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地板“表里不一” 消费者需长“火眼金睛”

2021-05-11

近年来,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对于地板环保概念的深入,实木地板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当市场需求逐渐增高时,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加大对利益的追求,变尽花样钻实木地板的空子。

长沙芙蓉区的李小姐在一家著名地板连锁店购买了60平的实木地板,总价近两万元。有一次她不小心将茶水洒到了地板上,由于疏忽没有及时擦拭,没想到两天之后遇水的地方竟冒起了水泡。她将未用完地板拿到长沙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做检测,结果显示:她送检的板材,其内部并非实木材质,而是刨花板。

其实,现今市场上不乏贴层木皮就敢称纯实木的地板,所谓实木贴皮,就是在地板表面贴一层实木贴皮,从表面看和纯实木地板极为相似,但使用寿命比实木地板短。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伪造方法,鉴别起来也相对容易。由于是贴面,地板表面木纹清晰但不规则,但实木是一整块的木板。在购买时,其实只要细心加以观察,就可以轻而易举辨别出来。

除了实木贴皮,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假纯实木”还有将经过深加工处理过的实木小块拼接而成的作为纯实木地板的基材,再在外表实木贴皮,更具欺骗性。有的商家打着某某贵重木材地板的名头,推销所谓的纯实木地板,其实辅材使用的是另一种相对便宜的木材,鱼目混珠。不知底细的买家往往以为整个地板都是这种名贵木材制成的,花了冤枉钱。所以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辨别,谨慎选购。

精选阅读

“火眼金睛”识破木地板销售的十大诡计!


我们在选购木地板的时候,可千万要长点心,不要被导购给糊弄了,在此,小编整理了关于地板销售的十大诡计!以此为鉴,不要上当受骗了。

诡计一:瞒天过海

很多牌子都打着100%进口或进口品牌等宣传口号,实际商家只是进口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采用国内材料及技术生产。

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包装一样、尺寸一样,甚至颜色都一样,商家以进口价销售,你能辨别真伪吗?为了证明其进口的“真实性”,商家还能出具进口报关单及产地证明书,并承诺假一赔十,不由得你不信。如果您买了此类假货,要想鉴别进口还是国产,讨回公道,你必须成为其公司员工,才能找到内幕,否则你胜诉的机率几乎为零。

诡计二:树上开花

强化复合木地板的基材是采用原木进行粉碎,在高温蒸煮消除各种霉菌后,加入甲醛胶压制而成。标准的产品颜色是木质的本身颜色(白色、黄色、褐色),由于强化复合木地板会释放甲醛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危害,很多消费者都在寻找一种健康、绿色环保的产品,有些商家发觉,很多消费者在绿色环保与绿颜色之间的分别,不是很清楚。于是就在基材板中加入绿色颜料,把基材染成绿色,对外宣传,绿色基材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绿色环保因子或宣传绿色产品在防水、减少甲醛释放上超过本色基材等。实际上,绿色与非绿色在防水、甲醛释放、环保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一时间,家家户户搞绿色,好象强化复合木地板的环保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些专选绿色基材的消费者,不就成了100%的受害者。

诡计三:混水摸鱼

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好坏,关键在原材料的选择及搭配上,以及产品的加工精度上,进口板与国产板在尺寸上本无分别,进口板与国产板如按上述同一技术要求生产也无区别,产品与每块板的长短、宽窄无关,有些厂商看到某个尺寸的地板,例:1290*195*8或1380*194*8等长尺寸的板,国内生产该尺寸的厂家少,就趁机散布谣言,“进口板是长规格的,国产板是短规格的”。长板价格随之上涨,销量看好,各厂家也不去争辩板的长与短,而是减少生产短板,大批量生产长板,一时间“进口”板激增,消费者花低于进口板的价格就能买到进“进口板”也其乐融融,最大的得益者就是提出长板为进口板,搞乱市场、以乱取胜的强化木地板销售商。

诡计四:偷梁换柱

第一代强化复合木地板采用的榫槽承插结构,安装时,在榫槽中打满胶水,就能保证产品在使用中不会发生走缝、脱胶现象。实际使用中发觉,在中国地面高低差太大(高达10mm/m、标准要求小于2mm/m)以及工人安装不够认真,胶水打不均匀、打不满,有个别住户的部分地板就会出现走缝开裂的问题。商家随之推出加厚板及锁扣板来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商家为在宣传上增加其“锁扣”的功能,就生产出了所谓的“双锁扣”“三锁扣”“四锁扣”地板,给消费者造成锁扣级数越高,质量越好,实际上地板连接得是否牢固,不在锁扣级数多少,而在于锁扣板的倒角角度及倒角面积大小,锁扣级别太多,就好象用几把小锁防盗,比用一把大锁更安全吗?最早厂家生产锁扣板是为了增加地板的粘接力,而发展到最后变成了增加锁扣级数,为欺骗消费者而生产锁扣地板。

诡计五:反客为主

这些商家的每个牌子虽然卖得不是很好,知名度不高,但几十个牌子的销量加起来,其数量可就不少,甚至做到头把交椅,实现反客为主的战略,而购买这些牌子的客户,则是地地道道的受害者,更有甚者,此类销售商与装饰及工程公司联手,共同向消费者推销此类低质、低价强化复合木地板还美其名言“优惠”,实际上忽悠的是消费者,实惠的是这些非法商。

诡计六:连环计

既然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好坏不能分,卖合格产品与非合格产品只能凭商家的职业道德,与良心来决定,而大量商家是不受此类约束的。为了把低质、低价或合格的强化复合木地板都变成合格、“名牌”、“进口”等形象的强化地板展示在消费者面前,商家就采用一系列手段,对劣质产品进行包装,形象整合。为了能让客户相信低质产品是好产品,采用大量旁证。当然我也相信有一些证是“真”的,但你是不是购买时,要先考查谁的证书为正宗、谁的为假冒,然后再买板呢?中国人都有相信证书的习惯,在一系列证书的促进下,有谁不会上当呢?

诡计七:李代桃僵

为了实现劣质板与合格板的“竞争”,劣质板放在商场的样板选用与合格板一样,甚至超过品牌板的质量,在产品规格、花色、价格、宣传资料上与合格板都保持一致。在宣传上,采用误导方式,说我的板是“XX甲板”、“全钻”系列,18000转超耐磨,36000转超耐磨、产品中甲醛含量是如何的低、基板是如何的硬,消费者哪知道基材的硬与软与甲醛胶多少有关系,消费者哪里能马上判断出强化地板耐磨为多少转,消费者哪里知道“XX甲板”“全钻”代表什么意思,达到什么标准,是不是行业等级,还是商家的误导,最终安装给你的照常是普通的强化木地板,或低质强化木地板,商家就达到目的了。

诡计八:借尸还魂

为了进一步达到降低强化复合木地板成本的目的,采用降低基材密度,减少三氧化二铝耐磨层等手段已经过时了,如今有些生产企业已采用甲醛胶替代三聚晴铵胶,白糖胶替代甲醛胶,这些强化木地板不但不耐磨,而且层与层间都没有了粘结力,防水、抗变形能力变弱,还有用普通油墨印制地板花色,其结果地板几个月就变色,粘结用的胶水用白乳胶替代了Ð3胶,粘结度下降,地膜用单层的替代双层的,用沙子加入到基材中增加基材的“重量”、“强度”给人以高硬度的感觉。你要问强化木地板价格有多低,要看生产企业手法有多高,总之无论怎么低的价卖,商家也保持足够的利润,而且强化木地板售价越低,利润率越高。

诡计九:美人计

强化复合木地板有甲醛释放,检测方法分:

检测方法限量标准限量标志

穿孔萃取法≤9mg/100gE1级

干燥器法≤1.5mg/m3E1级

气候箱法≤0.12mg/m3E1级

三种检测方法,数值不同、质量相同,为了遮住甲醛释放量造成家庭污染的缺点,大多数商家出示给消费者的检测报告采用气候箱法及干燥器法检测的报告,这样做看起来数质就低,给客户一种几乎没有甲醛释放的假象。还有的商家为证明其甲醛释放小,采取以高额奖励的办法,承诺如谁发现其产品甲醛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给以重奖,给强化复合地板披上无害的外衣,让客户造成错觉。很多国家禁止强化复合木地板用在家庭中使用,只能用于公用场合使用,就是强化复合木地板危害大,并无法解决的原故。实际上,现目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照常有害,就象达到国家标准的香烟对人一样有害一样,抽烟危害的是一人,而甲醛污染危害的是全家人。另外请一个名星做广告,把产品增加一些防伪功能,同样,能达到让消费者放心的目的。

诡计十:走为上

强化复合木地板质量凭肉眼无法分辩,但商家心知肚明,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强化木地板会出问题,在客户大量投诉之前,把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全部换掉,商场则另外换一个牌子的标签及门头广告、宣传资料,给人一个假象是已经转换了店主,转换了牌子,实际上,还是同一个老板,同一种劣质板在销售。

强化复合木地板市场混乱,现在是非法经营者获利,正规经营者反而无利可图,惨淡经营,到目前为止,市场混乱还在加速恶化,我们等不了国家下令禁止强化木地板在家庭中使用,或大力整顿的那一天,消费者就用行动来淘汰它,即不卖任何品牌的强化复合木地板。

实木多有不“实”现象 消费者对材质需明辨是非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消费者也开始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家居生活,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青睐实木地板,但是实木地板在诸多方面仍旧存在市场消费陷阱,据了解,某买家花万元选购的实木地板并非全实木,存在用料缩水的问题,在工商局的调解下,最终获得万元赔偿。

调查:实木不“实” 市场需求所导致?

市场上的地板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整体来说,纯实木地板不会超过10%,而且这个数量是包含了基本上都是纯实木的松木类低档实木地板。纯实木地板的数量少得可怜,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市场上却出现了那么多的实木地板?答案是市场需求。

据了解,商家宣传的“100%实木”、“纯实木”之说都是忽悠人的。那实木地板为什么添加那么多密度板呢?

实木地板关键在于成本,更在于它的终端销售价格——普通中国人消费的起的价格。对于我们可怜的消费能力来说,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分辨实木地板真假的知识能力,这没有贬低国人的意思,这是大实话。但是一旦,消费者有足够的银子,势必就会抛弃那些价格低廉的密度板地板,用上价格不菲的实木地板。

专家发声:选择地板材质要注意看“报告”

某地板专业人士表示,对于木材的名称,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主要木材流通商品名称》及《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中查询。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为防止出现纠纷,地板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在标注木种名称时,应将中文学名放在最前,其后是拉丁文,不允许用所谓的华丽商用名来误导消费者。

部分木材的学名对消费者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在购买产品时除看标准名称外,还要现场询问了解木材的规范名称,最重要的是看产品的检验报告。报告上面应标明被检产品的类别、等级、检验依据的标准及检验类别等细节;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品名、树种、等级、产地及使用说明等内容,并核对与实际产品是否符合。每个商家都有告知义务,有义务标明地板的详细信息,告知消费者使用方法等。

“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地板消费者消费需理性


而就消费者而言,面对琳琅满目的促销活动与优惠商品中,往往容易迷失了目标,有可能因为折扣力度与价格,购买到不适合自己家需求的地板,更有甚者会被不法商家低价折扣蒙蔽,进而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所以在促销活动不断的地板市场,消费者需要时刻冷静思考,牢记以下三点,做到理性消费。

从自身需求出发、量力而行

消费者购买产品容易受外界影响,从而有购买一款不适合自己需求的地板产品。如您在衡量自己经济状况、家庭需求的情况下,决定选购强化地板,但是来到市场上,面对这么多优惠的产品后,最后却选择了一款实木地板。实木地板虽然在环保、美观、舒适度上都有优秀的表现,但是其价格却要比强化地板高出很多,还会给家庭带来整体装修预算的超支。

所以,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应该根据室内条件确定选购类型,以整体风格确定颜色、款式,综合油漆质量、板面质量、加工精度等方面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认准国家认证

如今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越来越注重所选产品的环保、安全,以及对家人健康的健康影响。消费者在选择地板时要确定地板、辅料全面环保,要看其地板是否有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同时专用胶水、地垫、踢脚板等辅料一定也要有认证或检测报告。

消费者在选购时可要求经销单位提供权最近的国家抽样检测报告和关注媒体报告,不仅关注环保是否合格,也要注意查看其他性能指标是否合格。但是,一些不法的厂家没经过认证也将环境标志印到宣传册上,宣称自己的地板如何环保达标,欺骗消费者,所以在观看认证材料或检测报告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复印件和认证号码,必要时可上网查证,以防上当。

选择品牌地板

很多人对于品牌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品牌的东西就是贵了一个名称而已,性能、质量方面并不会比其他地板厂商优秀多少。其实不然,品牌是靠产品一步步打拼出来的,贵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的优秀性,一款质量上乘的地板一定不会过于便宜。虽然地板表面似乎看不出太大玄机,实则内部质量千差万别,比如甲醛含量、耐磨性、含水率的变化等差别,而这些差别就是地板价格差别的真正原因。那些跟风而进的不良地板厂家,虽宣称和名牌地板品质无异,并且价格低廉,但事实上就是这些劣质杂牌地板没有丝毫质量保证,更不要说售后服务了。

一个好品牌就意味着良好的售后服务,专业的安装队伍,质量可靠的产品。品牌厂家对地板铺装、售后服务都会进行跟进,让消费者体验到真正的一站式服务。而所谓那些低价产品,没有售后,没有服务,产品卖出去后,出了任何的问题,都只能自己解决。从另一方面来说,品牌才更能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以上就是为大家在选购产品时提出的几点建议。金九银十家居促销季来临,在这火热的地板市场上,需要消费者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理性消费,为自己的家人带来舒适、安全、健康的家居享受。

实木地板并非全实木 消费者需谨慎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消费者也开始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家居生活,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青睐实木地板,但是实木地板在诸多方面仍旧存在市场消费陷阱,据了解,某买家花万元选购的实木地板并非全实木,存在用料缩水的问题,在工商局的调解下,最终获得万元赔偿。

调查:实木不“实”市场需求所导致?

市场上的地板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整体来说,纯实木地板不会超过10%,而且这个数量是包含了基本上都是纯实木的松木类低档实木地板。纯实木地板的数量少得可怜,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市场上却出现了那么多的实木地板?答案是市场需求。

据了解,商家宣传的“100%实木”、“纯实木”之说都是忽悠人的。那实木地板为什么添加那么多密度板呢?

实木地板关键在于成本,更在于它的终端销售价格——普通中国人消费的起的价格。对于我们可怜的消费能力来说,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分辨实木地板真假的知识能力,这没有贬低国人的意思,这是大实话。但是一旦,消费者有足够的银子,势必就会抛弃那些价格低廉的密度板地板,用上价格不菲的实木地板。

专家发声:选择地板材质要注意看“报告”

某地板专业人士表示,对于木材的名称,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主要木材流通商品名称》及《中国主要进口木材名称》中查询。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为防止出现纠纷,地板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在标注木种名称时,应将中文学名放在最前,其后是拉丁文,不允许用所谓的华丽商用名来误导消费者。

部分木材的学名对消费者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在购买产品时除看标准名称外,还要现场询问了解木材的规范名称,最重要的是看产品的检验报告。报告上面应标明被检产品的类别、等级、检验依据的标准及检验类别等细节;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品名、树种、等级、产地及使用说明等内容,并核对与实际产品是否符合。每个商家都有告知义务,有义务标明地板的详细信息,告知消费者使用方法等。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