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企业的公益之路

2021-02-01

绿色公益:为全球生态做贡献

7月1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实木地板联盟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等,在浙江安吉举办了“全球森林宣言”——中国实木地板联盟一周年庆主题公益活动。大自然地板、联丰地板、林昌地板、世友地板等企业纷纷出席盛会,共同商讨全球森林保护事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地板企业来说,保护森林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怀,而是关乎行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提高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世界木地板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全球森林植被屡遭破坏的当下,地板产品以木材为原料,是对森林最直接的破坏。无论是为了确保全球生态安全,还是为了自身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板企业选择恰当的方式投身绿色公益事业都是稳赚不赔。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板企业有此觉悟,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回馈大自然的同时,也打出了一手营销好牌。比如今年年初瑞澄地板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候鸟越冬食物投放”公益活动;三月上臣地板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赠公益事业,启动“绿色公民中国行”;四月大自然家居发起以“我为呼吸种棵树”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植树活动,等等,都是对品牌形象的再次升级。

爱心公益:助人者自助

7月10号,森林氧与中国首所免费大学——北京华夏管理学院首度携手合作,同时开启了“森林氧品牌情系贫困学子”的公益里程,帮助贫困学子读免费大学。为救援闽清灾情,7月14日,上海宜人地板有限公司与福州环保建材协会等相关组织,将首批救灾物资分批运往塔庄、白中、坂东等洪灾最为严重的村镇,并协助当地村镇及相关部门将物资分发至受灾群众手中。致力绿色公益是从环保角度回馈大自然,参与爱心公益则是从“人”的角度回馈社会,二者殊途同归,皆是地板企业提升品牌形象的利器。

所谓助人者自助,地板企业将爱心奉献出去,与消费者增强互动,也能为自身创造实在的名誉和经济价值。兵法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品牌之争硝烟四起的当下,爱心公益作为高明的攻心之术无疑是地板企业的上上之选,对增加消费者好感度无疑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对地板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投资,若能运用得当,定能获得双重甚至多重回报。

频频曝光的社会公益和不景气的家居市场都在走下坡的同时,将两者结合碰撞出线的火花,也是抓住消费者眼球的好方式,企业要想谋求发展之路,不要在将目光紧盯着价格战,从生活入手,将心比心才能留住消费者的心。

扩展阅读

木门企业走向品牌强盛之路


“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成为三月的热议话题,而处在房地产下流的木门企业也一直在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之下木门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百家争鸣。当然有市场机遇,却也带来更多的行业竞争,大中小木门企业的压力也是日趋增强,矛盾就越来越激烈,如何保证自身的发展和盈利成了现下最为严峻的问题。

在行业政策上,政府没有多加控制,你能办什么就办什么企业,微型企业可以不登记,也可以不收税费,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办理相关手续。这虽然降低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阻力,但也为市场留下了日后规划整合的隐患。

木门行业由“暴利”向“微利”过渡行业门槛低、投资要求不高,家庭作坊式企业遍地开花,各地五金生产线掘地而起。市场的过度膨胀引发了品牌间的无序竞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间互相压价,薄利多销成了唯一手段。业内人士表示,恶性竞争致使企业的销售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木门企业和经销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

对于一些品牌,正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之上,如何合理的把控改革力度与改革时间成为企业是否成功转型的重要环节。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木门企业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让竞争更加呈现良性化的发展。

精益生产 地板企业“智”胜未来的必由之路


地板企业推行精益生产势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精益化生产”?所谓“精益化生产”,简称“精益”,是指利用杜绝浪费和无间断的作业流程,而非分批和排队等候的生产方式。具体指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精益生产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的管理哲学,彼时的丰田还处于年产4000辆的手工作坊时期,规模只属中小企业,而中国地板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与当时丰田如出一辙。从丰田的成功可以看出,地板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之路势在必行。

切实推行软硬件投入,实现智能制造

推行精益生产,实质上就是要在不增加资产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率来降低成本,其实质上所需的硬件投入并不多。更多需要的是时间和技术这一类软成本,而这正是目前地板企业能够支出的。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不懈地追求理想状态的活动,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5S、标准化作业、看板管理和整流化,才能实现地板企业的最效率化和品质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管理体系的问题、品质问题和生产技术问题这四大核心问题。目前地板企业只有切实推行这些软硬件投入,才能真正迈步精益生产,实现地板业的智能制造。

全球经济正处于上升趋势,许多企业走在从衰退中慢慢复苏的路上。但对于中国地板制造商来说,劳动力成本、消费者新需求、技术人才的缺失等新挑战的出现让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当前中国地板业面临三大转变:一是廉价产能到高附加值提供商(品牌+原创设计)的转变,二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到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转变,三是基于人工的生产卓越到基于创新技术的卓越智造的转变,要成功实现转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必由之路。

未来已至,固步自封无益于地板企业应对转型升级的浪潮,地板企业要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精益生产”是最好的途径。

地板企业唯有走创新之路方能长盛不衰


地板企业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犹如一颗种子,没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是不可能看到创新的价值的,他们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这样的发展模式必然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潮流。如今,创新因素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迅速的主导因素,它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地板企业切不能因贪图“捷径”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地板企业要实践创新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新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不是说说而已,只有去实践,去试验,才能获得成果。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意的提出,更是小到细节的改进。对地板企业来说,不能光看着别人的产品来创新,但借鉴别人的经验也无可厚非,加入自己的生产理念才是关键。

地板企业要坚持创新

坚持是一种品质,创新不是说你今天做了明天就不用做的事情。在市场中发展生存,只有坚持不断创新,价值才能逐渐被创造出来,正版的产品才能延续下去,否则也只会沦落为“虚有其表”。在地板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时代,创新是市场发力的根源,只有通过持续创新把根基扎稳了,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其实就是“正版”与“盗版”的角逐场,今天你停止创新了,那么市场竞争力就会下降,盈利相应减少,随后自然就会往“盗版”的路上越走越远。对企业企业而言,价值是要依靠自己创造的,而并不能凭借别人的创意和思想横行市场。尤其是随着消费者思想的不断理性以及个性化突出,地板企业要真正获得市场的认可,就必须生产出具有独特视角的自己的产品,而并非盗版。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