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市场变幻莫测 厂商时刻警惕主动出击

2021-05-11

主动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化被动为主动,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实现销售的过程。作为主动营销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用积极的方法去主动寻找和开发客户,并最终达到成交的目的。

在如今的市场销售时代,地板企业需积极主动的实现销售,而不是坐等消费者自动上门,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行商时代已经过去,现今,实木地板企业需要将自己的“酒”端出去,吸引消费者过来。

地板“坐商”需转变为“行商”

作为主动营销,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当顾客不来地板门店和终端,那么我们就必须主动出击,在顾客可能出现的地方出现,在顾客有需求的时候出现,在顾客购买的时候出现。

在家居建材行业市场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地板企业可以采取坐商的方式,等待顾客的到来,而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不是那么明显,消费者受制于大市场环境的影响,而没有主动购买的意向的时候。或者消费者选择购买地板产品的渠道很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采取拦截的手段实现销售的时候,那么就必须实施主动营销。

以细节制胜加强执行力

地板企业在实施主动营销的过程中,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以团队的组合实现最大化的营销价值。有的地板企业在实施主动营销的过程中,采取小区推广的方式。小区推广组为了完成任务,就编造客户信息,提供虚假和不实的信息,同时,小区推广过程中,由于绩效考核制度不够系统,结果导致,干得多的未必拿的多。同时,小区推广获得的有效客户名单,由于到店面没有得到店面人员的有力支持,结果导致最终销售的失败。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主动营销是现在地板企业比较多采用的一种销售的方式,必须系统的研究并且使用,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销售效果。对于主动营销,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很多主动营销的方式,必须有实木地板品牌和门店的有效配合,这样才能够取得有效的成果,否则,即使在有效的方案也得不到落地和执行,只能空欢喜一场。

对于主动营销有很多企业都在尝试使用,但是我们却发现,有的企业采取主动营销的方式非常成功。而有的企业采取主动营销却事倍功半。这到底的差距在哪里。通过对大量主动营销成功和失败案例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对于主动营销的成败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营销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把握,细节往往决定了主动营销的成本。

小编推荐

地板企业不能“坐以待毙” 主动出击方能决胜


地板企业发展需注重品牌影响力

一直以来,国内地板行业市场潜力巨大,使得许多人才技术匮乏、生产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的企业和个人纷纷加入到这一行业,继而出现地板省钱,但质量及售后服务没有保障等现象。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综合实力差、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给整个行业的品质、信誉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如今,地板行业品牌林立,竞争尤为激烈,各企业皆使出浑身解数力求自保。但在群雄逐鹿中,有很多企业依然“自顾自地”发展,丝毫不懂得想办法打破局面,殊不知,其实品牌建设和渠道管理能让地板企业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事半功倍。目前,地板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业内人士认为品牌建设与扩大规模就必然是横在地板企业面前的两条鸿沟,想在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区域品牌只能苦练内功。

地板企业营销方式需有针对性

在营销中,谁更用心、专注、专业,谁就有可能夺得未来竞争的主导权,微营销与网络渠道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地板行业的营销中,对于新型营销渠道的拓展,在需要安装与售后的地板行业,本地地板企业则更具经营优势。

目前企业营销手段非常丰富,促销、团购、砍价、众筹、秒杀、签售、网络营销等层出不穷。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市场的品牌,往往以做整体格局促销方案为主,在针对性的地方营销方面则受到资源和人力方面限制,而区域品牌则会更多地迎合当地的市场需求,一个品牌旗下就有上百名营销团队,对地方市场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在这种背景下,不仅存在全国品牌与区域品牌的竞争,区域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因此,从地板企业角度出发,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唯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找到能够与市场局势接轨的途径,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低价促销成地板市场常态 企业保障利润空间需主动出击


常态化低价促销并非企业长久之计

纵观当下地板市场,很多地板企业甚至大品牌用降价来吸引消费者,结果却并不理想。现在的消费者日趋理性,不会轻易被价格战所吸引。各个地板企业、地板品牌为了从市场中胜出各出奇招,最终的目的都是力求用最成功的姿态打败其他竞争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地板企业不能仅仅拨弄价格,还得用硬实力说话。

其实,地板企业投身价格战实属无奈之举,只因市场竞争压力实在太大,地板企业只能铤而走险,以压低价格、缩减利润的“自残”方式来争夺市场占有量。但是,以长远眼光来看,打低价牌并不是明智之举。未来,地板企业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本质出发,调整发展状态,生产符合时代特色的创新性产品,才能推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地板企业保证利润空间需提升产品附加值

对于地板企业而言,单方面提升产品价格并不能保障自身的利润空间,在原本市场竞争就尤为激烈的市场上,地板企业还需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唯有在成本上的到控制或者在产品附加值上不断提升,地板企业的销量才能提升上来。一味提升地板产品价格并非良策,多角度打造产品附加值获得消费者青睐才是缓压之道。

新型的价格战应是在在合理的区间内降低价格,控制成本,而不是盲目的攀比,无底线的减少成本和销售价格。只有将价格战隐形化,将品牌知名化,把价格战打得不像价格战,那么才能取得不一样的销售效果。地板企业不能仅仅拨弄价格,在价格上做文章,只有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从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残酷的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地板企业不积极寻求生存之道,就很可能被市场激烈的竞争洪流所埋没。因此,在保证利润空间的道路上,地板企业还需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唯有这样,地板企业才能迎来长远发展。

地板经销商要善于门店管理 主动出击当地市场


地板经销商是地板企业的先锋力量,地板企业需要将经销商的优势突出,同时,经销商也要善于打理自己的门店销售。

首先要讲到的是,无论任何时候,经销商都有必要把厂家的整体优势、与同行相比的优势、产品本身的卖点、安装方面的基本知识等,都要详细掌握,能够很专业地向潜在客户解决,这样容易培养一种信任感。

选址注重客流量

一般不选成熟的小区,店面也不能是偏远地带,当然,选在综合的建材卖场、新兴的小区周围都是可以的,但是否能够带来客流量,还需要后面的营销推广。

举办主题活动

主动出击,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多办活动:笔者综合一些地板经销商的成功经验发现,业绩越好的经销商,其销售就越活跃,经常会有各种促销、小区推广等活动出现,有的能够做到每个月均有不同主题的活动,而且生动丰富。

加强销售服务

做足服务,打消业主疑虑,以德服务人:无论任何时间,在专业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准,都是成功营销的办法。这些服务一般包括服务态度、服务的内容要丰富、服务的作用要能够解决业主的需要,而且要有一个很专业的知识水准,可以让业主放心。

擅长联合营销

打动任督二脉:争取与涂料、瓷砖、洁具、木门、五金等相关家居建材行业的品牌店面联合推广,不过一定要让品牌档次相当或者更高,这样可以带动销量。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塑造与维护市场口碑,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口碑对品牌很重要,对经销商更重要,好的口碑可以直接给店面创收,用很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地区的人都觉得你的产品好、服务好,试想,这种口碑会带动多少人来咨询购买。塑造一个好的口碑,基本很好的产品质量和周到的服务,都需要从细节做起。

地板行业态势不容乐观 企业把握商机需主动出击


消费群体发生变化鞭策地板企业做出调整

现如今,伴随80、90后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消费主体,无论是地板市场上的消费群体,还是对于产品的消费需求,都发生了改变。个性化、系列化、艺术化正在左右这个群体的消费思想,整个地板市场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彻底性的改变。新生代对于地板产品的选择并没有执迷于国外品牌,而是更多地看重地板产品与他们需求价值的匹配性。

加之政府力推的一些政策和新生代消费能力的现实,小空间住宅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如何在有限的环保地板空间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是他们追求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地板行业要敢于向服装行业学习,许多国内的服装品牌其价值已经远超过进口品牌,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地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亦需重视这个方面的努力。

城镇化建设为地板企业带来发展商机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0%以上,但整体城镇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恰恰是地板品牌的机会。中国广大农村的城镇化,首当其冲的是住宅的城镇化,他们需要的是高度性价比的环保地板品牌,这对于正处于逆局之中的地板企业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农村城镇化,所需要的产品大多成本不能太高,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好,这些要素,往往是环保地板品牌的强项。因此,环保地板品牌要抓住城镇化的机会,削减国外环保地板品牌在这个区间的市场机会,从而建立起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当下的地板市场上,地板企业需要有逆势出击的勇气。唯有不断探索和挖掘市场商机,地板企业才能在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地板市场上取胜。

地板行业山寨仿冒产品多 企业主动出击维权防假


地板行业山寨仿冒产品多

如今地板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已经相当稳定和可靠,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所以假冒伪劣地板情况也并非个案,甚至由于网络销售平台的兴起,很多山寨地板作坊开始走出低端建材市场,走向了“广阔”的网络世界,不仅企业打假难度提高了,对消费者来说也更具危害性。综合地板大佬、行业人士的介绍,笔者罗列了一下目前地板市场存在的主要假冒伪劣情况,消费者务必要引起警惕:

伪造冒用商标、产地、厂址的。一般来说,目前知名的地板品牌都或多或少遭遇过被山寨、被克隆,主要原因是这些品牌的产品品质过硬,口碑卓著,容易销售,自然成为不法厂商和山寨作坊的觊觎。由于这类假冒产品是全盘仿冒,所以对消费者的欺骗性最大,同时此类产品一般都质量低劣,达不到国家标准往往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以次充好,虚标等级的。地板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原料型产品,优质产品与劣质产品在原料选择上大相径庭,成本差距很大,同时也决定了地板产品的根本性品质。一般来说,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的地板产品都有虚标等级的现象,比如实木地板虚标产品等级、夸大宣传原料等级,采用不符合规范的树种名称;复合地板虚标环保等级,妄称采用优质基材等等。

贴面、印花地板未明示的。这种现象在低价山寨实木地板中是比较普遍的。由于木材是天然材质,难免存在“缺陷之美”,所以《实木地板国家标准》中允许地板有活节等天然特征,经过地板企业的如实呈现,就有完全区别于复合产品的质感及美观。但是有一些山寨地板厂商,为了攫取暴利,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实木地板坯料通过表面转印木纹、贴饰木皮等手段,给地板“整容”,冒充高等级的实木地板销售(不向消费者明示)。印花、贴皮的实木地板表面看似美观、无色差,符合某些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但由于工艺的原因,这样的产品在使用中很容易出现漆面开裂脱落,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需主动出击维权防假

治理地板行业的假冒伪劣现象,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所以要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心地板企业就需要一整套的主动维权防假体系,全面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一个地板企业是否真正为消费者着想,就得尽最大努力保障消费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并对每个消费者负责,保证从产品到服务的全程品质。

同时,负责任的企业还应主动打假,保持市场的纯净度,尽可能的将消费者置于冒牌产品之外。首先,提升产品品质。只要产品具备越多技术内涵,其品质的辨识度就越高,不法厂商就越难模仿得近似;其次,提供消费者尽可能简便、快速的鉴真渠道,快速回馈消费者的鉴真需求;再次,组建专门的法务部门和厂商联合的打假信息网络,获取及时有效的打假信息,并提供专项资金用于防伪技术开发和打假案件所需;最后,尽早介入,积极配合。一旦发现假冒案件,争取尽早参与政法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为执法部门提供打假支持。对于已查实的案件,坚决站在净化行业环境、维护消费者及企业合法权益的角度追索损失,震慑不法厂商。

只要越来越多地板企业都加入维权打假的队伍中来,就能从源头上整肃地板行业的假冒伪劣现象,为消费者创造诚信无欺的放心消费环境。

地板业:蝴蝶效应威力大 时刻需警惕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伴随着这个问题产生了蝴蝶效应。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这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

今年中国经济整体不景气,最大的表现就是房地产大幅降价,其他行业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波及。地板行业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也都差强人意。虽然政府已经在极力调控,但是房地产下跌的趋势仍然存在,作为建材家居行业的地板,免不了要居安思危。在低潮中保持住方向,不被前进路上的大浪打倒。全国的经济形势就如同一条大的产业链,没有谁能完全独善其身,正如蝴蝶效应般,一个小小的动作或是变化,可能造成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

地板行业要稳住自己前进的步伐,乘风破浪,度过低潮。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做好自己的品牌宣传,化解困局。

市场风云变幻 地板企业在竞争中求变求新


现阶段,地板市场竞争开始日渐同质化,各大地板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诸多地板企业也意识到,只有通过调整转型才能带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地板企业亟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民营地板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产权明晰,动力强劲。但是这个优点的另一面是产权封闭、势单力薄。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许多民营地板企业看到自己的弱点,开始进行资产重组、资源整合。

此外,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也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改革突破,还是难以取得成效。

管理的改革创新

在地板产业,很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不能否定,但是家族式的管理就不行了。在企业发展初期阶段,家族式管理迎合了企业发展的需要,经营灵活,成本节约、决策高效。但随着地板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原来的家族式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导致人才、生产、营销、市场、品牌等方面的管理难以有成效。

技术的改革创新

地板企业对技术创新是“有动力,缺实力”,不得不给人家OEM贴牌或者做低端产品,真正搞自己研发的东西少,掌握核心技术的少之又少,所以没有定价权。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制度没有改、管理没有改,创新的问题也不易解决。要在解决制度和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吸引一大批人跟你一起创新。

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

目前地板企业在经营方面的最大本领就是打“价格战”,往往搞得“两败俱伤”。许多企业没有形成一个链条,没有自己可靠的、有特点的供应、销售渠道,市场操作、营销模式都是千篇一律。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