风波或为地板行业带来有利影响

大部分企业均认为此次原材料涨价,是能够为地板产业带来良性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对行业的整合、竞争格局带来有利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涨价对于地板产业而言,是理性回归的一个体现。从长远来看,行业一味地追求低价,势必会导致陷入恶性循环的陷阱。而供应商集体涨价,代表行业提高了准入门槛,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价格的理性上调,也有利于行业的洗牌。未来地板企业必需立足品质竞争,而不是滥用价格战,只要能挺过这两年的市场乱象,企业就会迎来良性的竞争环境,市场前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只有地板产品回归它原本价值,地板产业回归理性的竞争环境,市场才有希望,才有长久发展的动力。

地板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厂家通过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在市场求生存。这轮涨价影响,使得部分基础薄弱、拼价格战的厂商被淘汰,这轮风波将带来行业和市场格局的重整,对行业来说这是个正能量,而留下来的必定是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应对“涨价风暴”,优化自成本是首选策略

这轮涨价会持续多久还是未知,或许开年后就能见分晓,但若一直持续下去,企业还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得知,不少地板企业在应对“涨价风暴”的首选策略,都是优化自身成本,尽量公司内部消化压力,以保证自家产品的竞争力。某企业负责人表示,明年会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用工成本,以环节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同时会开发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保持利润率。

业内人士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能从侧面检验出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整个企业的运营来说,企业在管理机制、核心价值体系、与客户的黏度等方面等问题都能通过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现象中暴露出来,让企业更好地知道自己是属于“健康”、“亚健康”还是“不健康”状态,并能迅速进行“对症下药”。

其实,面对原材料涨价压力,地板企业都是通过优化自身成本来化解是最可取的方式,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幅度的成品提价也无可厚非,但是一定不能唱“独角戏”,要想办法获得经销商和消费者的理解与支持才可行。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