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行业代工乱象生产损人不利己

2021-04-28

地板行业的代工生产,在业内早就不是秘密了。我国的部分中小型地板企业就是大品牌的“代工厂”。但是,代工制作的产品极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国产地板信誉岌岌可危。现在,代工已经严重破坏了地板行业的正常发展。

地板行业代工现像会如此泛滥,一方面是因为地板容易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追求高额利润的结果。

现在,资源稀缺,地板生产的原料价格直线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业跟着不断被拉高。所以,把产品交由发展缓慢、生产产品成本低的小企业,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的降低就以为着盈利空间的加大。更有甚者,品牌企业直接选择小企业生产的相似的产品,把产品贴上自己的标签,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差价。

据记者了解,自2000年后,多层实木地板的生产推广,地板行业的门槛就开始降低。业内人士称,现在进入地板行业,“一百万左右就可开个小型地板加工厂,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现在,科技的发展也为小企业生产以假论真的品牌产品提供便利。小企业借用“转印”方法即可把成本连100元都不到的木料加工成300元-700元的高级地板。而且,制作方法只要给普通木料铺一层灰浆,利用电脑在木板上印出品牌地板的花纹,再油漆木板就可以完成,前后过程不超过5分钟。

虽然,此类地板的制作过程很简单,但是外行的消费者凭肉眼根本无从辨别。我国现在对地板行业代工监管的不严,已经衍生出一条代工业的灰色利益链条,当然,这条利益的终端指向仍然是行业外的消费者。

这种代工链条,看似地板市场是由企业掌控,可是归根结底,决定市场发展走向的,依然是消费者。我国地板产业若再这样发展下去,恐怕会和奶粉行业一样,消费者宁愿放弃价格较低的国产地板,多花钱去购买价格更高的进口地板以换得心安。到那时候,就轮到企业为自己过多贪图利益来买单了。

小编推荐

规模生产与柔性生产并行 地板企业远离不归路


产业链太长容易走向“不归路”

地板作为一个传统行业,诸多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例如成本和费用持续上升,结构性产能过剩,产品设计创新缺乏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社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协作已经逐步成为发展趋势,纵向集成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通过重资产的并购已经不能解决供应链管理不足的问题。“如果企业的软实力跟不上,不能给客户真正的价值,也无法给公司带来好处,最终会让企业不堪自重而垮掉。”

地板产业在转型升级时要将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资产结构进行分工,把轻、重资产逐步拆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注深挖潜在需求,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在低速增长时期,地板企业必须合理控制好资本债务结构,一方面为过冬储备资金,另一方面在行业的洗牌期充分蓄力。

规模生产要与柔性生产“并行”

近些年,全国主要城市精装房比例逐年提升,北京、上海精装房分别占到45%和55%,广州、深圳则超过了70%。一线城市“80后”和“90后”个性家装的比例在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这些消费群体以高端的消费群体为主。个性化产品对生产组织来说难度会不断增大,地板企业通过柔性制造模式,依靠计算机智能生产和现代化柔性生产设备,多规格、多样式产品集中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实现从产品决策、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过程自动化。

那么,“规模化生产”和“柔性化生产”如何在传统地板企业中做到并行发展?目前地板企业面临的现状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做生产上调整。“如果企业的目标客户是一般消费群体,那么你就要采用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如果你的目标客户是高端消费群体,那么你就要做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业内人士说道,“相比前者,后者的生产难度明显更大,但柔性化生产的产品附加值明显更高。”

目前,地板行业70%左右的产品在国内销售,根据国内的消费水平,要在短时间内以柔性生产为方向实现改变不容易。而在国外市场上,地板企业仍然“靠产量”来占据市场,对比发达国家市场上的产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相对少。

地板行业杂牌经营成病态 “小富即安”不利长远发展


地板市场杂牌生产实则是商业欺诈

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经营成本,不少行业的经销商都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于是,就有经销商为了蝇头小利暗地里兼营杂牌,企图借着品牌专卖店的名头瞒天过海。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经销商兼营杂牌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被小利小惠所吸引,这都是一种自毁“钱程”的行为,地板经销商一定要引以为戒。

消费者本着对品牌产品质量好、品质好、有保障的购买原则走进专卖店选购,然而兼营杂牌经销商为了逃避市场压力,借品牌专营之名做售卖杂牌之实,将杂牌产品以正品价位卖给消费者从中获取不正当利润,此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名副其实的商业欺诈。企业与经销商合作的基本原则是互信共赢,经销商卖杂牌的行为,不但失信于企业也严重影响品牌形象,以及品牌在当地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所以经销商兼营杂牌不仅要受到法律制裁,更应受到道德上谴责。

地板企业和经销商都需提升自身责任心

随着市场信息透明度不断延伸,消费者对于行业产品了解渠道的多元化,零售价已经非常公开透明,当消费者走进专营店去购买自己喜爱的产品时,经销商为谋取一己之利将低价的杂牌产品,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售卖,反而造成消费者对专营经销商正价销售的品牌产品视为暴利销售。这是对专营经销商最大的不公平。

真正能做大的经销商都是贯彻执行企业品牌营销理念的专营经销商,经销商兼营杂牌就是小农意识作祟,究其心理就是担心品牌产品价格高、消费者不接受;自己没信心正价销售品牌产品;怕消费者的店面流失等因素,抱着小富即安的经营心态,贪图杂牌薄利多销的批发思路,而没有上升到品牌经营理念的高度。

因此,在品牌丛生的地板市场上,地板市场秩序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想要整个行业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还需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真正将品牌形象建立起来,以实打实的品牌实力来赢得市场的认可。

农村地区地板买卖:趁乱不可取 规范化方能计长远


目前,部分农村地区再也不是“炊烟袅袅”、“吃饭睡觉全上炕”的景象,而是木地板爬满厅堂卧房、厨房整体开放式的现代家居生活样貌,农村经济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面对占据我国半壁江山的农村地带,很多地板商家都已“垂涎三尺”。根据笔者走访市场发现,农村市场确实是一块肥肉,但是因为其无序混乱而导致较为难“啃”,下面笔者就从一个农村地板等家居建材店的发迹史说起。

部分地板产品的样品、一套简单的橱柜抽烟机以及一个散落了各种配件的柜台全都被安放在一个三四平的小门店内,这就是一个简陋的农村地板店面,或者更应该说是建材店较为合适。笔者根据调查了解到,这样的一个门店,每月的纯利润都有好几万,这跟当下二三线市场的诸多地板经销商叫苦不迭的情况相比,确实是令人有点匪夷所思。

笔者深入调查究其原因,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地板市场需求渐渐崛起

农村在交通、经济等条件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只是十年前的说法。一方面,当下,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诸多工厂以及公共设施开始大量的征用农村用地,这也成就大批的“征收户”,国家实施安抚政策,为其建“安置小区”,这也衍生了对于地板、橱柜等家居建材产品巨大的需求。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家居生活方式正逐渐从城市蔓延到农村地区,诸多农村家庭在进行二次装修的时候,对于地板、橱柜等产品的需求加大,大家都迫切希望改变传统的家居生活方式,而享受现代化家居生活的便捷。

以上可以看出,农村市场的地板需求正在逐渐壮大,但是由于品牌意识薄弱,让诸多消费者只看到产品,并且是肤浅的产品,比如说,消费者对于实木地板、强化地板、复合地板属性认识并不明确。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