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材产品目录助力地板业消化过剩产能

2021-04-25

地板行业发展至今,已经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逐渐进入发展的瓶颈期,并且,随着行业的壮大,遗留的诟病逐渐凸现出来。研发不强、价格怪圈、产能过剩、质量出入、不够环保等等,发展绿色地板已迫在眉睫。

由于地板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地板行业里的大小企业林林总总,市场趋于饱和,行业内部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再加上行业诞生到前几年,地板企业都是靠着规模来取胜,企业的规模大了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就多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粗放式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在市场上不受用了,但许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造成了整个地板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并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导致了作为下游产业的地板市场的冷清。还有国际市场出口门槛的不断提高,出口量递减。

地板市场的消化能力不强,但是生产量在上升,这就直接导致了地板市场的产品滞销、难销问题。为了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以及提高环境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副司长潘爱华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工信部将择机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并且打算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推广应用部协调机制。

并且,工信部与住建部下一步将出台《绿色建材发展行动计划》、《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制定首批推广的绿色建材产品技术要求并按此开展绿色评价,支持重点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小编认为,地板企业想要摆脱现在的局面,就必须先化被动为主动,进行积极创新,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发节能产品,增强中国企业之间以及国际企业之间的交流,实行战略合作,为地板行业的节能目标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而努力。

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以往的价格战、粗放式经营等模式已经在市场上不适用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板企业必须秉承着节能环保的理念,符合两型社会的要求,将自身地板产品注入环保血液。

小编推荐

产能过剩顽疾待治疗 地板业提质减量是必须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致使产能严重不足,即使后来市场变得灵活和开放,但由于人口较多,生产技术落后,地板等建材行业当时仍旧以高产为荣。各种“生产冠军”的称号被给予那些劳动积极,技术熟练能创造出比别人更多价值的员工。当时对企业而言,只要能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即代表了生产厂家的胜利。

在那个时代,市场是较为封闭的,死板的,地板厂家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是向内的,打交道的手下的工人,生产的机器,再不用考虑其他的。但就目前的地板建材市场来说,经过三十年浮沉更迭,俨然不是当初那个单线程的模式,它已经变得复杂不可琢磨。尤其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内一个严重的病症,在国内经济进入平缓期的当下,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拼产能显然并不能引领陷入困局的地板企业杀出一条“血路”。

“地板企业盲目扩产能的举动导致部分需求较小的二、三线城市市场饱和。本就资金流动紧张的中小企业更是因此陷入窘境,无力支撑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等等。”YOSO优尚舞蹈地板的负责人这样说道。

很多地板企业由于手上的一款产品走俏了,就开始不停生产大量囤货,期待通过前期可观销量带来的知名度引爆后续销售,但是往往都以惨淡收场告终。很多有远见的从业者,为了抵御这种风险,从五月份便开始降低产能,以减少人力成本费用支出,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库存的压力。

对于这些缩减生产线的企业,不妨把抓生产的精力用来营销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度,甚至搞活企业文化,在买家群体中培养自己的“粉丝”。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机会也永远是留给准备充分的地板企业。地板企业应减少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品牌形象来为未来引爆销量增长趋势做出贡献。

利润下滑 地板业产能过剩局面如何破?


目前,由于房产形势不被看好、地板等消费市场需求并不明显,而导致地板产能严重过剩,在行业经历过高速发展的时候,企业利润也开始走逐渐下滑的态势,地板企业要如何应对当下产能过剩的局面呢?

产能过剩企业不以产能以精品攻市场

在危机的时候,只有提供低价格、高品质的产品的地板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发展机会。因此,地板企业需要围绕产品力来打造行动:以质量取胜;知道如何以适当的方式生产;让产品成为必需;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在使顾客满意的同时使企业盈利,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却是衡量商业成功的基本标准。

如今的地板市场进入了产品过剩、顾客不足的时代。这是一个彻底的改变。企业时代结束了,顾客时代开始了,现在是顾客决定企业价值,而不是由地板企业来决定。我们必须要看顾客要什么东西,而不是我们能做什么东西。

面对危机市场地板企业加强危机转机遇能力

在不确定性的危机中,企业要有作为,而不是简单地下决心和喊口号。过去几年,很多地板企业都能迅速的发展,走出自己真正的王牌来,但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这些年的市场是完全增长的市场。而现在,我们遇到的最大变化是市场不再增长,甚至有可能萎缩。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能做什么,选择什么是对的,就显得非常重要。

大家都害怕危机,但是危机并不都是有害的,危机中的增长也并不是神话。危机和增长是一对孪生兄弟,危机让市场富有变化,而变化正是增长的机遇。在危机中,信念是获得增长的动力之源。任何行业、企业、任何人都会遇到危机,第一个发现危机的人,往往有机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增长,积极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将危机化为机遇。

市场危机时代地板企业需加强凝聚力

在危机的过程中,地板企业要学会激发员工,只有把员工的潜力激发出来,才能真正解决危机。拿破仑在总结滑铁卢战役失败的时候说:“我很久没有和前线的战士一起喝汤了。”一个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为什么重要?因为他们是真正带来竞争力的成员,他们决定企业的成本、品质、效益。当一个企业的总裁喜欢开玩笑说,总裁就是“总被裁掉的人”。

总裁既不贡献成本,也不贡献品质和效益,总裁贡献方向和未来。可是当我们今天很难预测更远的方向和未来,必须要解决最近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其实更需要依靠的是一线员工。让员工不是打工,而是付出事业心。

地板行业真的不会产能过剩?


现阶段,在地板市场出现了所谓“产能过剩”的现象,在这看似不容乐观现象背后似乎蕴含着地板企业在竞争中的一次大突破。

市场不想消费

我们都知道地板产品的消费者都是在不断更替,地板市场是不可能一下就饱和的。地板市场的产能过剩不是市场消费不了,而是市场不想被消费。

小编了解到,产品对市场没有吸引力,不被市场所接收,产品自然就被剩下了。地板产品的同质化是其没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众多,而消费者对同种地板产品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往往会造成地板市场同一种类型的产品过剩。

对于地板企业来说,需要积极面对地板产能过剩的问题努力创新,用新型的产品开拓市场。

单一的生产结构会让地板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动时变得被动窘迫,企业需要应对市场调整生产结构,把鸡蛋放进不同篮子里面。

品牌是突破地板同质化的法宝

调整生产结构都是地板企业积极面对市场必须要经历,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品牌建设上。

品牌建设是地板企业突破产品同质化的一大法宝。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地板企业重视产品本身,忽略品牌的力量,造成现今消费者对于地板品牌意识的单薄。

地板企业想要突破同质化的瓶颈,摆脱单靠营销的束缚,就要加强品牌建设,让消费者形成固定的地板品牌意识。

地板市场会有产能过剩情况,但地板企业只要对正确分析市场,做好自身的调整规划工作,地板企业可以没有产能过剩。

地板市场如何应对:产能过剩 销售淡季


目前,受房产调控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地板行业出现了一部分产销受阻的情况,随着销售“淡季”的长期存在,各大地板企业的日子也开始愈来愈不好过,木材等行业与地板的生产息息相关,木材资源的价格上涨,也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整个地板行业的发展,在此形势之下地板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小品牌受市场冲击更大大品牌影响较小

部分地板企业也开始全面收缩生产线,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地板企业均表示这也是无奈之举,地板企业的库存压力很大,唯有通过降低产量来平衡产销,目前包括广东产区在内的很多地板企业的生产线已经停了下来。对于供应商的欠款,企业希望能得到合作客户的理解,企业也会通过各种方法促进销售,争取按期付款给原材料供应企业。

在目前的环境之下,企业实力雄厚、品牌知名度高、销售网点布局完善的企业优势更加凸显,产品销售受环境影响不是太大。

“我们的量不大,但主要以高端客户为主。因此产销稳定,受市场影响不大”。某地板品牌营销总监表示,市场的淡季必定也会给地板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强化产品受到的影响较大,但对于以高端客户为主的地板品牌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销售淡季主打差异牌

地板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近两年来,地板企业销售渠道下沉速度迅猛,地板市场经过高速扩容之后增长乏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淡季的市场,很多地板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工艺寻求创新,以期通过新产品的差异化为淡季市场注入活力。因此地板企业除了要求原料供应商延长还款周期、降低价格之外,更希望供应商能够给企业提供有助于新产品研发的新型原料。

面对淡季,客户是关键,淡季多走动。在将已合作的客户维护好的基础上拓展业务,某地板品牌营销总监说道:“对代理商来说,客户的质量很重要,这直接影响着回款的速度和资金链的完整度。

细看地板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同质化等等词语都已经不再新鲜,可以是说是众说纷纭。

各行各业都产能过剩,连地板企业也不例外,你说产能过剩,我就降价促销,他说产能过剩,我就停产停线,这样看来,产能过剩似乎就是很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来对产能过剩来个彻底的剖析,到底和为产能过剩,地板行业也产能过剩了吗?

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产能也就是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对于什么是过剩,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也有人认为,供大于求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第二种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略大于"是指除满足有效需求外,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而是利益。上述第二种才是过剩状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总供给为一定时间里总需求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总需求为一定时间里总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欧美等国家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够,有超设备能力发挥现象。若设备开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正是因为当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准确判断产能过剩的标准,所以不少研究者对产能过剩的提法提出质疑。

有学者提出了合理的产能过剩概念,但什么是合理的产能过剩标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而且产能过剩多指在钢铁,电解铝,汽车制造等行业,地板行业发展良好,地板行业产能过剩只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