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和独立经营店成为地板企业渠道“心病”

2021-05-15

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压力,诸多地板企业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企业还在守着旧有模式,最终也将“大难临头”。面对这样的形式,实木地板企业分别探索着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出路。

卖场成本逐年看涨

近几年,中国的地板销售渠道还是集中在卖场,具有一定实力和口碑的地板企业也加快了进驻大型卖场的速度。在许多主要城市,大知名卖场里都可以看到地板大品牌门店的身影。

有业内人士认为:品牌地板选择在品牌卖场内开设门店,一方面是想借助卖场的强大号召力来打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卖场的环境、营销和服务体系等易于商家经营。

但随着卖场租金越来越高,卖场不断开店,原材料、物流成本也在不断增长。水涨船高,带来的是地板行业渠道的高成本。在地板和卖场的关系中,企业不免有几份依赖的无奈。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你把品牌定位在中高档,现在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在全国连锁,你不进卖场,你的品牌发展途径和发展的渠道就受到了阻碍。”

独立店管理压力剧增

想要自主经营的意愿逐渐强烈,越来越多的地板企业将发展的重心放在独立店的经营与管理上。一位地板品牌负责人表示:“标准专卖店一是提升服务的平台,二是通过统一价格体系约束各门店的不良行为。通过统一体系的品质保障,售后服务的统一标准,以及公众共同关注、监督,这就是我们要打造的专卖店模式。”

机遇与调整并存,独立店的发展像是一把双刃剑,独立店渠道的经济、人力成本也将成为考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位地板行业资深人士谈到,“相对于单平方的销售来说,独立店的利润是下降的,所以其费用摊到销售的占比变高了。单平方的渠道成本比除以它的单平方的销售这个数字要大。”

当今社会,一个门店需要的人力成本也在增加。同样,对每一家专卖店的扶持、培训也是成本的重要投入。单位数量的成本变高,单位销售的费用变高,似乎成为渠道恶性循环。

任何发展模式都必定有利有弊,所以无论是实木地板企业选择进驻卖场还是开设独立店,都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趋利避害,将成本尽可能降低,才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编辑推荐

地板行业:独立店或将抢走卖场“人流”?


目前,家居卖场的租金不断呈现攀升的趋势,部分地板企业纷纷撤离卖场开起了独立品牌门店,这样企业可以更加灵活掌握品牌独立店的运营状况,部分地板企业可以充分的展示场地、系统的产品展示、合理的价格优势、灵活的营销策略。

地板企业或可用独立品牌店经营方式进行销售

对于独立店、地板超市等中小形态地板销售终端的日益普及,有地板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早些年家居卖场无论在体量,还是在话语权上都是说一不二的绝对“大佬”,那么随着越来越多地板品牌跳出卖场开设的独立店,在成都地板市场这盘大棋上,传统地板卖场与地板品牌独立店之间的“楚汉之争”已日益明朗化。

在我国地板市场上,尽管拥有着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家居卖场,但仍然有着美克美家、曲美等不少地板品牌坚持着开设独立店的传统。

独立的品牌专营店方式,品牌地板超市等,由于品牌展示场地充分,展示的品牌产品系列丰富,能给与消费者更多的体验和选择。同时,独立店由于不少是厂家直营,中间环节少,价格优势突出,且送货周期和后期服务也具有优势,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从而有利于占据更大的市场机会和份额。”成都鲁宾斯国际家居总经理程会平认为,这也是在残酷的市场博弈中,越来越多的地板品牌纷纷开始设置独立店,或者在有了店中店后还要再开独立店的原动力之一。

独立店或将抢走卖场“人流”?

地板品牌独立店、地板超市的迅速发展,也让不少业内人士产生了独立店是否会和卖场形成竞争的猜测。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上游房地产业不景气,在地板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地板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地板品牌已开始寻求新的商业渠道和模式,独立店这种形式,有独立且充足的场地能够完整地展示企业产品,不同空间场景的布置能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

它既不受制于渠道,又可规避卖场租金高、品牌间恶性竞争等问题,对于品牌的质量、信誉、品牌的营销都有一定的好处。不难预见,随着一些地板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实力的增强,今后还会有品牌在卖场之外兴建独立店。

对于地板市场上众多地板品牌跳出卖场纷纷开设独立店的现状,也引发了众多传统的家居卖场的思考和求变。譬如,对于卖场内地板企业需要大面积展厅且很难得到满足的现状,今年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家居卖场在北京就率先创新模式,满足驻场大品牌的体验展示需求,开启了让卖场里的大品牌独立开门的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独立店与卖场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独立店与卖场两者定位有着一定的区别,销售的产品也不尽相同,二者并不对立。浅析外墙保温材料有何“硬伤”

内保温是将保温系统置于外墙内侧从而使内、外墙体分处于两个温度场,主体结构受热应力影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下,致使寿命缩短。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做内保温不仅比做外保温甚至比不做保温时,外墙与内部结构墙体的温差更大,受外界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更直接。外墙更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

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中,室内温度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幅度通常不大(约为10℃左右),这种温度变化引起建筑物内墙和楼板的线性变形和体积变化也不大。但是,外墙和屋面受室外温度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昼夜温差可达20~40℃,年温差可达80~100℃)。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系统的速度快,当室外气温高于室内气温时,外墙膨胀的速度高于内保温系统,这种反复形变使内保温系统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根据资料和实测证明,6m开间的混凝土墙面在年温差80℃的变化条件下约发生4.8mm的形变。这样的形变应力反复作用不仅使外墙易遭受温差应力破坏,也易造成内保温系统空鼓开裂。

另外,内保温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会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结露,而结露水的浸渍或冻融易造成保温墙面发霉、开裂。目前许多住户在住进新房时,大多先进行装修。在装修时、安装家具进房屋内保温层往往遭到破坏,破坏后自身不易修复。正因为内保温固有的缺陷使内保温墙体出现裂缝成为普遍现象,而内保温裂缝时时刻刻处于住户的视野中,对住户的审美和心理也会产生长期和强烈的影响,成为投诉焦点。

因此,从构造设计上看,内保温使外墙、屋面和内墙处于不同的温度场,主体结构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开裂,建筑物的寿命也因此而缩短。

家具独立店和专卖店如何发展?


专卖店发展空间收窄

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涌现,家具消费市场越来越年轻化。同时城市生存成本越来越高,受消费能力的限制,新一代消费者在家具购买上面会更加的理性,在追求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会更关注家具的性价比。

同时,年轻化的消费者更注重个性空间的展示,追求一种更加舒适的空间体验感,对家具单品的选择上更加自主。中低端市场更容易满足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性价比更高。而且,在中小城市的占据较大比例的消费者对家具的要求,也给中低端家具的生存提供很大的市场空间。

所以,消费市场决定销售市场,未来在中低端市场,专卖店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相对于高端市场,传统的家具专卖店模式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记者走访地级市的家居市场,发现中低端卖场客流量及成交量会更大一些,但是独立店的高端家具要比专卖店卖得好。

独立店将渐成风潮?

“未来市场竞争只会更激烈,只会留下更有实力的经销商,市场会自动进行淘汰的,只剩下少数几家有能力的,经营管理到位的经销商,而且在未来独立店的形式会越来越多,这会是一个大的市场趋势。”一位资深家具人如是说。

未来的家具市场会往精细化、服务化过渡——服务化是指产品售后全套搭配。对高端消费者来说既想要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家,又希望节约时间成本。而空间设计能更好地展示整体居家环境,更容易促进消费者购买。

高端市场的细分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的细分,也是对家具经销商的细分,真正做高端市场的经销商会更懂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也就会抓住消费者。独立店的成功就在于有超前的服务意识,并能抓住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独立店有和经营秘诀?

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想做好独立店,就必须真正做‘好’企业:第一,要做成一定规模,市场会对家具市场自动淘汰那些不好的企业,所以,想做的好就要成一定规模,实力才是制胜关键,独立店更是如此。第二,产品要全,服务要全,要能够一家满足消费者所有的需求,消费者是有一定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的,只有什么都能为消费者考虑到、服务到,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未来的市场一定是一个服务性的市场。”

独立店和专卖店的优势比较

目前,家居卖场的经营模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相反,客户流失量大,无法达到真正精准的客户定位。如何提升吸引力,如何精准定位,如何吸引高端客户?在运用各种可以穷尽的手段进行这些工作方面,独立店与专卖店相比谁更有优势?

专卖店:一般家具专卖店都是入驻各大家居卖场,好的卖场位置对家具销售有相当正面的影响。但是,客户来源一般都是逛商场的零散客户,或是卖场举办活动时前来参与的客户。客户变动性大,成交率低,成功留住客户的机会少。而且,家居卖场租金高,成本压力大,卖场营业时间有限制。

独立店:空间展示能力更强,客户定位更加精准,留住客户的机会多,成交率高。相对来说租金更少,成本压力小,开放时间没有限制,可以在客户有时间的时候,随时约见客户,客户推荐率也更高。独立店多数是靠着这种口口相传的营销,成功地在消费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目前,真正高端的客户并不会拘泥于到专卖店买家具这一种方式,互联网发达,可以多渠道了解更多的家具讯息,而可信的朋友的推荐,大大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实际上,高端客户更重视的是对整体家居环境的打造,独立店的空间展示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自建渠道顽抗家居卖场 地板企业逐步摆脱卖场依赖


现今,家居卖场依旧还是地板企业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虽然电商的发展正在速度崛起,但是卖场模式的吸金能力还是存在。但是各大地板企业面临着家居卖场的强势和租金连年上涨的趋势也“不堪其辱”,因此地板企业不能完全依赖于家居卖场。

自建渠道顽抗家居卖场

以自持物业的方式对抗红星、居然的出租大卖场模式,背后反映的是家居建材商们对目前家居卖场模式最大的不满。“我们加入其中也是听了很多经销商的意见,经销商对现行的大卖场出租模式意见太大了,要么是频频涨租金,要么不答应对方要求就被迫清退出卖场,这个行业需要健康的渠道。”某地板企业称。

这样的渠道模式不断加重家居生产企业的流通成本,一方面将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另一方面则挤压家居建材企业的销售利润。而让品牌商更郁闷的是,大卖场的强势地位使其利益难受保障,“甚至难以保证有稳定的经营场所。”贾锋表示。

地板企业需完善自身渠道建设

红星美凯龙北京区域一名营销总监认为,“他们本质上也是在做商业地产,但跟我们相比,他们在选址、对店铺的管理能力等这些商业地产操控能力上,还有一定差距。现在整体家居建材市场都处在调整期,这个时候大举布局三四线城市能不能带来销量也是个问题,并且入驻商户愿不愿意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买断物业也是问题。如果不能吸引足够的商户入驻,那么这种销售平台即便能圈到地也没有意义了。”

地板行业眼下同样也需要进行渠道突围,在市场定价上争取到更多话语权。但地板行业目前发展不够集中、品牌布局散乱的现状也是阻碍抱团力量形成的关键。所以地板企业还需要对渠道建设有清醒的认识,要赶在家居大卖场没有完全扼住家居建材商们的咽喉之前布局渠道,逐步摆脱对家居大卖场渠道的完全依赖。

地板传统专卖店模式日渐式微 独立店能否兴起?


专卖店发展遭遇天花板

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涌现,地板消费市场越来越年轻化。同时城市生存成本越来越高,受消费能力的限制,新一代消费者在地板购买上面会更加的理性,在追求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会更关注地板的性价比。

同时,年轻化的消费者更注重个性空间的展示,追求一种更加舒适的空间体验感,对地板单品的选择上更加自主。消费市场决定销售市场,未来的中低端市场,专卖店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相对于高端市场,传统的地板专卖店模式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独立店更能满足设计需求

“未来市场竞争只会更激烈,只会留下更有实力的经销商,市场会自动进行淘汰的,只剩下少数几家有能力的,经营管理到位的经销商,而且在未来独立店的形式会越来越多,这会是一个大的市场趋势。”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未来的地板市场会往精细化、服务化过渡——服务化是指产品售后全套搭配。对高端消费者来说既想要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家,又希望节约时间成本。而空间设计能更好地展示整体居家环境,更容易促进消费者购买。

高端市场的细分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的细分,也是对地板经销商的细分,真正做高端市场的经销商会更懂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也就会抓住消费者。独立店的成功就在于有超前的服务意识,并能抓住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家居建材卖场的经营模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与专卖店相比,独立店空间展示能力更强,客户定位更加精准,留住客户的机会多,成交率高,相对来说租金更少,成本压力小,开放时间也没有限制。地板企业依据自身实力,或可进行相关尝试。

地板品牌独立店渐成主流 发展关键在哪?


品牌独立店的优势在于具有精准的客户定位、着重强调品牌,能全面展示产品、服务和品牌文化的重要平台。消费者能在独立的品牌终端销售店面内,对品牌的产品、文化、风格有最直观的感受。

由于地板行业的门槛较低,进行地板生产企业也逐渐增多,根据相关调查知道,全国新增的工厂化、规模化木门企业持续保持增长,众多主营实木地板、橱柜、家具的家居企业,也正试图跨界地板领域,与地板行业争夺市场。

打造独立销售渠道的原因

在家居大卖场以扩张的姿态进军全国市场之时,家居行业出现另外一种趋势,其中就有不少知名地板企业开始打造独立的销售渠道,以逐渐摆脱过度依赖卖场的局面。这既是地板企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的必然选择,也因为地板品牌在家居卖场经营,卖场本身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首先,家居大卖场的目标顾客群主要集中在中、低收入阶层,销售的高档地板较少,不能完全满足部分高收入家庭的需求。

其次,虽然卖场商品种类和品牌较多,但商品细分深度不够。一方面对于生产商品牌形象也不突出;另一方面加大了消费者的购买难度,不能满足深层次的需求。而且由于目标受众广,导购有限,无法提供对顾客的一对一服务,导致专业性服务受限。

再次,最让企业和消费者无法接受的是,卖场的附加费用较多、进场费、货价费、促销费等众多附加费用最终转嫁给消费者,生产商的利润降低,不利于贯彻单一品牌的价格策略。

地板品牌独立店加强自身管理

反观地板独立店,其拥有丰富的商品线、充足的资金实力、忠实的消费群体以及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地板企业如果建立自己的独立门店,可以自主决定门店的位置和形象,更能体现品牌的“专卖”档次。而且独立门店面积大,能更全面、更集中地展示商品,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商品销量。

与家居大卖场相比,独立门店的客户定位更精细,它不仅可以全面地展示商品,还可以灵活策划大型活动。同时,独立店还能规避大卖场租金高、恶性竞争等不足。

随着实木地板企业实力的增强,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品牌影响力,就会独立于卖场之外开店。“这是品牌成长的一个过程。”独立店这种形式对于品牌的质量、信誉、品牌的营销都会有好处。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实力的增强,今后还会有地板品牌在卖场之外兴建独立店,不仅更系统全面地展示产品,也会摆脱一定程度的束缚。

品牌独立店是独立于传统零售市场,比如家居卖场之外的地板专卖店、地板体验店等等。其优势在于具有精准的客户定位、着重强调品牌,能全面展示产品、服务和品牌文化的重要平台。

以后,地板生产企业为不受制于中间渠道,又可以规避卖场高额租金;既能有效体现品牌形象,又能整体展示品牌文化,促成了品牌独立店面的发展,并越来越受到家居生产企业的青睐。

新兴渠道是否能够成为地板企业渠道主流?


伴随时代的不断前进和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商、终端、O2O这些关键词在地板行业中被提到的频率越来越高,消费者也在不断尝试互联网对家居生活的创新。这如今这个新兴渠道与传统渠道相互交融的年代里,到底是传统渠道仍然地板企业的销售渠道主流地位,还是新兴渠道会“后来居上”?

电商渠道受青睐,但传统渠道仍占据重要地位

在针对消费者最喜欢用什么渠道了解地板产品信息的一项调查中显示,互联网和实体店面合计占到了60%的信息来源。尤其是互联网渠道,更以34%的比例高居第一位。而与此相对的是,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平面媒体以及电视媒体,在地板产品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迅速失落,分别只占到11%和7%。

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在产品信息的分享方面占尽了优势,然而,这一优势并不能帮助其实现线上的销售。在购买过地板产品的消费者中,只有4%是通过网上商城实现的。其实,对于地板这一类“三分质量、七分安装”的家居产品,电商模式的探索还一直处于瓶颈状态。在地板销售的渠道中,以家居建材卖场和品牌专卖店为代表的传统渠道牢牢把持着73%的市场份额。此外,地板企业热衷举办的工厂团购类活动也吸引了19%的消费者的购买。

受价格和品牌因素影响,传统渠道仍将占据主流位置

在中国地板市场上,受到不同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影响,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地板产品的价格是极其敏感的。因此,高达74%的消费者选择了在团购、集采,或者节假日等促销时段购买地板产品。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家居建材市场中的促销大战往往由于真实性、优惠力度等原因受到市场的种种质疑,但是,消费者固有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仍使其愿意接受这一营销方式。因此,对于厂家、商家来说,传统的“春装”、“金九银十”等装修旺季仍然是值得把握的。

尽管地板行业在国内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但是目前地板市场上的消费者普遍存在着市场集中度、品牌认知度不高的现状。那么,谁是地板行业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圣象是消费者最为熟知的地板品牌,但其品牌认知度也仅仅占到了24%,除此以外,大多数地板品牌的认知度都难以超过10%。这说明,消费者对地板产品的品牌识别度不高,由于价格因素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渠道仍将占据主流位置。

在当下的地板市场上,伴随渠道的多元化,地板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在众多的渠道选择中,企业还需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市场实际反馈信息来决定发展的方向。

家居卖场进入开店关店怪圈 地板企业相继“受累”


在“十一”促销大战中,红星美凯龙传来捷报:销售额突破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这对于整个家居建材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经历长期的低迷状态之后,家居卖场总算有了一个升温期。

家居卖场销售回暖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8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显示,该指数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上涨,显示出房地产刚需释放后的暖意。

事实上,自去年年底开始,房地产开发商的拿地热重新出现,各地频现许久不见的“地王”。而家居行业因家装特性,往往比楼市走势滞后约10个月。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型家居卖场近年来销售额的突飞猛进与其跑马圈地、大肆扩张不无关系。

家居卖场大力扩张

据统计,即使是在行业低迷的2012年,全国仍有多家家居卖场竞相开业。今年,集美家居北京燕郊店正式开业,据媒体报道,集美家居方面表示,包括燕郊店,集美家居今年将会新开4家店。而此前宣布“百店计划”的居然之家方面也公开表示,到今年年底之前,居然之家分店数量将会从现有的70余家增长到近百家,百店连锁目标将提前3年完成。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进一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建材家居市场总体过剩,部分大中城市甚至出现了2个人维持1平方米卖场租金、人工、利润的局面。

市场饱和关门之声相应而起

市场饱和、消费低迷,牵出了家居卖场的一大弊病——以收取租金为主的单一盈利模式。这一“靠天吃饭”的商业逻辑在搭上房地产高速发展列车时尚可维持,但在地产行业增速减缓、终端消费不振时却容易出现租金回收困难、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东方家园、吉盛伟邦、月星家居等卖场关闭的门店数超过20家,其中仅东方家园便关闭了12家门店。再加上商品房装修形态变化、电商冲击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家居卖场不得不走上转型之路。

对地板企业来说,面对日趋高涨的渠道成本肯定是不满意,卖出去的产品相当于都给‘房东’打工了。但从战略层面考虑,家居卖场还是主要销售渠道之一,而且要树立品牌形象又不得不进卖场,有时候是非常无奈的。”该人士表示。

四川建材市场品牌独立店兴起


品牌家居独立店、仓储式独立品牌家居超市、小型家居商场……在成都的家居建材市场上,一家又一家的品牌独立店不断涌现,不仅成功抢占了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使得其日渐成为成都家居建材市场继大型家居卖场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营销新渠道。

同时,在地板行业竞争加剧但市场“不振”的背景下,灵活性更强的独立店,或者建材超市或许成为能成为地板企业新的“兴奋点”,成为其扳倒卖场的“新铁腕”。

家居独立店齐发力,地板企业或可借鉴

在家电行业,虽然国美、苏宁已经成为人们选购的首选,但是格力创造的独立店模式照样引人瞩目,“买空调,选格力”的广告推广得更加有声有色。其实在我国家居建材市场上,尽管已经拥有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家居卖场,但仍然也有着美克美家、曲美等不少家居品牌坚持着自己的独立店传统。

据悉,在成都家居建材市场上,曲美、鲁宾斯、全友、美克美家等越来越多的品牌相继跳出卖场,纷纷开启了自己品牌独立店的建设之路。“独立的品牌专营店方式,品牌家具超市等,由于品牌展示场地充分,展示的品牌产品系列丰富,能给与消费者更多的体验和选择。”成都鲁宾斯国际家居总经理程会平认为,“这也是在残酷的市场博弈中,越来越多的家具品牌纷纷开始设置独立店,或者在有了店中店后还要再开独立店的原动力之一。”

放在地板行业来说,企业与地主卖场的矛盾早已由来已久,尽管再有实力的企业也苦于卖场的钳制,在经销商管理、终端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过不少的纠纷。如今,在整个建材市场“萎靡不振”的环境下,卖场的强势更是给地板企业的发展带上了重重的枷锁。如今独立店或者家居超市的模式,似乎也为地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

建材超市:地板企业或可与卖场好好扳场“手腕”

在上游房产不景气、产品日益同质化的当下,已经有不少家居建材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商业渠道和模式。因此,地板商家与其坐在吸引不了人气的卖场里等死,倒不如自己出来“单干”,好好地与卖场扳扳“手腕”。

首先,从建材超市或者地板独立店这种模式本身来看,这种模式有独立且充足的场地能够完整地展示地板企业产品,不同的空间场景布置能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同时,这种模式既不受制于渠道,又可有效规避卖场租金高、管理模式僵化、恶性抽取提成榨取企业利润等问题。其次,对于地板企业本身来说,这类模式较为灵活,可以针对自身的品牌需要,制定灵活的营销活动。并且,在遇到售后纠纷等问题时,这类模式可是企业最为直接、有效地解决售后问题,对于企业品牌的质量、信誉和营销都有一定好处。最后,对于消费者而言,独立店或者企业自身的建材超市一般都是厂家直销,中间环节少,因此具有较为优势的价格,并且在送货周期、后期服务上也更具保障,由此更加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由此看来,在消费市场低迷,卖场又日益强势的市场背景下,地板企业或可通过此类模式为自己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品牌独立店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企业的发展压力,在发展成本、盈亏压力的风险下,企业也还需看清自己的实力,三思而行!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