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行业两级分化严重 二八原则渐凸显

2021-04-23

当前在地板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地板原材料的价格逐步上涨,地板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地板行业的成熟。随着地板行业的二八原则逐渐凸显,整个地板行业也开始走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市场份额也开始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的地板企业手中。

地板行业二八原则渐凸显

介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融资难、劳动力成本攀升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地板企业的生存状态,面对2012年的市场经济环境的残酷无情和行业态势的萎靡大环境,对于游走于大品牌与杂牌之间的地板企业的生存环境更是雪上加霜。

众所周知,大品牌的影响力大、顾客忠诚度高,自然盈利能力强,加上资源积累雄厚,不失时机地推出“开大店、开多店”的“大扫荡”强势的扩张策略。而杂牌地板本就小,成本低,就打低价格战,令游走于两者之间的地板企业几乎难有立足之地。

实力地板企业抓住时期集聚力量

一方面,实力品牌继续攻城掠地,全国扩张,抢占市场份额,获得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品牌发展停滞甚至退步。

过去的十多年中,地板行业快速崛起,年产值已超过300亿元,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经济超过万亿元。在这一阶段中,地板行业的发展基本是一帆风顺的,品牌地板企业销售渠道扩张十分迅速。但对于一个利润被过度削薄的行业而言,在目前的环境下,困守还是突围?改制还是转型?这是一个极为敏感但必须抉择的问题。

中小型地板企业被价格战拖累

经过地板行业的优胜劣汰,中端地板行业竞争尤为激烈,地板行业的“两极分化”的趋势开始显现,即高低端地板品牌经销商受行业洗牌影响较小,而不少中端地板品牌却在洗牌中倒下,留下的中端地板品牌多数选择拓展规模进入中高端市场,而一小部分则选择降级进入低端市场参与竞争。

那些实力较小的中小经销商,面对卖场租金不降,“价格战”打不起,销售乏力的困境,不少中小经销商不得不退出地板卖场,进而选择入驻一些建材市场,调低价格,降低利润率,以求得生存。

精选阅读

地板行业两极分化严重出现“马太现象”


地板行业两极分化严重出现“马太现象”

地板行业强弱分化的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经济学里的“马太效应”"在行业逐渐显现并愈演愈烈。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供应商在渴求大厂青睐,企业在寻觅高层的靠谱的职业经理人。这一现象不仅透露出了地板人在奋力挣扎的斗志,也反映了当下地板行业正在发生在资源的集中倾斜化,大的厂商得以拥有卖场最佳位置、优质经销商及供应商的选择权,在吸引优秀设计师的能力上也得到了补充。小厂规模上不去,老板还得兼任设计、营销等多重身份,无人操纵大盘,分身乏术下企业只能止步不前。正是这种资源及资本的流动,造成了地板行业强弱分化的局面。

地板企业需要主动探寻发展新出路

地板行业发展至今,早已经过了人人暴利,坐等顾客上门的年代。一口已经咬不到蛋糕,你还需要努力把脚垫得高一些。对于古老而又传统的地板行业来说,许多经营十几年的老板还尚未真正了解他们口中“大环境”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人提到反腐和扫黄的影响;有人吐槽老板三心二意,携资金套进了股市;也有人对房地产的行情表示了莫大的怀疑。

然而,不想坐以待毙的“弱者”如何才能突破“马太效应”的制衡,很多企业过于封闭自我,只在小圈子里打转,知识也就得不到更新,是时候去主动接触外界,吸收新兴的观念,更容易“对症下药”。此外,供应商也应增强自己的实力,寻得大厂的庇护。而工厂也应找准自己的方向,寻求结盟也好,下沉渠道也罢,随着地板的发展,未来仍会有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品牌会逐渐的脱颖而出,向着最强品牌一步一步的接近。

因此,在两级分化尤为明显的当下,地板企业的发展也不能“坐以待毙”,唯有找到市场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地板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谋得长远发展。

地板行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该如何破?


缺少沉淀是硬伤地板企业以务实为本

地板行业虽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但依然有部分企业缺乏沉淀,品牌的沉淀、文化的沉淀、产品的沉淀、核心竞争力的沉淀等都不具备。部分地板企业只会销售,不懂营销,只会想方设法把产品卖出去,却忽略了产品策划、品牌推广、产品包装等。所谓的产品研发与设计,多数缺乏自主创新,产品没有延续性。

市场分析和发展规划是地板企业生存的必要法则,却少有企业重视这方面。企业往年的人均产值、今年计划产值等,以及针对市场变化而出具针对性的战术措施等需要地板企业重视。另外,盲目的跟风、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心态,最终只会让企业失去目标和方向。地板企业一定要戒浮躁,调整心理,冷静对待、沉淀自己,把重心放在安全自保上,专注聚焦、精准定位、细分市场等方面。

地板行业是个传统的行业,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不高,导致了部分从业者眼界短浅,唯利是图。而在这个大跨界的时代,地板企业家拥有一种归零的心态,空杯的心态,学习的心态是重点。鲜有企业愿意把亮光板式保留并做到极致,而在“工匠精神”日益被重拾的今天,地板企业聚焦本业、做好单品,在专业领域发挥潜能做擅长的产品已是趋势。

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变“人治”为“法治”

如今,不少地板企业还是粗放式管理,作坊式经营。不少企业老板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还处于5年之前,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数据、标准、信息都还不完善。企业无系统、无标准、无流程、无规范、无票据、无数据、无信息、无文化、无品牌、无团队。

地板产业作为生产制造型行业的,有的企业甚至不会定期召开生产会议、产供销会议、成本经营分析会议等。如此以来,在管理企业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就会变得模糊。各行业都在讲精益化管理,都想向管理要效益,但如果地板企业没有制度、没有标准、没有流程,在管理过程中,只讲感情,不讲制度,那么企业最终的结果就很难达到理想化状态。

所以,地板企业一定要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变“人治”为“法治”,通过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票据化、数据化、信息化、流程化等,最终实现精益化管理,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完善和变革分配机制,让中高层管理人员不再是纯粹的管理人员,而是企业的经营者、合伙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面对行业两极分化情况,地板企业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诚诚恳恳;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变“人治”为“法治”,才是转危为安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